热爱,是所有的理由和答案


640.webp.jpg


这个夏天,因为《乐队的夏天》的横空出世,让炎热依旧的夏天变得不再普通。不同于“偶像工业”下产生的高颜值团体,一群大多数早已成家立业为人父母、没有出众长相的中年人,却用他们最独特的方式燃爆了整个夏天,让无数中年人为之感动,青年人为之沸腾。


640.gif


当刺猬主唱发出那句“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时,似乎一下子就将人拽回到青葱年少的岁月,想到如今不禁感慨唏嘘蹉跎的光阴;但当新裤子高唱“生活因你而火热”时,却又将人唤醒,即使生活平淡不易,但只要梦想不灭,生活就不会停止火热;而当痛仰乐队淡淡的唱出“再见杰克,再见我的凯鲁亚克”又让人不禁热泪盈眶,感动的瞬间数不胜数......


640 (1).gif


不过高兴的是,在前有民谣、后有说唱全民“神曲”满天飞的时代,这个炎热依旧的夏日我们终于迎来了“乐队的时代”。许多事情,或许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因为对于这些乐手来讲「热爱,就是所有的理由和答案」


640.webp (1).jpg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640.webp (2).jpg


一句源于杰克·凯鲁亚克小说《达摩流浪者》中的话,却从上个世纪延续至今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热爱,就是这样强大的生命原力,让不时会迷失方向的人们又重拾信念。建筑专业,一个学年制都要比其他专业多一年极其“耗时”的行业,在众多让人坚持下去的理由中,「热爱」绝对是最有力的一个。因此,相比许多年少成名的天才建筑师们,也有一群选择默默坚持而“大器晚成”的建筑大师们。



01

前半生默默无闻,50岁时却一举封神

--建筑诗哲 路易斯·康

640.webp (3).jpg

路易斯·康说:“对我来说,建筑不是事务,而是我的宗教,我的信仰,我为人类幸福、享乐而为之献身的事业”。


路易斯·康拥有一张让人难忘的脸。三岁时,因为好奇造成的意外,让他的脸被煤炭烧焦,留下了跟随他一生的疤痕,而这也成为他建筑作品的主要特色。在康的作品中,我们很难看到光滑的建筑立面,大多数都是以材料最原始的形态进行呈现。有时他甚至会刻意的呈现其原始的粗糙感,从不遮掩修饰,有种就是要全部展示给你看的感觉。所以,当你走进康的建筑时,所见即所得。


640.webp (4).jpg

♫在金贝尔艺术博物馆中,康把自然光分为来自天空的光及从内庭进入的光,生机盎然的表现着大自然的属性。


如今,被后世称为“建筑诗哲”的康,却是在年过半百知天命的年纪,才正式开启了他的建筑生涯。1924年毕业于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大学后,康最初一直在做住宅设计和城市规划。在1935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后,康全身心的投入到现主义建筑中,但是并没有形成强烈的个人风格。直到1951年,在一次差旅中游览了众多古希腊、古罗马的遗址,裸露在外的断壁残垣,让他找到了对建筑最本质的理解。也让从此投身公共建筑领域的他,魅力无处躲藏,只能大放异彩。同时,热衷建筑理论的他,不仅超越了建筑形态,更是将建筑提到一个可论述的地位,不可否认康在现代建筑运动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640.webp (5).jpg

♫粗狂的混凝土质感和极富仪式感的透明视线,让萨尔克生物研究所看起来神圣不可侵犯



02

六十几岁才开始正儿八经的做建筑设计

--最后一位现代主义大师·贝聿铭

640.webp (6).jpg

1988年,在卢浮宫改造落成的晚宴上,贝老用他惯有的淡然态度在开场白讲到:“我已经70岁了,终于可以说自己不是一个年轻的建筑师了”。


这位长得慈眉善目、喜欢微笑,常常是贝老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真的可以用“大器晚成”来形容,在去美国30年后他才开始真正的展露头角,,从大众开始熟知他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是一位风格自成一派且成熟的建筑师了,摒弃了华而不实,寻找到一种在低成本运作下独具魅力的视觉美学。


640.webp (7).jpg

♫拥有超强笑容感染力的贝老


1964年,肯尼迪的妻子为了完成肯尼迪的遗愿,在肯尼迪去世不久便开始筹备以其命名的图书馆。当时有包括路易斯·康和密斯·凡·德罗在内多位明星建筑师一同参与,但最后奎琳·肯尼迪最终却被当时名不见经传的贝老所打动,最终选择了贝老。就这样,约翰·肯尼迪图书馆成为了贝老走向巅峰的起点。


640.webp (8).jpg

♫实力证明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的贝老,凭借强大的个人魅力征服了奎琳·肯尼迪


虽然贝老也是在历经半世纪后才正式开启他的建筑之旅,但是由他设计的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苏州博物馆新馆等建筑都已成为了所在城市的地标,这些历经岁月积淀而诞生的作品,相信不仅能一鸣惊人更会愈久弥香,流传更多个百年。


640.webp (9).jpg

♫夜幕下的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03

52岁才拥有第一个建筑成品

--“纸上谈兵”40年的丹尼尔·李布斯金

640.webp (10).jpg

李布斯金说:“没有音乐的建筑,不过是瓦砾堆成的山”。


当40岁的李布斯金忽然被邀请在德国设计一个博物馆,纪念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死去的艺术家费利克斯·纳什鲍姆时,他自己说道:“这就像是一直接受科班训练的外科医生,从没拿过手术刀,但是突然就让你来做开颅手术的感觉。”当时的他是犹豫的,但是这个40岁之前都在“纸上谈兵”的建筑师,用十几年的时间完成了这座博物馆后,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厚积薄发的艺术家的力量,在他支离破碎的建筑外表下,推动的却是谅解与和平。


640.webp (11).jpg

♫在他支离破碎的建筑外表下,推动的却是谅解与和平


19岁前,李布斯金的梦想还是做一名音乐家,但在其母亲的引导下,李布斯金对建筑开始产生兴趣,最终舍弃音乐考进全美顶尖的建筑艺术学校柯柏联盟学院。从小培养积淀的音乐素养使得他的作品中常常会有一种古典音乐的大气美感,所以在他建筑中表现出的裂缝,其实都是在跳动的音符。而且他也相信通过建筑承载叙述故事主体,会治愈更多的伤痛。


640.webp (12).jpg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交错的时空、交错的视野




以上虽然说的都是别人的故事

但只要从热爱出发

坚持你所坚持的

人生的每一步都不会白走

大器晚成也好,后生可畏也罢

相信总有一天

每个人都会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640.webp (13).jpg


  相关推荐

资 讯 概 况
  • 手机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