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9月23日西安广播电视台新闻报道


(文字来源:9月23日西安新闻)9月23日,陕西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浩到西咸新区开展调研,到沣东新城考察生态保护情况时他强调,要依托西安背山带水的地理形势,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通视廊道管控,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和基础交通体系建设,保护好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建设大西安绿色生态廊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文教园沣河湿地生态修复项目作为沣河沿岸四处水利景观节点之一,位于沣河西岸。自开展沣河西咸新区段综合治理工作以来,西咸新区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保质,生态修复的思路,多措并举推进沣河治理,花了两年时间基本完成沣河基本治理



河道治理功在当代,惠泽千秋,对于国家而言是重要的举措,怡境自媒体将结合GVL怡境国际集团的沣河(文教园段)湿地生态修复项目、泾河生态治理项目,谈谈河道治理之道。目前,沣河(文教园段)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已正式投入运营,泾河生态治理项目在规划设计中。


古有大禹治水,今有全域治河





“上善治河,利万物。


水造就了人类的文明,孕育了生命,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如果说城市是个纷繁多彩的生命体,那么河道就是这个生命体的血脉,不仅承担着防洪排涝的功能,也承载着城市发展的文化与历史,更是一座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河道的治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640.webp.jpg城市水生态(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清清河道,让城市更宜居



世界上每一个文明的发源地,都是傍依江河湖泊,并依靠必要的可供水源而发展起来的。从古至今,人与水都有着浓厚的情结,喜欢滨水而居,而河道对于降低温度、防洪防旱、美化环境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加,包括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重组在内等原因,河道被占用、填埋,及其进一步导致的洪涝灾害,再加上无节制的乱排放使绝大多数河流的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在生态文明的今天,河道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碧水清清、绿草如茵的清水河无不期盼,河道整治成了许多城市面临的重大问题。


640.webp (1).jpg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加坡从2006年开始推出“活跃、美丽和干净的水”计划,碧山公园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繁华市中心,公园旁的加冷河承担着排放雨水径流的功能,设计整治将公园和河流之间的界限模糊,联接玩水体验和社区互动,既解决了独立供水和洪水管理的双重需求,又改变了社区对城市水系统的实用认知,人与自然更加亲近,同时也创造了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中繁荣的河流生态。


640.webp (2).jpg

上海的后滩公园(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海的后滩公园也是一个经典案例,通过修复工业宗地和对黄浦江受污染的水生态净化,建成后的公园不仅可以实现湿地保护、湿地水处理的功能,还有科普教育和生态风景观赏等多样职能。



02
河道治理不仅仅是治理河道



反观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中心区河道的堤岸整治,由于土地原因,以往的河道治理工程片面追求河岸的硬化覆盖,只考虑河道的防洪功能,淡化了河道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往往造成年年治,年年臭、年年堵、年年治的怪圈,这都是因为割裂了自然河流的生态链,破坏了生态环境。


传统的河道治理比较注重经济功能,而往往忽略了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环境的破坏使人与水本该密切的关系变得疏离,而原本河道中的各种微生物,动植物也因为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而消亡,河流的自净功能也无法发挥,生态失去平衡,这一切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长远的发展。


640.webp (3).jpg

人与水关系密切(图片来源于网络)


河道与绿地、山峦一样,是城市中重要的自然景观资源,而在城市中保持自然是当今国际上先进的城市治理准则,河道的治理也不例外。河道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既要防洪排涝,又要改善城市生态,满足城市景观和市民休闲的需要。




03
不谋全域者,不足以治河道



河道是城市生态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跟景观、生态、公共服务等多方面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河道的治理不能仅仅只是河道本身,而应该放眼整个场域,用全局的思维来解决河道问题,努力实现人与水、经济和环保和谐持续发展。


GVL怡境国际集团对于沣河、泾河的设计改造上,就用全域的思维模式进行河道的综合治理。



运营思维让古河道焕新生

“花钱”变“赚钱”


在西咸沣河(文教园区段)湿地生态公园这个项目中,怡境就有意将单一市政功能的公园变身为可持续运营的旅游景点,通过“大公园,微旅游”模式解决了持续收益与滨河生态景观带后续维护的问题,运营思维与设计思维的结合,使得过去都在花钱的市政景观项目拥有了赚钱的能力。


640.webp (5).jpg

640.webp (4).jpg

沣河湿地公园鸟瞰


怡境集团董事长彭涛认为,“设计团队面临的不仅仅是一个市政景观设计任务书,而是从整个西咸文教园区的运营来思考如何导入客群流量,为公园运营方提供财政反哺。


640.webp (6).jpg

640.webp (7).jpg

营造天然海绵体和人工生态湿地


在沣河的综合改造中,以“古河道,新绿洲”实现城市双修,充分考虑了候鸟栖息与人行动线之间的独立模式,还通过技术手段营造微地形形成天然海绵体和线性人工生态湿地,如此一来,融合实现了科普性、参与性、观赏性一体化的旅游产品构建。


640.webp (8).jpg

640.webp (9).jpg

提供休闲、互动和社交的公共开放空间


不仅如此,怡境在设计中还综合考量了游客和未来居住人群的实际需求,将河岸旁场地设计成业态丰富、有创意、体验感强的公共开放空间,有抽取西周青铜器云纹和雷纹的迷宫、地形起伏的花田、探索性的游乐场等,再搭建出集健康、休闲、文化、生态、服务于一体的高端国际社区——西咸文教园,形成多场景的交流场所,赋予了区域市民新的生活方式,这是一个以运营思维推导河道整治设计的成功典范。


640.webp (10).jpg

640.webp (11).jpg


以丰富、创意的业态构建旅游产品



柔性治水成就城河一体


“四两拨千斤”


而怡境另一个关于河道综治的案例——泾河,也因为全域生态规划而焕发新生。


2019年,GVL Gossamer 的泾河生态治理项目方案获得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泾河环境提升治理项目概念性方案设计国际竞赛二等奖,受到甲方高度认可。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 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中心位置,泾河新城以“大西安北跨战略核心聚集区”为发展定位,着力打造“南山北水•灵动泾河”的现代田园城市。在这样的背景下,怡境采用多点联动方式,让土地、人、城市、河流之间发生关联增加互动,从工程、生态、人文三个层面切入,使之互相交融、渗透,打破传统割裂分离的模式。


640.webp (12).jpg

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心, 大西安北拓战略核心


泾河围绕“交融汇通”的柔性治水方式,在不同的区域实现不同的设计方法,比如在工程堤防区,留出河道本身的变化空间;针对河道滩涂区恢复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城市水岸区利用大堤创造亲水体验,真正实现了重生自然、激活生态、彰显人文的三大升级。


640.webp (13).jpg

工程、生态、人文三个层面交融,描绘出一幅泾河新生画卷


当然,在这些具体的设计中都离不开西安当地的气候、地域特征,甚至是独特建筑风格。透过综合研究和考量,在泾河的综治设计中创造出具有创造性和新颖性的全新景观类别,并保持了生物多样性,以及塑造出具有该地区文化特色内涵的景观配套,最大程度活化了旅游体系的开发和改变着当地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



640.webp (14).jpg

综合地将重生自然、激活生态、彰显人文的三个层面有机地布局各区域



“授河以利,不如授河以力。


河道治理设计不是一个冰冷的个体改造,而是城市有机生活的一部分。怡境用沣河和泾河两个生动的案例阐述了河道治理应该综合考虑,多样化生态结构,多样化生物结构,多业态介入才能让河道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自主动力”,河道才能实现河清、水畅、境美,到那时,我们所理想的亲水宜居之城便指日可待了。




  相关推荐

资 讯 概 况
  • 手机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