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webp.jpg

董灏

Crossboundaries联合创始人及合伙人

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授课教师

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纽约普瑞特艺术学院建筑学硕士


对话

ARCHINA vs 董灏




 keywords 

超越建筑边界/以人为本/教育空间设计


ARCHINA建筑中国人物专栏,与城市、建筑文化产业、品牌故事、设计观点中客观存在的多重态度相关。通过对话的方式,在过往媒体积蓄的资源基础上,以更加专业的媒体身份通过进一步的提炼、整合内容核心观点,试图剥离过往刻板标签,让人物传递品牌故事,重新树立品牌形象或将引领行业潮流。



2019年年末,Crossboundaries建筑设计事务所联合创始人及合伙人董灏先生赴上海参加CCDR城市更新趋势与展望论坛,值此行程之际,他来到上海中心大厦内ARCHINA建筑中国的办公室,与我们一起交流探讨,讲述了自己的设计历程、设计理念的形成,尤其是对于教育空间的设计思考。

640.jpg

Crossboundaries联合创始人及合伙人董灏与ARCHINA创始人吴磊合影


2014年,董灏正在北大附中本部与校方就教育理念展开探讨,彼此对教育理念相同的理解以及精神层面的高度契合,就像将一粒石子投入水中激起层层叠叠的浪花,这第一朵浪花便是北大附中本部的改造,紧接着便是北京朝阳未来学校的问世。




640 (1).jpg


▲北大附中本部改造 ©王子凌



640 (2).jpg


▲北京朝阳未来学校 ©郝洪漪



两座学校的共同点都是对传统教育空间秩序的打破,如果前者是一次“小试牛刀”的尝试——打断教室墙体,改为灵活的隔断墙,将原来单向的教学空间改成多向。那后者便是一次“大刀阔斧”的变革,在这座“未来学校”中,彻底打开教学空间,不设传统的固定教室。没有了教室的概念,学生们以更加自由地方式在学校学习、讨论,激发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对于董灏来说,建筑设计没有所谓常规的操作和模式,最终都要落在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上面。建筑设计最核心的是关注人的心理感觉和行为,比如教育建筑的设计实际反映出的是现象背后教学的行为方式。正是基于更加开放的教育理念和相应的行为需求,建筑师创造出来的空间才会更加开放,而这种空间又会继续影响人行为的可能性,二者相辅相成。

那些记忆里闪烁的建筑片段




鼻梁上架着一副圆框眼镜,温吞的话语里总夹着一些执着、不按现状的少年气息。初见董灏,他就像一个“不那么常规”的中年人,意气风发地在他的建筑世界里施展拳脚。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说过:“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如果人生是一个长镜头,串联起所有场景、人物的线索还需从他的童年找起。




640 (3).jpg


▲北京白塔寺胡同 ©图片来源于网络



董灏生于1973年的北京,那个85年代新旧交替的北京城成为他至今脑海中闪光的记忆。在傍晚的鸽哨声中,从学堂走回家的他蹭着一胳膊的红墙灰,街是东西走向的,夕阳打在墙上,树影斑驳。经过景山-故宫北门-北海-白塔-老国图-地安门,然后到四四的新华书店,看见白塔寺就到家了。“从绚丽辉煌的皇家园林过渡变换到比较朴素的灰色胡同老百姓人家,这一路的红墙、白塔、翼角,各种年代的建筑,不同色块的变化,其实对青少年的我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感觉。但不可否认,潜移默化中对我选择建筑师作为终身职业是有影响的。




建筑路上的领路人



考上大学后,受教于国内建筑院校的董灏坦言,那时的自己仍未能真正理解建筑是什么,于是他申请去大洋彼岸的艺术院校——纽约普瑞特艺术学院(Pratt Institute) 进修建筑学,也由此遇到了一位对他影响至深的人,他的导师JACK TRAVIS。


JACK TRAVIS是非裔建筑师,也是美国建筑师协会董事(FAIA)。对董灏而言,导师所传授给他的不仅是专业领域的知识,更多的是如何通过建筑传递文化,从而让各个族裔融合。这种跨民族、跨语言和跨文化的冲突与交融,在当时,对于第一次走出国门的我,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经过漫长痛苦的过程,我也拥有了全新的视野和思考问题的角度。



640.webp (1).jpg


▲董灏在纽约普瑞特艺术学院毕业照片



突破建筑的边界,回归人的感受




在美国完成学习及工作五年后,董灏于2002年回到中国,次年任职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那段时间对于他是一段积累经验、找寻自我的过程。北京院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国营建筑设计企业之一,让他接触到大量的设计项目。当时的北京正在为筹办奥运会做准备,大量与外方合作的建筑雨后春笋般涌现,由于具备在国外工作的经验,董灏有机会参与到这些中外合作项目的谈判与设计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国建筑面貌的改变。但也让他看到了中外合作项目的局限,空降式的以项目为结合点的模式,并不能很好的将西方的设计理念与中国的现实项目相结合。
 
2008年,董灏迎来自己设计征途的分水岭,在这一年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Crossboundaries建筑事务所。十几年下来,他一如既往的坚持着公司名字呈现出来的设计态度——跨界,他用跨界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他觉得建筑需要有这种状态——超越国家、专业、文化的界限,对存在、对人性要有一种执着追求。正是这种理念,支持他走过一段自我实现、自我锤炼的过程。
640.webp (2).jpg
640.webp (3).jpg


▲位于北京三里屯的Crossboundaries建筑事务所,由一间60年代的礼堂改造而成。



2018年,他在江苏省北沙村为当地的留守儿童设计了一座幼儿园。这座幼儿园由几个散落分布的小房子组成,没有花花绿绿的色彩和多余的装饰,从外表看起来老青砖和白色灰泥的建筑和村庄的其他房屋相差无几,最初当地教育局对此并不认可。

640 (4).jpg
640 (5).jpg


▲北沙幼儿园 © 吴清山



但他想,建筑到底是为谁服务的?是空间为人服务还是人为空间服务?董灏坚持了北沙“村庄里的村庄”原本定位,朴素的背后深藏的是“归属感”,设计团队希望通过教育空间的营造把自然的天性归还给孩子们,让他们依然可以亲近大自然,当走出家门走进校园得到一个更自由的天地,而非禁锢的场所。

640 (6).jpg


▲北沙幼儿园设计理念 © Crossboundaries



幼儿园更像缩小版的村庄,亲切的尺度带给孩子们熟悉的感觉;趣味的空间关系又带来新奇感,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索欲。

640 (7).jpg
640 (8).jpg


▲房前屋后到处都是小小的神秘乐园,就像在村里一样。© 吴清山



面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村庄日益“空心化”的问题,留守儿童是一个需要被情感保护的群体,但并不应该是一个与村庄区隔开的群体。董灏在设计中考虑到幼儿园与村庄的关联,当村里的老人来到幼儿园接孩子、闲谈、运动,自然地将“老人”这一角色与空间相结合,赋予幼儿园教育功能之外的村庄活动中心功能。

这个空间为村落里的行为方式提供更好的模式,我们不只是要建造一个幼儿园空间,反而希望通过这个新的建筑设计激活更多乡村生活。“幼儿园建成之后,这里如其所愿成为村里一个更有向心力的活动中心,村民们亲切地称它是”第二个家“。

640 (9).jpg


▲幼儿园不仅是孩子的乐土,也成为村民喜欢的社交场所。©郝洪漪



“创业以来,我们始终最重视的就是人,建筑本身不是我的终极产品,建筑中人的心理感受和行为感受,这是我们建筑设计最为关心的。人与建筑共情,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在董灏看来,建筑是以自身为载体,更多参与到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人才是最终的使用者。中国传统院落中的文化、礼仪格局,也证实着几千年来建筑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关系的体现。而我们现代的城市已经被很多庞大的,具有象征意味的建筑占据了生活空间,这是社会发展下的一种价值形式的体现,但他觉得应该有另外一种声音。

他开了一个号称是“跨界”的事务所,本地建筑师和外籍建筑师各占一半,不同国界的文化在这里有平行存在的权利,大家都是群策群议,民主中带着争议往前推进。事务所成立十几年来,规模一直控制在30人以内,这样他可以身体力行地参与到每个项目中。“未来各种建筑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我们也在一直不断的增强自己感知的敏锐度。” 注重与身边世界的真实感知,他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建筑设计这个系统性的工作不再强调功能、数据,而是与社会、与人息息相关。




640.webp (4).jpg


▲Crossboundaries建筑事务所全员合影



董灏坦言自己一直是个“不省心”的孩子,小时候经常被老师带走训话。但有一次他的老师带他去操场,他们一边谈话一边沿着跑道散步,操场辽阔的空间瞬间让他的心情变得无比开阔,让他没有了抵触和紧张的情绪。当年那个操场上的片段,成为他多年来设计生涯的映射,使他不断推敲着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展现着对使用者的善意与温情。他的建筑就像是电影搭起了场景、灯光,人们在其中走位,整个长镜头都浪漫多情起来。










  相关推荐

资 讯 概 况
  • 手机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