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况
2024年12月22日,汕头海湾中心城市综合体中的商业基座部分——汕头万象汇盛大启幕。AICO设计团队自2017年启动海湾中心整体规划设计之初,便以前瞻性视野提出"Mall+街区"的复合型商业布局策略,通过室内外空间的无界融合,重构汕头特有的休闲生活场景。当项目历经七年完整呈现时,其打造的"亲自然、慢生活、悦活力"多维空间体系,成为引领城市新生活方式的风向标。
海湾中心位于汕头东海岸新城核心地块,紧邻新城中轴线和新城活力中心。我们将购物中心沿主干道布置,形成具有吸引力和标志性的城市形象。两栋办公塔楼和开放街区则落位地块内侧,开放街区与购物中心共同围合出项目的核心空间——"中央庭院"。
“中央庭院”是承载全新生活方式的"活力枢纽"。在地面层,我们设计了2600㎡的城市广场。结合潮玩生活、阳光营地、萌宠乐园三大主题,成为年轻人和家庭客群喜爱的活力社交中心。在地下层,我们利用600㎡的下沉广场营造出城市剧场,让市民可以驻足停留并承载多元的社区活动。在二、三层,结合轻餐咖啡外摆空间的室外露台错落布置,创造出绿植环绕的森系休闲场景。中央庭院整体的松弛感氛围和不同楼层之间看与被看的互动场景,塑造出东海岸新城独一无二的 “活力枢纽”空间。
中央庭院是承载地域文脉的"生活容器",中央庭院通过对汕头传统生活场景的空间转译——包括"小公园"社交聚场、"榕树下大排档"市井烟火、"骑楼街区"檐廊空间、"潮汕墟市"市集文化等元素,提炼出"围合院落"、"立体檐廊"、"生态绿岛"三大设计基因。这些传统空间原型与现代商业场景创新融合,通过多层次休憩空间与弹性活动场域的营造,突破购物中心与开放街区的物理边界,最终成为激活区域能量的都市活力磁场。



建筑立面 / 镌刻东海岸的“层叠海浪”
项目立面设计从汕头东海岸特有的层浪拍岸景象中汲取灵感,以连续的水平肌理构建"层叠海浪"美学体系,既隐喻海洋生生不息的动态能量,亦承载城市文化迭代的创造基因。面对海湾中心建筑群多元尺度的构成挑战,设计通过强化横向线条的连续性,成功消解体量差异带来的割裂感。在城市界面处理上,水平延展的层叠线条策略性弱化购物中心大体量压迫感:日间通过模数化肌理与周边建筑形成尺度对话,夜间借助线性光带演绎都市光影韵律,形成独特的城市风景线。在面向城市的主要街角,主立面从实体墙面向玻璃幕墙进行过渡,加强主入口的引导性并形成良好的转角商业氛围。商业主入口创新运用双层透光玻璃灯箱系统,通过精细化灯光矩阵演绎"精致都市生活"的空间叙事。内庭院空间通过层叠线条构建立体景观系统:横向构件在限定庭院边界的同时,于二、三层自然衍生出多组观景露台,形成立体交互的活力界面;开放街区则将横向线条与屋顶绿化和商业活动相结合,以垂直绿化与水平檐廊的交织,实现商业活动从室内向室外的有机渗透。室内设计策略
基于周边的客群需求,设计对不同的楼层和分区来强调区域变化,以自然、人文、融合与秩序的设计构成,采用多主题空间设计,于场景化打造多种生活方式集合而成的空间。通过分区设计把控整体空间的松紧度,将星空影盒、光影浮岛、午后氧吧三大主题融入空间,使人在自然呼吸的空间中漫步徜徉,感受温暖的轻美学空间。营造温暖、自然、简洁的柔性空间体验,使人得以沉浸于轻松的氛围中让社区商业空间焕发新的活力。星空影盒 / 畅想星空,自由休闲
讲述以盒子体块化的构成融入空间当中的故事,利用原建筑较好的空间架构,设计采用构成和重叠的手法,将盒子体块植入空间,从三层天花转折至一层立面,带出更富有层次的美感。中庭边色彩垂直分层,强调不同楼层拦河层次变化。侧板设计则使用竖向利落的构成元素融入进来,以简洁的线条和温暖的材质形成材质的弱对比,灯光上的相互辉映塑造空间形态。
光影浮岛 / 冥想天际,放空身心感受美好
晨曦初露,暮霭沉沉,大自然的光影变化总能触动人心。设计团队从晨昏、四季光影的不同时刻光影的变换出发,通过天窗引光入室的同时添加天花洗光,创造出⼀种温馨、舒适的视觉体验,同时在连桥上植入错动漂浮体块,突出连桥浮岛体块的独立性,打造一场关于光、影、浮岛的中庭空间,让每一个顾客都仿佛置身于一场光影浮岛的情景。
午后氧吧 / 使等待的时间变得安逸、闲适
植入木质构造的框架体块,与全场建立起新的连接方式,使框架感、窗口感成为空间第一眼的焦点,引导步入者感知空间的脉络,唤起他们对探索的欲望,在有限的进深空间内,框架既增加了一定的空间层次感,又不会因为洞口的紧凑而显得仓促。同时大家能够在洞口附近,结合运营情况创造出自己的空间,发掘出属于自己的使用方式。不同年龄不同目的的人聚集在一起呈现出一片轻松的场景,有各种事件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发生,营造出一个轻松、自在、具有包容性的空间氛围,使等待的时间变得安逸、闲适。
结语
汕头海湾中心,一座融入在地文化、承载城市记忆、引领全新轻松生活方式的“生活聚场”。
景观设计:Landscape Collab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