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站站南生态文化服务中心及交通换乘枢纽项目设计 |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点击收藏 [ 建立属于你自己的在线项目数据库,带你一起进入知识管理时代 ]















ZIAD始终将方案创作作为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持续深化创作平台构建、专业人才梯队建设、创作流程优化与创新激励机制完善,聚焦原创方案孵化,严控设计成果转化质量,全面激发建筑创作活力。连续举办多届的"我是建筑师·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方案创作奖",已成为彰显我院方案原创实力的品牌窗口。


2024年度院方案创作奖经多轮评审,最终共评出13个优胜奖、32个佳作奖和5个人物风采奖。杭州西站站南生态文化服务中心及交通换乘枢纽项目设计在此次评审中荣获优胜奖。



绿谷诗画,云环盛景

杭州西站站南生态文化服务中心

及交通换乘枢纽项目设计

▲ 云阁——云城艺术学院西侧沿街效果图


▲ 散落的玉琮——东南侧效果图


▲ 编织文明的绿色绸带——东南侧鸟瞰图





当山水画的留白意境

遇见未来城市的流动线条

杭州西站站南片区

这里不仅是交通枢纽的延伸

更是一场关于城市未来的诗性实验






 项目背景

新城中轴,时空枢纽

站南生态文化服务中心及交通换乘枢纽项目


▲ 西站枢纽新城中心主轴


杭州西站枢纽位于良渚文明、杭州传统山水及未来城市创新文化的交汇之地。五千年前,良渚文明在湿地间生根;五千年后,同一片土地升起连接时空的枢纽。


▲ 项目地块图


本项目位于杭州西站枢纽南侧,建筑分为两个地块,YH18-0701-4地块功能以艺术展览类及配套商业为主,YH18-0701-3地块功能以云轨候车厅为主,另有一个统筹考虑的办公地块。


 项目思考

国际性站区服务综合体 

站南生态文化服务中心及交通换乘枢纽项目


▲ 示意图


在传统站区设计中,纪念碑式的建筑群总在试图用尺度征服城市,我们认为这样的公共空间不太人性化,不利于民众日常使用,更不契合杭州山水相依的城市脉络。我们希望采用一种更具人文尺度、公共空间的活力的布局形式,通过地景式连续屋面增加统一性及生态性,打造国际性站区服务综合体。


 设计生成

化整为零,融入自然 

站南生态文化服务中心及交通换乘枢纽项目


▲ 设计生成


我们首先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将综合体拆解为四组小体量建筑群,形成多孔城市界面,消解巨构体量,增强与城市互动。以当代江南园林为蓝本,让建筑如园中亭榭,有机植入自由灵动的生态景观。云轨将各个功能体量连接在一起,通过云廊打造空中观景廊与地面漫游体验。四片连续地景屋面覆盖组团,形成“从场地中生长”的有机建筑形象。在垂直方向,通过退台与立体立面,将山水画卷从水平延至立体维度,构建现代垂直园林。


▲ 北侧效果图


 设计理念

绿谷诗画,云环盛景 

站南生态文化服务中心及交通换乘枢纽项目


▲ 南侧效果图


这不是简单的建筑群规划,而是一场关于如何让城市“呼吸”的空间实验。让城市像“森林和河流一样生态”,这里既有良渚先民“聚落而居”的古老智慧,又带着数字时代的未来基因。“站在园中、园在景中、景在城中”,文化+生活+自然+科技四位一体,引领世界级景观城市未来, 塑造高新多元的国际化城市功能中心,从云门链接世界。


▲ 设计概念图


建筑围绕景观互动渗透、有机共生,以“绕动成环,和而不同”设计手法,巧妙地将建筑和景观融为一体。当我们俯瞰这片土地,一条流动的“云环”正悄然生长。云阁、云台、云眼、云丘四座地标建筑,通过悬浮的云轨聚合成环,与北侧云门对望相守。形成一个江南活力文脉地标,一幅行进中的山水诗画,创造一组不分年龄和时间段云环盛景。


 单体设计

云阁 · 云台 · 云眼 

站南生态文化服务中心及交通换乘枢纽项目


▲ 云阁意向、功能


▲ 云阁效果图


云阁--云城艺术学院&轨道交通文化及科技展示

建筑群风格采用类地景建筑手法,采用绿色大屋盖将不同的建筑串联,造型以云、玉琮为意向,内立面使用黄色渐变仿玉瓷片,将余杭和良渚玉文化融入建筑,风格统一协调。


云城艺术学院融合了艺术陈展空间、青少年培训中心等功能空间,为西站枢纽新城提供一个全天候的文化活力城市客厅。轨道交通文化及科技展示融合了高铁博物馆、良渚文化展示馆、多媒体展示厅等功能。


▲ 云台意向、功能


云台--乐潮中心融合了水上巴士码头、商业区、特色直营店区、演艺厅、轨道换乘站等功能,800 座观众席的演艺厅满足表演到排练不同需求。整个片区强调业态的复合,相互引流,构成服务市民各项需求的综合体。


▲ 云眼概念


▲ 云眼效果


云眼--交通换乘枢纽

云眼则采用圆弧的几何形式由两侧向中间逐渐升起,形成山水之势。功能以候车大厅和商业为主。


 结束语

服务城市,归于自然 

站南生态文化服务中心及交通换乘枢纽项目


▲ 云廊效果图


▲ 云阁内街效果图


这环环相扣的云城盛景,既是交通的枢纽,更是情感的枢纽——让每个经过这里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杭州故事。当您穿行其间,步行路径都有绿荫相伴,建筑边界在竹林水雾中逐渐消隐——这或许就是未来建筑最美的姿态:既服务城市,又归于自然。当我们乘云轨穿行其间,脚下是立体园林的潺潺水景,头顶是起伏的绿色绸带——我们让建筑学会弯腰,让科技学会低语,用退台设计将江南水墨画折叠成立体诗行。云轨是穿梭时空的梭子,地景屋面是编织文明的绸带,四组建筑是散落玉琮的当代转译。


▲ 西侧云阁屋顶鸟瞰


我们相信,真正的未来地标不应刺破天空,而应如良渚玉琮般温润地连接天地——让每个途经者都能带走一片杭州的云,在记忆里种下三生三世的江南。





杭州西站站南生态文化

服务中心及交通换乘枢纽项目设计 

项 目 信 息


项目名称 杭州西站站南生态文化服务中心及交通换乘枢纽项目设计

设计部门 | 第二建筑设计院 

项目负责人 | 许世文、王劼、杨新辉、余烜

主创团队 敖露珊、于洪浩、闫瀚、刘宏、阎梓怡、章怀舟

建筑面积 | 225291平方米

合作单位 | 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 手机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