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武汉千子山垃圾焚烧发电厂
在武汉西南郊的丘陵地带,坐落着千子山垃圾焚烧发电厂。其主厂房的建筑方案由UUA设计合伙人李泳征与管理合伙人李其郅共同主持。本项目中,建筑师以一种特有的视角介入到设计全程,探索并呈现了工业建筑的新可能性。
传统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可理解为一个功能性产物,亦或是工程师产物,其厂房仅以满足外围护边界为主要目的。在长期形成的惯性中,工业的生产过程与大众的日常生活泾渭分明,而这两者之间所蕴含的潜在关联未能得到充分发掘。
不难理解,大众对于工业生产是抱有好奇心的;同时,生产企业也希望敞开大门,增进大众的了解、信任与支持。这种相向而行的力量,催成了UUA的建筑师团队与工业设计院的工程师团队的合作,使得工厂的形式与功能形成了双向互动。为了整体的设计概念、美学效果和参观流线,建筑师从内至外统筹空间布局,创造出更具美学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工业建筑。
△园林式工业园区
“我们看待事物有不同的角度,机器是工具还是艺术,仅在一念之间。在本项目中,我们将机器视作凝聚人类智慧的艺术品,为其打造具有尊严的运行空间。”
——李泳征
厂房上部的建筑表皮采用柔美动感的形式,犹如一张正在揭开的‘帷幕’,将厂房内部的机器作为‘艺术品’,透过清澈的玻璃幕墙展示给到访的公众。
△透过清澈的玻璃幕墙展示内部空间
△厂房内部空间
厂房主入口采用中轴对称布局,并通过上宽下窄的收分处理,营造出一种仪式感,预示着即将进入机器的圣殿。
△厂房主入口
烟囱高度110余米,是整个厂区的制高点。其表皮采用四棱锥形的铝板单元,并通过局部穿孔的方式,形成螺旋上升的线条,似乎具备了一种神圣的纪念性。
△螺旋肌理的烟囱
△ 北立面图
△ 东立面图
在项目启动的2019年之前,整个场地曾是一片生态退化、水土流失的废弃采矿区。经历5年的蜕变重生,这里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循环经济产业园,更是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了良好的反哺。
作为园区核心的主厂房建筑,其形式所反映的内核,是对固废焚烧发电流程的开放性以及对工业机器美学的自信。建筑学价值观的导入让厂房与机器拥有了温度,实现了工业建筑从‘服务生产’到‘美化生活’的跃迁。
△ 从‘服务生产’到‘美化生活’的跃迁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武汉千子山垃圾焚烧发电厂
项目地点:武汉 . 湖北 . 中国
项目规模:54,000 sqm
日处理量:3,000吨
项目业主:武汉千子山能源有限公司
项目年份:2019-2025
建筑设计:UUA建筑师事务所
UUA主持合伙人:李泳征,李其郅
UUA设计团队:贺文博,王发路,吕延锋,邓亮,夏渤洋,马兴华
主体设计单位: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主体设计单位主要负责人:聂永俊、姚明志、李敏、徐新宇、邓小军
主体设计单位主要完成人:冯永辉、叶智、郭健玮、吴迪、徐娇、陈抒、陈念
施工总包: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