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NA专访日清设计董事长、总建筑师 宋照青|文化建筑重要的是融入地域环境
阅读:4306 2014-03-25

媒体:ARCHINA建筑中国网、《建筑中国周刊》                                

受访人:宋照青 日清设计董事长、总建筑师 

记者:李园园

 


西安秦二世陵遗址博物馆、曲江寒窑遗址公园、成都华润凤凰城艺术中心……日清设计董事长、总建筑师宋照青的每一个文化建筑项目都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和表达出当地特有的韵味。他认为文化建筑重要的是融入地域环境,使建筑本身像从土里长出来的,自然、非强加的。

 

《建筑中国周刊》:西安秦二世陵遗址博物馆参展了去年在土耳其举办的“蓬勃中国——中国当代建筑展”,作为主创设计师,能否跟我们谈谈这个项目主要的创作理念?
 

宋照青:从2009年到2010年,我们团队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来完善这个项目的设计。这个项目必须结合历史来看,秦二世胡亥的死代表了秦文化从兴盛到落寞、衰亡的过程。我们将之定义为秦殇。因此这个遗址博物馆的定位就是在静态的环境里反思。为什么一个曾经如此强大的帝国会在短短三十年里走向衰亡。我们通过一系列场景的塑造和对环境的揭示起到让人在宁静中思考的作用。比如用单一的灰色调,单一的场景,简洁的手法来强调秦王朝辉煌过后的寂寥。

 

《建筑中国周刊》:西安是一个历史厚重的城市,您认为像西安秦二世陵遗址博物馆这样的文化项目在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宋照青:西安是一个独特又典型的城市,不同时代的更替和叠加使它成为一个建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立体模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这座城市又一次处于活跃和生长中。项目所在的曲江新区就像一个失落的片段,正在被重新组合于整个城市的基因链条里。在这个项目的设计中,我们发掘地域文化,营造出一个场景,使人们得到一种穿越性的体验。这个遗址公园与其说是建筑,不如说是一系列具有戏剧感的体验场所,其中包括仪式、序列、冲突以及登临之后的思考。使得人与自身内心进行交流,在反思中感受空间与历史的意味。

 

《建筑中国周刊》:去年日清设计主办的“起点”系列跨界活动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公司的一楼也改造成原境界Art Gallery,这在业内可以说是非常少见的。能否跟我们谈谈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您希望通过这个展厅传递一种怎样的信息?

宋照青:在中国12年是一个轮回,在日清设计成立的第12年,我们做了“起点”这样的跨界活动,一是邀请不同行业的艺术家们一起来探索艺术的共性和发掘创作的灵感,让大家从不同的艺术分支中汲取养分;二是展示我们12年来在建筑设计实践中的收获。这是总结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它既是文化研究、寻找发展的起点也是个人修养充实品味的起点。我希望跨界活动可以让更多人去发现艺术的魅力,从而带动对建筑文化的深度思考。

 

《建筑中国周刊》:您个人偏爱的文化元素是什么?能否具体谈谈在实际创作过程中,该元素的应用以及与建筑和周围环境的融合?

宋照青:文化建筑设计中特定的元素和符号并没有重要作用。重要的是感觉,是每个人对历史的回忆和文化底蕴的培养。人们对现存的场景产生一种共鸣,就是文化建筑存在的意义。比如安藤的作品,他的作品很少看得到传统日本建筑的符号,但是作品的感觉和情景揭示有着强烈的暗示。我们在珠海静云山庄的设计中,尊重环境,发掘环境性格,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静云山庄的建成,让整个万山岛变得更美好。

 

《建筑中国周刊》:面对一个文化类建筑项目时,您认为设计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

宋照青:去年我和桢文彦先生对话中,桢文彦先生提出“安静的建筑”。不打扰、破坏周围环境,只对环境起到促进作用。这和古人谈到的天人合一的观念是一致的。我相信每一方土地都有自身的性格特征,寻找地域文化、尊重自然是每个建筑师都不能忽视的责任。在文化建筑的设计中,如何处理历史与当代、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是建筑师非常容易遇到的问题。传统和现代本身并不对立,建筑与自然的反差也不成问题。重要的是融入地域环境,使建筑本身像从土里长出来的,自然、非强加的。

 

《建筑中国周刊》:您如何看待对古建筑的保护?

宋照青:日本城市在传统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上是中国的榜样。比如东京和京都,在城市里很多神社等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群表现出非常好的和谐共处,遗存的保护和现代商业的繁荣之间互相促进。在某种功能运用下,古建筑的空间或者形式能够被今天所使用,这就是共生,建筑师可以赋予古建筑新的生命。去年我收藏了一栋被拆除的江西清代古宅,准备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把它重新盖起来。
 

《建筑中国周刊》:您认为未来文化建筑的发展方向会是怎样的?

宋照青:文化带动商业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如果中国的城市全部以汽车交通和解决居住等功能性的需求为最终目标,那城市中心最后必将荒漠化。城市没有文化就会死去。文化建筑肩负着复兴城市活力使命,可以让人们在建筑师营造的场所中回忆过去,肯定现在,憧憬未来。

【本期话题:城镇化时代的文化建筑】

 

话题背景  
 

当你置身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东京都现代美术馆、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巴黎奥赛美术馆、巴塞罗那美术馆、悉尼歌剧院这些极富文化艺术气息的建筑中,心潮澎湃之余你可曾思考过——这些凝固的文化为什么会呈现出如此震撼人心的效果?它们的独特建筑文化仍然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纷至沓来。

 

建筑的文化风格能深刻彰显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厚重的人文底蕴。文化如何在建筑中体现,既注重传统又融合时尚,既利用科技又不失个性,这是文化建筑设计师所面对的难题。2010上海世博会仿佛一场文化建筑设计的竞技场,各国场馆还历历在目,建筑师们的设计灵感无不源自各自国家的传统文化,呈现出的每个场馆都浓缩了一个国家的文化。

 

中国建筑作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每一次的鼎盛繁荣都伴随着国家的安定和文化的欣欣向荣。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涌现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建筑作品,它们正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对社会产生强大的影响力。

 

在本次“城镇化时代的文化建筑”话题专访中,国内外建筑领域的专家、学者、设计师以对话的形式和读者分享他们近些年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以及文化艺术体验,回顾总结城市建设发展中文化建筑的方方面面,为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建筑作品指明方向。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ARCHINA建筑中国与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很高兴为您呈现一场特别的对话,与来自上海的四位新晋AIA院士进行交流:姜平院士,黄向明荣誉院士,伍江荣誉院士,以及袁烽荣誉院士。
2023-10-16ARCHINA 建筑师  阅读:2238
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RLP Asia)荣获本届建筑中国最具品牌影响力“十大外资建筑设计品牌企业”,ARCHINA特邀专访了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RLP Asia)副主席——吕庆耀先生。
2023-09-05ARCHINA 建筑师 建筑专访 品牌专访  阅读:3730
根据中国建筑设计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建筑门户ARCHINA建筑中国网项目阅读量,我们总结并精选出了2022年度最受关注文化建筑项目。
2023-01-16ARCHINA 文化建筑 文化艺术 建筑榜单  阅读:3106
2021《建筑中国》年鉴是一本聚焦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建筑实录,盘点了2020—2021年度中国优秀的建筑作品。该年鉴中包含了来自73所境内外设计事务所的85个优秀项目。
2022-06-18杜兹设计 文化建筑 优秀项目  阅读:4658
“大师访谈”系列视频采访,由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CTBUH)主办,ARCHINA建筑中国协办,旨在采访各行业的领军人物,来推动可持续高密度城市主义的发展。2021 年系列访谈主题是“未来城市:密度、能源与健康”
2021-12-08CTBUH中国 建筑师 建筑专访  阅读:5483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