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多年前,因工作上项目的机缘,开始接触到一批日本著名建筑师的作品。作为当代东方最早打开国门看世界的国家,日本的美学思想、建筑哲学都具备世界领先的原创动力。
很多非设计专业出身的地产界人士,对日本的建筑设计的理解还停留在安藤忠雄、矶崎新、隈研吾、黑川纪章、伊东丰雄等老一代建筑大师的身上。其实在当代日本,一批最活跃的、深受欢迎的建筑师已经矗立在了世界建筑大师的舞台上,藤本壮介、石上纯也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今天跟大家分享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日本建筑师,石上纯也的设计思想和模式。他全新的自然主义美学设计理念、清新优雅的设计风格、现代简约的设计表达,其实已经深刻影响了国内的建筑设计界和景观设计行业。
具备全球的眼界、欣赏最好的作品,学习大师们的原创思想,是每个业界人士应该具备的素养。
设计是手段不是目的,感性追求设计、理性处理需求。不要让各种条件限制制约你的思维发散,让要求和限制成为新想法的契机。现在是一个能够自由思考建筑的时代,建筑是各种价值观的体现,而建筑师寻找符合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建筑与自然、计划与随机、精确与不精确之间也可以有融合点。无需添加过多的设计,也能让原有建筑变成新的景观。
——石上纯也
石上纯也:自由建筑
石上纯也(Junya Ishigami),日本建筑师,1974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考上了东京艺术大学,获得建筑与规划硕士学位。
石上纯也不囿固于传统的建筑形式与表达方法,以自由的视角探索并更新建筑的定义,将展示“神奈川工科大学工房”、“住宅与餐厅”、“森林幼儿园”、“谷之教堂”等20组作品。
当下的建筑早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遮蔽物,而是组成世界这个巨大空间的各色各样的“风景”。石上借助对环境、自然与尺度的把握,将建筑转变为全新的风景,从而发现全新的世界。
在其首个独立建筑项目“神奈川工科大学工房”中,石上纯也通过305根形状各异、分布不均的薄柱,创造出了一个暧昧、融合的全新景色。人们仿若走进了一个“森林”,可以于其中自由地游走、迷失,并探索独特的私密空间。
而他为一位法餐主厨设计的“住宅与餐厅”,借助掘地、挖洞、浇筑混凝土、除去多余的土块等手法,建构了一处形如原始洞穴的风景,岩石般粗粝与坚硬的曲面之下蕴藏了建筑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就是这样的设计,在2009年荣膺第61届日本建筑学会奖,让这位70后建筑师一炮而红,成为继妹岛与西泽之后的又一位日本本土建筑大师。
建筑并不会让我成为艺术家。如果我没有一个场地、没有一位客户,我想我不可能设计出一个建筑。但是艺术家可以独立创造自己的作品。他并不需要客户或者任务书。建筑的实现是与现实情况紧密地联系着的。现实是基础。建筑光有想象还远远不够。
——石上纯也
他曾就职于由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共同创立的SANAA建筑事务所,2004年成立自己的事务所——石上纯也建筑设计事务所。
石上纯也既继承了日本现代主义建筑中的细腻、轻盈,与自然相融合的特色,同时他亦以多样的方式探讨了景观与自然、空间的透明性与暧昧性、建筑的地方性与全球化等议题,并不断拓展了建筑的定义。
石上要创造的是界限极其模糊的空间,而不是像密斯那样具有普遍特征的空间。而石上纯也模糊空间的特性则是最大限度地消失。比如他在2008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的作品日本国家馆就很好的应证了这一点。
这座奇妙的作品名为“极致的自然:模糊空间的景观”(Extreme Nature),内部由墙体构造组成,外部则被温室花房包围。在这里,石上纯也刻意地将内部与外部空间暧昧化,使得原本的界线变得微弱而模糊。
石上纯也在室外摆放座椅,创造如置身室内环境的氛围,户外空间与金属构成的建筑体之间产生了空间的重迭,几乎被净空的日本馆被还原成最原初的空间状态,只有白色的墙壁上用手画出的细腻建筑图像。
温室内放进了大量植栽,塑造出了宛如置身公园中的风景,建筑与植物在此失去了原本被认定的主从关系,相互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石上纯也认为植物不是建筑的他者,而将它们认定为同样是作为“环境之存在”的关键性元素。所以在石上纯也所描绘的建筑图面中,植物往往凌驾于建筑物存在,建筑则几乎消失、与环境融合为一体。
2009年,石上纯也凭借其首个独立建筑项目 “神奈川工科大学KAIT工房”荣膺第61届日本建筑学会奖。他曾连续两次代表日本参与威尼斯建筑双年展(2008年、2010年)。
石上的建筑风格自由流畅、色彩明亮,有着灵活自然的曲线,总给人平静、诗意优雅的氛围,2010年更获得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肯定。
2011年春季,石上纯也受邀在Harvard GSD讲座,院方后来邀请他来讲课并且给予GSD最高客座教授荣誉。
在课程中,石上提出了人与自然、建筑的深度思考,“当今建筑是否能单独定义为人们构想的人工制品”、“建筑概念需要满足当今社会需求和规模”。
2014年,他被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授予Kenzo Tange设计评论家的称号。
石上在2019年担任了英国蛇形湖美术馆夏季展亭的设计师。
石上纯也背后的团队
石上纯也的团队,以“Extreme nature(极度自然)”出名,是一种另类的建筑创作方式。
石上将日本馆的内部完全净空、只以铅笔轻巧而优雅地绘制起建筑的画面,而在馆外盖了四个温室,并非常巨细靡遗地配植各种植物,因此具体地来说看起来极像—种景观建筑的处理方式然而这其实乃是石上纯也多采取的一个巧妙的策略。他打破了原本所谓的建筑展中都只能以图面或模型做的“非真实”展现模式。
而在威尼斯日本馆外围做了四个1:1的真实营造物件——温室。这四个温室又有别于一般真正考虑空调设备与强固境界的“温室建筑物”,刻意将内部与外部空间融合,使得原本的境界变得微弱而模糊。
石上纯也是一个工作狂,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时间。设计工作完全等于生活了。石上一般中午十二点到事务所,晚上十二点离开;做他员工的原则就是来的比他早,走的比他晚。
工作之余,他经常会和自己的员工、学生还有别的建筑师深夜一起去喝酒,但是不管任何时候,只要谈论到建筑,他立即可以清醒而认真的讨论。这是他对自己,也是对团队的绝对要求。
石上纯也代表作
石上纯也一直以来关注的设计重点,是建筑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石上不同的建筑项目有着不同的关系,经常出现的创意是模拟自然现象,类似云朵、岩石与森林等结构,而这些诗意的模拟不仅是灵感的源泉,也是一切的基础。
2005年 ミラノサローネ「レクサス展の会場構成」(米兰家具展)
2005年 TABLE
2005年 レストランのためのテーブル(住宅与餐厅)
2005年 low chair - 発砲スチロールのいす
2005年 round table
2007年 四角いふうせん(广场)
2007年 リトルガーデン(花园)
2007年 神奈川工科大学KAIT工房
2010年 アーキテクチャー・アズ・エア(空中建筑)
荷兰Vijversburg 公园游客中心
石上纯也的设计中,去除了一切不必要的元素,强调建筑结构体的轻盈化和自然元素的隐喻,如同一首诗歌映射在景观中。另一方面,石上专注于研究用户需求和体验,喜欢引入供人惬意散步的自由空间。
项目基地位于荷兰北部Friesland地区的Vijversburg公园,委托方对设计给予了非常严格的要求:绿地的形状,池塘的轮廓,小路的走向,都不能改变。不能砍或移动一棵树木,更不能破坏现有的建筑物。
因此,把既有道路变成建筑,是石上纯也的设计概念。他通过将原有的道路独立出来,成为建筑,这种非常透明的、没有柱子的做法,让人们在小路上行走时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了建筑里面。换一种角度来看,透明的墙、透明的屋顶,也石上纯也的设计巧妙地融合进基地原有的风景当中。
通过去掉柱子,我们就可以大大地淡化建筑结构的存在感。为幕墙设计一个柔和的曲线,令人感觉它会一直延续下去。
建筑的顶盖并非玻璃,而是采用了一种由玻璃去支撑白色屋顶的结构。创造出一种没有柱子,屋顶却浮游在上的效果。
屋顶的高度在一些地方会比人的视线要低,这时候就可以通过屋顶眺望远处的风景;有些地方又会比人的高度要高,这时景色就会通过透明的结构映入眼帘。
2010年08月24日至10月17日
在日本东京丸之内街的资生堂画廊,举行了以“大大小小的空间”为主题的展览。本次展览包括Junya Ishigami的五十六个项目,主要是住宅,通过高度详细的建筑模型展示。
石上纯也说,在当今世界,我们需要一种超越传统价值观和尺度的建筑,因为人们的意识范围在一个可以瞬间发现世界上几乎任何东西的时代得到扩展。
2018年3月30日至6月10日
巴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举办了石上纯也的个人作品展览“Freeing Architecture”。
从大型手工模型,到影片、绘画、图纸,本次展览展出了石上纯也位于日本与欧洲的20个建筑设计项目,这是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首次单独为建筑师个人举办展览。
“我希望自由地思考建筑,尽可能灵活、广泛和巧妙地扩展我对建筑的看法,超越那些建筑曾给人留下的固有印象。”
——石上纯也
石上纯也既继承了日本现代主义建筑中的细腻、轻盈,与自然相融合的特色,同时他亦以多样的方式探讨了景观与自然、空间的透明性与暧昧性、建筑的地方性与全球化等议题,并不断拓展了建筑的定义。下面让我们通过他的更多作品来体验石上纯也的建筑之美。
山东日照白鹭湾谷之教堂
这座教堂坐落于中国山东省日照的山谷,由45米高的单层混凝土墙组成,却只有1.35米宽,轻柔弯折,像发夹一样。光线从顶部开口照进深处,雨水直射到墙壁上。石上纯也说:“我想让这个教堂的内部比山谷本身更加山谷。我想在里面创造一个新的景观。”
02
01
山东森林幼儿园
这是一座美丽的建筑,混凝土屋面通过切割形成异形体量,甚至无法从这些抽象的形体中读取背后的含义。
石上纯也希望通过孩子们的视角来设计这座建筑,因此这些异形屋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孩子们单纯的世界,里面充斥着象征着童趣的动物与花朵,他通过各个步骤,最终形成这些抽象体量,从而形成了极具想象力的开放空间。
石上纯也的作品让空间在景致、云层和森林的自然世界与梦幻世界之间游走。对他而言,环境内外之间,景观和建筑之间有的只是一条多余界限。最重要的是敏感性,是他认为已是决定空间质量的一个要素。
日本栃木县水上公园
水荡和树木以一种自然界从未有过的密度值遍布整个场地,苔藓铺设精美,填补了水荡和树木之间的空隙。在没有添加或抛弃任何东西的情况下,一个前所未见的新自然在场地上初露头角。
通过对树木的移栽和重新排列,使每棵树都有了自主性,就像拼图碎片被目的性地移动一样。318种独特形态的树木形成了清晰的空间,160个小水荡填补了森林的间隙。
2019蛇形画廊
石上设计的展亭坐落在伦敦肯辛顿花园,使用轻型独立支柱作为支撑,从地面升起一块石板,形成一个使人置身森林的室内空间,从远处看像一座岩石的小山丘。当人们进入其中,灰色的石板屋顶营造出宁静的氛围,让人们能够在这里沉思和放松。
展亭的设计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从建筑环境的角度出发,希望能突出自然和有机的感觉,就好像它是直接从草坪生长出来的。
日本山顶画廊竞赛方案
High Gardens
在石上纯也的设计手绘图中,植物总是一种关键的姿态出现,不是配景一般的点缀,而是与建筑共生的一体。
房屋与山峦具有同等分量的比重,在产生交流的基础上确定景观的位置。放进了大量植栽,塑造出了宛如置身公园中的风景,建筑与植物在此失去了原本被认定的主从关系,相互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和平之屋
和平之家坐落于丹麦哥本哈根的海湾,既是一个游客中心,也象征着“和平”的标志。以积雨云的形式建造在海中小滨,漂浮在水面上。屋顶和墙面都被设计成纯白色,简单流畅。外部的海水被引入室内,参观者可以乘坐圆形小船游于整个空间。
在这一建筑中,石上纯也创造了一场关于感知的旅程。人们通过和大海、天空最原始的连接,回到一种纯真状态。这种内心最初的平和状态,孕育了我们所处世界的和平。
台湾金门岛客轮码头规划
建筑屋顶的横截面形状采用了当地的传统屋顶造型。这些截面的不断延伸形成了伸长的巨大屋顶。这些屋顶造型的截面在长度方向上不断延伸的同时,每个截面跨度的几何构造各不相同,因此每一层屋顶都呈现出不一样的曲线形状。100m宽500m长的弯曲细长的倾斜屋顶共三层(部分四层),形成了类似绵延山峰的结构。
8 Villas in Dali
在这个项目中,石上纯也设计了八间位于山中河边的石宅。巨石作为这一地区的景观特征构成了这个项目的设计概念,所以项目的开始就是先对场地的石头进行一个细致的调查。
这些巨石不仅勾勒出了住宅的空间构成,同时还充当承重柱的角色,支撑共300米长的巨型混凝土屋顶。屋顶采用镂空风格,同时带有大型开口。玻璃被安装在建筑物的室内和周围,因此本为室外的风景变成了室内风景,创造出了一个蜿蜒曲折的室内巨石景观。
建筑的线条跟随着山坡下斜的角度流动。整个庞大的建筑分为8间宅子,每间大约有500平米空间,分别占据了8个阶梯式露台中的一个。
悉尼Cloud Arch
「云之拱门」是一个巨型的拱门,作为新的城市纪念碑坐落在悉尼市政厅前乔治街两侧。这是整个新城市规划中的一部分,其目的是要将乔治街改造为一个带有开放式广场的步行区 。
60米高,像是在空中画出一条白线,弯弯曲曲似在舞蹈,将城市景观划分成不同空间,绕着它行走,每一步都是不同的景致。
日本厚木市云朵托儿所
项目是一座内部充满着云朵曲线的幼儿园,对于石上纯也来说如何复制出在云端行走的感觉,成为他设计这个日间托儿所和儿童运营中心的灵感起源。
Noel House&Restaurant
该项目是专为日本南部的厨师设计的,2019年秋季开业。客户要求一个类似洞穴的空间,在那里他可以将建筑物的一部分用作餐厅,并将一部分用作私人住宅。
房子迷宫式的布局,将客人从一个空间引导到另一个空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