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值“十四五” 发展纲要发布半年之际,在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国策背景下,“双碳”目标的确立以及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的启动,再次加速了各行各业的绿色数字化转型进程。
9月27日上午,第十二届中国数字峰会浙江专场数字设计分论坛于杭州博览中心如期举行,在这场分论坛中,来自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秘书长焦俭、中国建筑学会BIM分会顾问专家何关培、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高嵩、悉地(北京)国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副总裁弋洪涛、上海原构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范硕奕、广东天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聪、长沙恩为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进以及广联达的各位高层就数字设计的未来场景以及如何用数字技术减少工程中各环节的损耗从而助力构建零碳建筑产业进行探讨和演绎。超百位来自全国各设计院的中高层领导参与聆听了此次论坛,共探行业前行之路。
△第十二届中国数字峰会浙江专场数字设计分论坛
与此同时,代表着行业应用技术未来的广联达数字设计理念以及广联达数维设计产品集概念体系也在此次论坛中落地、面世、融入探讨,为未来的产品落地集思广益、公听并观。
· 云平台实现一体化交互
在广联达的理念中,自主核心技术的云平台是广联达解决方案的核心。在云平台,产业链利益攸关方可以实时协同,捕捉快速流动的信息,从而分析,跟踪业务流程,分享决议和见解,合力推动数字设计的完美落地。
此外,广联达基于云平台的BIM技术,可以实现跨地域设计交互,实时精准的构件级协同,立体完整的BIM数据,让设计算量一体化和设计施工一体化成为可能。同时,新的数字设计模式正在弥补虚拟建造和物理建造的数字鸿沟,连接产业链各利益方,让“数字孪生”这一创新概念成为现实意义上的完美解决方案。
△活动现场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已经在开始影响未来设计平台的基础架构。众多技术开发者正在尝试设计思维和数学算法的融合,以期通过计算机的澎湃算力来实现设计过程的几何级加速,驱动数字设计向数智设计的迁移。对于未来所趋,广联达同样致力于在自有核心技术平台上的智能化升级,在不久的将来,开发基于云端的AI基础算法,融入数智未来,实现真正的零碳产业亦是广联达的愿景目标。
△广联达数字化交付
对此,广联达设计副总经理张宁表示:“之前看到相关报道,到2035年,全球净零碳建筑市场的规模将超过万亿美元。高性能建筑、模块化预制建筑、具有抵御自然灾害与风险的韧性建筑,以及绿色健康建筑将成为建筑业发展的主流趋势,这些建筑无疑将对建筑设计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设计行业高能效的数字化转型是势在必行的。”
△广联达设计副总经理张宁
· 关于广联达设计新品概念体系
此次建筑峰会的设计分论坛,广联达数维设计产品集的概念体系首次与公众见面,这个代表国产设计软件未来的新品体系,以解决行业“卡脖子”问题为出发点,从岗位、项目到企业解决各层问题痛点,以期推动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产品概念“新”体系
展开来说就是,在岗位级,数字设计通过二维-BIM平滑连接,推动BIM的正向设计,让岗位作业方式改变,极大提升行业生产效率;在项目级,数字设计通过实时、透明、精准、构件级协同,设计业务与项目管理的数据融合,让项目协同管理模式实现全面升级,显著改善设计项目协同效果;在企业级,数字设计通过可视化、标准化,将业务最佳实践沉淀为软件功能,提升专业设计能力,通过设计造价施工一体化,赋能设计、工程总承包与全过程咨询业务,扩展企业业务能力,最终达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标。
与此同时,张宁表示:“广联达数维设计产品集有六大产品优势:云+端的精准协同、多层开放的平台、统一的数据标准、智能化的设计工具、模块化的设计方式以及构件级的数据驱动,这些特质可以实现设计数据在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应用的同时实现数据的高效流转与复用,降低设计成本的同时,提升设计效率,同时还为生态伙伴提供完善、稳定的开发基础环境。“
在规划中,广联达数维设计产品集将包括建筑、结构、机电以及道路等多个模块,在端设计层面实现高效易学的普适性,在云协同层面实现精准、高效、随时随地的构件级设计协同,从而在全方位应用层面构建丰富的数据消费场景,实现上下游一体化。
广联达作为全球数字建筑平台服务商,关注建筑产业生态发展,以及国产核心技术力量。张宁在接受ARCHINA建筑中国专访时也表示,广联达致力于通过更加生态、开放的方式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通过API的全面开放,赋能行业生态伙伴,共建行业数字化发展,让设计创意无限传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