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淮阴中学肇始于1902年设立的江北大学堂,是清末新政时期江苏最早创立的四所高等学堂之一,在现今老校区北院还保留着江北大学堂的旧址。建校伊始逐立“进德修业,弘毅笃行”之校训,承“运河之都”文藻翰墨之运势,薪火相传至今已百余年。淮中虽历经沧桑,但踔厉奋发,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杰出人才。
亚洲第一所荟同学校 Whittle School & Studios 落户深圳前海,在2019年开启了新颖的校园——这也是荟同雄心建校工程的开端。
信阳师范学院项目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城东新区,按照一万人规模进行总体规划,总占地面积为68.28公顷(1024.24亩),总建筑面积为32.5万平方米。校区内将建设图书馆、体育场馆、院系及教师办公用房、大礼堂、后勤组团、产学融合基地、淮河生态经济发展研究院、息半夏研究院、室外运动场等。
东北大学浑南校区是一组由国内众多知名建筑师和设计机构共同完成的集群设计。其中,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设计的图书馆位于新校区两条主要空间轴线的中心交点。作为一个规模不大,而对于校园整体空间有着重要作用的建筑,采取怎样的手法以实现建筑对轴线的呼应,对东北大学历史的呼应,成为设计的焦点所在。
北京工业大学校医院位于校园北门处,是一个刚好处于校园“边界”的建筑。通过观察与分析,设计师将校医院的界面分为三个层次,通过梳理与整合,以“小而美”的改造,解决了多重流线交叉、空间杂乱无章、立面边界不清等问题,提升了区域的环境质量。
项目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校园新校址位于北郊的北岭新区,规划用地面积约23.5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86000平方米,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图书行政楼、艺术楼、报告厅、综合体育馆、食堂、学生宿舍和单身教师宿舍等十几个单体建筑,能够满足48个普通班的学生日常学习生活需求。
彭斯联盟中心位于东华盛顿大学校园重要的焦点位置,根据2013年的总体规划,该地块位置未来也将承担更重要的角色,成为校园生活的核心区域,大学社团必不可少的聚会场所。
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校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东北角,校园建设分期实施。一期校园启用后的几年来,图书馆处于“虚位以待”的状态。大学图书馆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校园文化精神的象征。师生们对于图书馆的建设抱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江宁区位于南京市中南部,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和创新基地,国家东部地区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和空港枢纽。基地周边水系丰富,住宅小区完善,南侧面临城市主干道诚信大道且有规划地铁 5 号线通过。
在城市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当下,从城市到乡村,面向存量的规划和设计越来越普遍,城市更新成为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大学校园的建设经历了二十多年合并综合性大学、规划大学城、学科资源输出成立外地分校、拆旧建新等诸多快速扩张模式后,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开始重新认知老校园在“文化传承”、“大学精神”、“校城融合”中的独特价值,老校园的更新改造带着更加复杂的问题和更加厚重的期望慢慢进入这个时代。
传统的校园建筑就是把各个必要功能塞到建筑里去,而爱华学校作为中小学一体化的国际学校,打破常规的设计方式,有意识的减弱建筑形体的表现力,放平姿态,不动声色地呵护在这里成长的每个孩子,将每个人的时间收藏、保留、展示。
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是深圳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建的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公办创新型大学。校园一期已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如何更进一步的推进南科大在深圳这座创新城市中,成为对接国际前沿的学院节点,在环境上形成独特的人文场所,是工作室设计的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