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人民公园拆墙透绿改造工程 | 北林地景
阅读:4095 2021-12-13

郑州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公园城市为目标开展了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拆墙透绿”工作,坐落于郑州市主城区中心地段的人民公园成为重要的更新试点。

人民公园临近郑州火车站、二七广场,周边分布医院、学校、商场等设施。园内有两处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遗存,分别是位于西门的彭公祠和南门的胡公祠。此外,公园现存百年老国槐、湖滨老茶舍、东门等承载着郑州人民美好记忆的文化节点。

此次改造提升重点围绕公园边界、重要出入口、集散广场、公交站点等区域。


640.webp.jpg

△ 人民公园区位图


640.webp (1).jpg

△ 改造设计范围


640.webp (2).jpg

△ 改造设计平面图


方案提出“将绿色分享给城市,融入城市生活、点亮城市文化”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出行的原则,通过景观手段改善慢行交通环境、提升城市面貌,打造交通顺畅、环境优美、体验丰富的城园空间。



改造提升策略

 1、合理组织交通,实现慢行交通舒适、便捷

公园西边界的铭功路为立交道路,沿线人流集聚点众多,造成机动车、非机动车与人行交通混杂的现象。改造提升从“车本位”向“人本位”思想转变,科学梳理交通流线,优先保障行人、非机动车出行,各行其道、安全顺畅。在公园城市理念指引下通过拆除公园围墙,将慢行置于公园绿色环境之中,实现公园融城,城园一体。

 640.webp (3).jpg




 改造前


640.webp (4).jpg

△ 改造前车行道、人行道与公园相互隔离。




 改造后


640.webp (5).jpg

△ 改造后将人行空间置入公园,增设出入口,保证行人、非机动车的有序通行,形成变化丰富充满活力的城园界面。


 2、增彩添绿,融入绿岛、花境等精细化设计构建花园式街区

公园围墙拆除后,人行道可灵动贯穿于绿地之中,形成若干绿岛。其内利用不同花色和高度的草本植物营造花境空间,既保证视线通透,又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改造前的步道


640.webp (6).jpg




改造后花园式漫步道


640.webp (7).jpg

640.webp (8).jpg

△ 适当简化现状植物层次,保留大树、梳理中下层植被、营造微地形,并辅以点景石,形成舒朗明快的林下空间。




改造前林下植被


640.webp (9).jpg




改造后


640.webp (10).jpg

△ 改造后植物搭配层次分明,构筑物和景石的运用使绿地空间富有文化性。


 3、结合历史文脉发掘,点滴融入细节设计

公园现状西大门场地整体风貌与园内临近的两处民国历史建筑遗存不协调,无法体现公园厚重的年代感与历史氛围。通过提取历史建筑色彩及材质特点,重新设计入口建筑,梳理门区空间,塑造庄重典雅的气质。





改造前西大门


640.webp (11).jpg

640.webp (12).jpg




改造后


640.webp (13).jpg

640.webp (14).jpg

640.webp (15).jpg

△ 重新设计的西门,呼应历史建筑风格,营造古朴婉约的门区环境,形成富有文化特色的城园界面。




改造前


640.webp (16).jpg

△ 改造前公交站周边通行及停留空间局促。




改造后


640.webp (17).jpg

640.webp (18).jpg

△ 改造后 公交站周围增设休憩廊架及活动场地,风貌沿用老公园材料样式。

640.webp (19).jpg

△ 造型古朴的月洞门展示街区与公园的融合,空间灵活多变。

640.webp (20).jpg

△ 提取老公园的景观材料,重新组合形成特色园路,延续古朴婉约的风貌。




一道围墙曾经挡住了老百姓对绿色的亲近,也挡住了城市的生机。

拆墙透绿,拆的是物理的围墙,更是老百姓的“心墙”。

从此绿地更宽广,视野更开阔,城园更和谐。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关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