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博物馆 | UAD浙大设计
阅读:3682 2022-02-22

640.gif

640 (1).gif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千百年来,

多少顺昌游子沿着富屯溪,漂泊远方;

故乡,别梦依稀;

乡愁,亘古不变。



顺昌博物馆所处的城市位置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研究项目用地与城市的内在联系,以在地性思考与隐喻性创造为平衡点,以融入市民日常与承载游子记忆为切入点。在地,为人,博物馆不单是一个用来收藏与陈列展品的空间,对于其所在的城市而言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件展品、一处平台、一个符号,寄托着百姓游子的乡愁情感,阐释着一方文化过去未来。

640.webp.jpg

640.webp (1).jpg

鸟瞰图


640.webp (2).jpg

总平面图



小城故事


项目位于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群山环抱,富屯溪穿城而过,基地选址于城市核心区,南面与龙山隔路相望,远眺人民英雄纪念碑,北倚富屯溪,接临滨水游步道。基地东西面宽长,南北进深窄,呈梭形,横置于山水之间。

项目建设内容包含:顺昌博物馆、城市规划展示馆、办公管理用房、文物库房;同时考虑该馆日常运营,建筑师参与功能策划与定位,补充了报告厅、文化书吧、咖啡厅等功能。

顺昌博物馆作为普通的县级馆,并无特别著名的重要藏品,反而是建筑融入市民日常与承载游子记忆成为了设计思考的切入点,展示根植于这片土地的文化,并成为市民心中的回忆,是顺昌游子的牵挂,在这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640.webp (3).jpg

溪上远眺


640.webp (4).jpg

隔溪相望


设计策略

连通开放
将有一定长度的用地置于自然的山水画卷之中,建筑形式避免了城市人流与沿江步道的隔离,并以积极的方式去对话山水,以建筑作为媒介,打造一处“可穿越的城市游园”,多维度面向城市开放,将山水连通而非阻隔,向城市开放而非闭塞。

640.webp (5).jpg

沿河立面


640.webp (6).jpg



城市客厅
博物馆的基地位置是整个城市沿江慢行系统的重要节点,将建筑底层抬起,形成具有相当尺度的城市灰空间,可供大量人流停留,并延伸至富屯溪边;城市客厅以开放的姿态融入城市环境,这里有滑板少年的身影,街头艺人的歌声,歌舞剧团的舞姿,他为市民日常生活与文化活动提供场所空间,也被市民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场所意义。
640.webp (7).jpg
建筑空间与市民活动


640.webp (8).jpg

城市客厅



观游路径

以城市客厅为空间序列的起点,组织博物馆及城市规划展示馆的主入口,并考虑临时展厅及报告厅独立使用的可能性。博物馆及城市规划展示馆的参观流线都是以各自的综合大厅为核心,推陈出新,串联起完整的参观流线。
博物馆以综合大厅结合楼梯,组织分布在一至三层的展厅,城市规划展示馆则以城市沙盘为中心,通过旋转坡道的联系,在满足参观需要的同时,衔接一、二层之间的展示功能。博物馆与城市规划展示馆之间的连接空间,为兼顾展览展示的文化书吧,旋转坡道螺旋而上,延伸至建筑屋面的城市阳台,衔接沿河游步道,将建筑的内部流线也融入城市空间。这是整个建筑空间构成方式的一大特色,人们通过有形的内外建筑界面来识别无形的空间。

640.webp (9).jpg

入口空间



城市阳台
结合滨江步道设置拾级而上的大台阶延伸至建筑屋顶,打造城市阳台,一览山城美景。为了能够打造一处完整的上人屋面,将建筑设备合理设置,通过沿建筑外墙设置的天井,一方面满足相关办公用房的采光需求,另一方面满足设备用房的取风需求。并在室外场地的适宜位置集中设置中央空调室外机组,实现了屋面零设备。

640.webp (10).jpg

干净完整的第五立面



保留树木
将场地内原有的树木保留并移植至城市客厅的中央,沐浴阳光的同时,成为城市客厅丰富空间关系的视觉焦点,让公众感受建筑界面的亲和宜人。
大树,也是场所记忆的标识,外部环境的变化为城市生活带来新机,市民活动因建筑的存在发生改变,而大树下的小城往事却依然被津津乐道。
640.webp (11).jpg

640.webp (12).jpg




建构生成


结构体系

将城市客厅最大限度的打开并将自然光引入室外中庭,建筑主体采用了框架剪力墙(少墙)结构,并以两侧剪力墙为支撑,通过一组48米跨度的曲面桁架实现了底层开放无柱空间。

圆形的中庭是城市客厅的灵魂,但大面积的掏空造成了结构空间的缺失,因此设计通过短桁架将其东侧拉起,西侧底层落地,巧妙实现了最初的设计构想。

640.webp (13).jpg

圆形中庭


640.webp (14).jpg

1 轻集料混凝土填充踏步

2 100厚岩棉板

3 镜面不锈钢板吊顶

4 50宽线脚

5 室内吊顶

6 竖向斜面折面玻璃幕墙

640.webp (15).jpg

1 深灰色铝板包边

2 浅灰色石材湿贴

3 干挂浅肤色砂砾岩石材

4 火烧面花岗岩面层

5 竖明横隐玻璃幕墙

6 横龙骨截面尺寸

7 竖龙骨截面尺寸

8 直径500圆柱

9 钢梁看线

10 镜面不锈钢板吊顶

 

节点详图



材料选择

为了能够呈现简洁厚重而又不失现代的建筑气质,建筑以石材、玻璃、镜面不锈钢板为主材。中庭吊顶的选材为边长1200mm的三角形镜面不锈钢板,时光下的光影斑驳,与外墙粗犷的自然肌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城市客厅的日常都被如镜的顶板记录,远山近水也在此交汇,营造一种人在画中走,画在镜中留的意境。
640.webp (16).jpg


石材工艺
石材应用在建筑的主体及博物馆综合大厅的墙面上,采用的石材为芝麻白,单片板块尺寸1000x300mm,厚度120mm,自然破开,同时保证最薄处厚度40mm,以满足幕墙背栓的挂装要求。自然面石材的开凿工作,全部由人工完成,形成了每片石材随机的自然肌理,上墙后效果和谐统一。
简洁明了的石板压扁,清晰勾勒出建筑轮廓的曲线,粗放随机的墙面肌理呼应了当地的山城韵味,刚柔之间也别具一番韵味。
640.webp (17).jpg

石材立面




结 语


山重水复犹世事,富屯溪畔转瞬间。顺昌博物馆的设计始于2017年,由一纸蓝图的设想到跃然纸上的呈现,历时五年,但他所承载的一方文脉与生活记忆却已走过千年。
更喜福地洞天处,清风明月又一天。建筑以亲切开放的姿态融入百姓生活,又以恰当的方式唤醒对传统文脉空间的联想,已获得共鸣。

640.webp (18).jpg

圆形中庭



顺昌博物馆通过在地设计来平衡城市的山水空间,隐喻一脉相承的地方文化,它是市民活动的空间载体,是游子乡愁的寄托,更是一件展品、一个符号、一种情怀,静卧在富屯溪畔,阐释着过往,期许着未来。

640.webp (19).jpg

屋面大台阶


640.webp (20).jpg

室内中央天井


640.webp (21).jpg

一层平面图


640.webp (22).jpg

二层平面图


640.webp (23).jpg


三层平面图


640.webp (24).jpg
640.webp (25).jpg


剖面图





项目名称丨顺昌博物馆

项目业主丨顺昌县城市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丨中国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

设计单位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丨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主持建筑师丨董丹申、吴震陵

建筑设计丨赵博、章嘉琛、颜慧、赵黎晨

结构设计丨周建炉、南晶晶、潘加富、胡波

给排水设计丨汪奕贝、张楠

暖通设计丨宁太刚、张蔚琳、陈海俊

电气设计丨杨文征、俞侃

智能设计丨马健、江兵、倪高俊

幕墙设计丨史炯炯、王皆能、王建中

室内设计丨李静源、胡栩、卢晓凌、方彧

景观设计丨吴维凌、徐聪花、章驰、何颖

照明设计丨庞笑肖、俞媛铭、肖舒峥

建筑面积丨10138.2平方米(地上9938.4平方米,地下199.8平方米)

设计时间丨2017年-2018年

建成时间丨2021年

建筑摄影丨赵强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关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