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山湖万象汇是松山湖科学城对城市配套日益完善的一个期望缩影,设计在延续品牌基因的同时,融合当地街区人文气息,让建筑在与品牌的共生之下获得新生。
City & Location
时代更迭下新型商业区层出不穷,如何唤醒街区的活力,让其成为城市一大焦点是本案设计难题之一。2022年,松山湖万象汇的出现,为东莞注入了新鲜活力,推进着新的商业变革。项目位于东莞松山湖高新区,东莞的几何中心,南临深圳,北靠广州,是广东省规划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创新平台。


鸟瞰效果图 © LWK + PARTNERS
松山湖万象汇是松山湖科学城对城市配套日益完善的一个期望缩影。2021年,松山湖召开的园区“三年计划、五年规划、十年谋划”产业新城建设工作推进会提出,要以松山湖科学城为核心,以东莞市为依托,以提升城市功能作为松山湖近期重点工作,将松山湖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生态人文魅力的科技创新城,成为东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Program & Architectural space
项目由两栋超高层塔楼、高层裙楼以及三层地下室组成,其中1号楼建筑高度为234.32米,主要功能为酒店,2号楼建筑高度为147.5米,主要功能为办公和酒店,裙楼共六层,主要功能为商业及酒店配套等。打造城市新核心、将艺术融入生活的休闲目的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区、最具人性化的生活中心是设计的核心目标。
建筑东侧临新城大道是地块及建筑本身最具可视性的界面。以何种姿态回应这样一个重要的城市界面?设计上以连续的侧向矩形形成富有韵律的空间界面,通过东北角的大型广场与城市绿化带进行对话,将视线多维延伸至建筑竖向空间。在建筑语言上,也通过一个个的“盒子“回应其功能,但不同于常见的万象汇单个“盒子”的形态,它包含MALL和街区两部分结合不同盒子的互相交错,形成丰富有趣,可停留可游走的空间。项目结合地块形状因地制宜,以舒展的体量形式铺开,地面、屋顶配以优美的园林绿化,形成多层次的休闲娱乐空间。外部嵌入与内部可视
External embedding & internal visibility
形体的错落自然形成了层次丰富的平台空间,不同的平台,结合室内业态,打造出不同的空间体验。
玻璃穹顶、双下沉广场设置,以及街区和MALL在B1层的打通,内部的可视性,以及天窗和中庭变化,都让顾客产生了安全感和舒适感。
设计把文化空间体验和商业逻辑整合在一起,创造出有生命力的,满足人们对幸福生活美好向往的城市空间。
这里将散发更强劲的“磁吸效应”,吸引更多来自全球各地的创新创业者在此乐业安居。加快完善城市商业配套,引进现代大型商业综合体,集聚中高端餐饮购物及休闲娱乐项目,提升商业服务能力,打造高品质城市配套,是松山湖加速产城融合发展的重大使命。建筑:黄洁、张勇、梁华、付燊高、黄建全、杨尧、汤超、王建国结构:林超伟、方飞虎、高义奇、吴昀泽、洪伯聪、余泽宇、郭圣康、王富强给排水:刘小辉、戴建儒、吴建军、李国民、范彪、邝晓琪、杨丽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