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昆仑邸康养社区 | 中森设计ZSA
阅读:2838 2024-09-25

背景

Background

      中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并将持续加剧,大环境下,养老相关的设计讨论及建设也愈发密集,本项目可视作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种模式的混合性实践。

场地与布局

Site and Layout

     项目区位优越,但用地四周环境较为复杂,南面喧杂交通干道,西临静谧河岸绿地,东南侧既存建筑遮挡视线、品质不佳。

      设计选取前低后高的组合方式减少噪音影响范围,并辅以高低错植的防护林带缓解噪音影响程度。利用建筑的适度偏转,限定居室内主视线角度,避让不佳的外部环境。

     布局呈喇叭状,面向西侧河道完全打开,实现内部庭院与外部景观一体化设置;并通过服务设施的屋面景观化处理,将城市景观资源拉入场地深处,最大程度扩展内部场地的尺度感。


功能与定位

Function and Positioning

       本项目分服务健康长者的长租生活单元组团、服务片区内有照护需求长者的短期照料单元组团两类,两组团东西分区、可各自独立运营。生活组团私密静谧,注重居住品质、照料单元弥补社区养老资源的不足,突出便利的社区公共属性。

      配套服务设施设置于场地中心,可为长租长者提供餐饮、聚会、阅读、日常照护等多样服务,并与照料单元底部门诊部相接,满足生活单元区的医护需求

空间与路径

Space and Path

      配套设施的流线型形体便于贴合场地边界,最大限度释放内部场地,对外探出风雨连廊,链接各栋生活单元,方便长者的全天候使用。

      除在水平层面上借城市景观扩展内部尺度外,我们也关注在垂直层面上挖掘空间潜力:下沉庭院(-1f)、屋顶花园(2f)、以及部分空中平台(9f)、屋顶花园(13f)与中心景观庭院一道构建了丰富的内部活动空间。让长者在有限的环境里,拥有丰富的间体验,改善生活的乏味和枯燥。

形式与细节

Form and Detail

      流动倒角的造型元素,塑造温和、柔软的空间特质,缓解高密度下的局促空间感;错层穿插的横向线条,形成体块组合的视觉暗示,进一步拆解单一建筑的庞大体量观感。

     单体内,分体空调北向集中布置,可将南向界面完全释放,以创造光照充裕的舒适室内环境。鉴于长者识别能力的弱化,各栋入口门斗形式各异,以增强可识别度。

    沉稳、低饱和度的温暖色彩,不但源自对长者的色彩感知能力和心理因素的关注,也赋予了建筑深厚、隽永的温润气质。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昆仑邸康养社区项目
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杨高中路1906号
设计(总包)单位: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上海地产乐养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建筑类型:养老公寓及养老机构
建筑面积:47025.3平方米
项目负责人:张晓远、廖子俊
方案设计:张男、张晓远、郭红兵
总图设计:严奔驰、吴祥胜、王黎
建筑设计:廖子俊、梁安福、蔡磊、肖五芬、冯琦
结构设计:李新华、刘丽广
暖通设计:安秋香、王建伟
电气设计:陈龙翔、高春
给排水设计:姚佳佳、张汝波
绿建节能:张超然、张易甫

装配设计:赵辉、于洪平、李新华

BIM设计:王思凡、房金龙

室内设计:马国朝,林毅,牛英迪,张伟杰

建筑摄影:陈旸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