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西西塞山旅游度假区入口景观提升工程 | 中国美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阅读:1793 2024-12-25


自然的延绵和回响——西塞山印


西塞山位于湖州市西南部妙西镇,与天目山相邻,属江南茶田丘陵风貌。七山二水一分田,自陆羽茶道始,历经沧桑,西塞山的闲散与美好自古便成为历代文人隐逸脱尘的精神归所。



场 地

概 况General situation


青山含远黛,白云空自流。


项目位于妙西大道与306省道交汇处,整体地形为北高南低、背靠山林的自然状态。青翠间的风景引领我们步入绝妙山林。它不仅是进西塞山的主要门户入口,更是西塞山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重要形象。





视 觉

西 塞Visual impressions


负阴抱阳,道法自然。


场地位于主要交通线的入口两侧,满足了道路行车安全视距的内退要求。左右两侧呈东低西高,东侧平坦宽阔,与西侧狭小陡峭形成天然对比,刚好符合道家学说《道德经》中“和”的概念,不同的凹凸块面转向布局也顺应了地块规律。







立 体

生 成Stereoscopic generation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地形生态是环境的本源基质,设计师将三维空间作平面分割,把茶田肌理与现状高差相结合,通过茶山拟态融合丘陵记忆,山峦叠嶂韵律被空间重塑。



寄望山野、融合文脉。层层山印剪影通过解构,再生渐进明快的坡地像素,便形成了西塞山最大的自然特征。多面立体的山丘印象与周边自然山体融合一起,自然生长。




优 材

精 造Refined materials


自然乡土材料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历史烙印。毛石片料、自然石块、旱地砂溪等低干预和单元化的建造方式将环境与自然无缝衔接。





建造难点——如何将坡地以立体斜面视角展现:在具体运用中采用空腔建筑结构、顶部为覆土造山的做法,80公分的覆土保证了绿化所需的种植厚度;顶板采用肋+结构板的做法,稳定结构的同时起到了更好的固土作用。







追溯文化,穿越古今,追古贤隐匿山林理想,赋现代诗意自然风光。《青山远黛》试图通过突破以往道路形象节点的设计边界,化有形到无界,为大地艺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启示,推动了生态化持续性环境治愈空间的新研究。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青山远黛—妙西西塞山旅游度假区入口景观提升工程

设计单位: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第三综合设计研究院

项目地址:湖州市妙西镇

用地面积:1.8公顷      

设计时间:2023年4月

竣工时间:2023年12月

景观设计:吕琦、叶葵

结构设计:张豪、贺海民

业主单位:湖州乐游西塞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摄影团队:吉野工作室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