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由新空间集团匠心呈现的南京天安漂水至庄科技产业园,在南京南部傲然启幕!作为长三角创新发展的标杆之作,我们以“山水融城、科创赋能”为核心理念,将生态智慧与产业活力深度融合,打造一座“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人”的未来科技新城。这里不仅是产业跃升的引擎,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诗意答卷。
一、区位优势
长三角核心,1小时辐射都市圈
基地紧临无想山北,得益于城南发达的交通条件,能快速畅通全城,通达南京市域。
区位分析
基地距离宁宣高速天生桥入口、宁杭高速溧水东入口、宁杭高铁站车程为10分钟,距禄口机场22公里,距离南京港60公里,宁溧城际S7线终点站即为无想山站。1小时车程范围可以辐射南京都市圈。
环湖科技服务中心+北部健康数字科技园
周边生态资源丰富,山、水、公园、湖环绕基地,生态环境绝佳。
区域生态分析
西临幸庄水库生态公园、南临无想山大生态板块,内部具备南北向良好的水系资源,北侧根据地形变化为已建成的山体公园。
南部总部基地与孵化园
中部科技智造转化园
二、规划亮点
八大设计,定义未来园区新标杆
1、服务共享
以主导功能合理确立街区规模尺度
根据基地内不同类型的功能片区,塑造与人性化步行与街道尺度,根据不同功能区人行特征,形成人性化的窄马路、高密度步行路径的交通格局,促进人行分散化,为交通组织留有弹性空间
2、尺度多元
实施两级共享服务圈的设施布局模式
构建基地30分钟+5分钟共享科创服务圈。在30分钟创新服务圈内,拥有共享运动中心、共享演艺展览中心、共享商业Mall、共享国际会议、共享食堂、共享酒店与人才公寓。在科创组团内部按照五分钟共享。
3、产城融合
鼓励土地混合开发,激活产业社区活力
鼓励土地混合开发,营造持续活力空间。街区采用混合弹性的用地性质,混合的街区提供多元化的功能空间,弹性的用地性质适应不同的业态发展的需求。
4、望山乐水
借周边山水营造韵律有序的天际线景观
研究无想山、基地内外山水系空间视廊,基于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原则, 通过建筑层数的变化营造出高低起伏的建筑天际线,跌宕有序,丰富与无想山呼应的新城轮廓线,营造“特色无想山水园区”的精致。
5、创新空间
创新产业与生活组团空间布局形式
针对智造、科创等企业差异化需求,设计多种产业综合体,培育从初创-孵化-加速-总部的全周期、倡导开敞空间与公共服务设施共享的高共享的创新空间。
6、绿色交通
营造以人为本的慢行交通体系
通过低碳、绿色、可持续”的交通运行模式,建立慢行交通系统 ,減少小汽车出行量,降低汽车尾气排放, 缓解基地交通拥堵,提高人们出行效率的目的。
7、界面成景
营造形象突出的产业与生态界面
打造科技园对外形象展示界面,对致远路、滨水绿带进行精细化设计,丰富道路与滨水两侧的空间界面的层次感,景观感,营造园区科技现代、生态美好,时尚大气的界面。
沿致远路主要地标景观
沿致远路产业带效果图
环湖滨水景观
8、五绿十园
打造五分见绿十分见园的花园式园区环境
充分利用各类开敞空间,形成基于点-线-面营造多样性的各类生态公园,营造五分钟有小公园,十分钟能到达各主题公园的花园办公图景。
主要公园景观布局
1
END
1
作为城市更新的探索者与产业空间的塑造者,新空间设计集团始终以“设计赋能未来”为使命。天安漂水至庄科技产业园的诞生,是我们对生态、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又一次实践。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创新为笔、以匠心为墨,在全球范围内书写更多“产城共生、人与自然共荣”的篇章,让每一寸土地都焕发可持续的生命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