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不应是孤立的宣言,而应成为持续激发创新的生态系统。
——雷姆·库哈斯
在光谷生物城的创新生态链中,明德生物总部园区如同一枚精密组装的生物芯片,将企业的创新密码转译为可感知的空间序列。这方建筑团队以“基因重组”为设计母题,构建起生物科技企业的空间操作系统——这里不仅是生产体外诊疗试剂盒的物理容器,更是孵化未来医疗想象的有机聚落。
武汉明德生物是一家专注于体外诊断技术研发的年轻的生物科技公司。作为国内相关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明德生物自2008年成立以来发展迅速,原有公司各职能分散于东湖高新区各处,已无法满足公司的需要,亟需一个能整合分散职能、激发创新活力的新总部园区。这方建筑的设计团队在2019年开始进行设计工作之后,以“共享、连接、生长”为核心理念,在31829㎡的场地中,力图打造出一处满足研发、生产、生活需求的复合型园区。
近些年国内高科技公司发展很快,但是相应的适合这类公司独特企业文化基因的办公空间还比较少。而国外很多大型高科技企业,尤其是硅谷周边,已经拥有了非常符合公司文化特性的形象鲜明的总部园区,比如苹果、谷歌、脸书等等,这些总部园区强调开放、交往、多联、生态等特性,为员工的工作、生活提供了非常适宜的场所,也成为企业文化的最佳宣传。明德生物是一家生物试剂和检测设备研发为主的高科技公司,其发展也依托了生物、信息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其企业文化特性除了兼具互联网公司去中心化、开放、共享等特点之外,也独具精密、环保、集成等特性。
综上分析,明德生物的新园区应具备以下特点:
1,以人为本:园区应围绕激发每个员工,使其产生最大创造力的目标形成其空间环境;
2,共享融合:空间的设置应有利于人与人的交流,资源的共享,信息的流动,打破传统园区各个分区之间的隔离;
3,功能复合:办公、研发、实验、生产等环节应在园区内形成高效的链条,相互衔接;
4,文化基因:园区从规划形态到空间关系乃至建筑外观形象都应凸显企业创新生态、面向未来的气质,形成独特的文化基因。
用地南北狭长的不利因素,被创造性地转化为科技聚落的催化剂。四栋建筑以动态围合塑造中心庭院,构建起持续进化的创新生态系统。
用地位于东湖高新区的东南部,为一南北狭长的长方形。四栋建筑以一种共生的姿态,围合出一个内聚空间,形成整个园区的中心景观广场,汇聚起园区日常的生活场景。四栋主要建筑分别为1号楼(创新中枢),2/4号楼(智造双翼)和3号楼(能量枢纽)。主楼1号楼位于园区的北部,是整个园区的中枢,也构成了园区的主要形象。其承载了多种功能,包括研发办公、实验、会议、展示、交流、餐饮等。主要形象面向西北方向的城市展开。园区主要入口位于1号楼的西侧,进入后经由广场上的景观序列可以到达1号楼面向南侧的主入口。这个园区主空间继续向南延伸,串联起园区的所有建筑。2/4号楼为生产用房,分别沿园区的东侧和西侧展开,加上位于南端的3号公寓楼,这四栋楼对园区形成了一个总体的围合,从而形成了一个建筑聚落。
功能混合:空间交互的协同网络
通过设计重构传统功能分区逻辑,构建弹性交互的复合场所——知识十字轴(二层交流街)、柔性边界系统(西侧花房)以及云端交互层(屋顶花园)。
1号楼的首、二层裙房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基座,并向东延伸,将一个容纳400人的报告厅纳入其中。首、二层空间内部汇聚了门厅、展厅、报告厅、多功能厅、会议室、培训楼(明德学院)等功能,这些功能由一个围绕报告厅展开的位于二层的开放空间——“交流街”所串联,这个开放空间既是报告厅的前厅,也集合了多种可用于员工共享交流的小型聚集空间,成为明德总部室内的核心空间。这一空间又通过门厅处和2号楼北侧两个大台阶剧场与首层紧密结合起来。此外1号楼首层门厅背后设有一个多功能空间,其西侧对向室内花园设有一组可以完全打开的转门,可以使多功能空间与室内花园连成一组更大的空间,适合举办各种规模的活动。
1号楼西侧的首层界面进一步突破主体建筑的边界,形成一个一层高,不规则形体的玻璃房,这里结合员工入口成为一个专供员工日常休闲和创意办公的“花房”,且与主体建筑落下的五根柱子形成穿插,从而构成了丰富的园区西北角城市界面,使得12层高的主体建筑轻盈地“漂浮”了起来。
1号楼的11层设有两个空中小院。主要办公室向内可以对向两个小院取景,形成安静、私密的办公环境。屋顶层设有一处可以俯瞰整个园区的空中花园,较为方整,为企业举办休闲活动提供了一处非常适宜的空间。
1号楼内部的标准层采用办公、研发空间沿周边布置,中间围合实验室的布局方式,以保证办公拥有更好采光的同时,实验室满足避光和洁净的需求。作为行业标杆企业,1号楼内部充分考虑对外接待参观的需要,在8层至11层设置了独立的参观楼梯,这样外来参观学习的人流完全不会对日常办公造成影响。
2号楼和4号楼均为生产厂房,分别位于园区东西两侧,相向而立。为满足未来自动化生产的需要,两栋建筑的三层之间设置了一个空中连廊,可以保证未来生产过程中自动化运输的需要,也可以把两座建筑内部的生产线整合到一起。
作为功能复合的总部园区,各种配套和辅助的功能除了1号楼内部可以提供之外,主要集中在3号楼。其12层的公寓楼可以提供216套单元,首层设有健身和娱乐空间。在1号楼西南角设一下沉广场,通过这里可以到达-1层的员工食堂和餐厅。
立面设计成为解码企业特质的直接表达。富有变化的建筑界面与丰富的室外空间是明德生物企业文化的最好诠释。当人的日常活动激活园区之时,建筑和园区呈现出有机、生动的表情。
园区主体立面采用三种主要材质和色彩。所有建筑首层和二层采用深灰色石材或真石漆,形成连续围合的基座,为园区赋予一种总体上的稳重、坚实感。二层以上部分以浅灰色石材(真石漆)为主,与基座部分形成轻重对比和体量的叠合关系,以形成轻盈、灵动的建筑意象。主要在1号楼的首层和三层以上的主楼南北面以玻璃幕墙进一步强化建筑的轻盈感,并与企业文化中生物科技主题相契合。
1号楼的基座部分又在深色石材之上,分别于南北两个主要入口和西侧入口用玻璃墙面打通内外空间的联系,让建筑内部空间更多地向园区和城市展示出来。玻璃幕墙与石材体量之间的进退、叠合关系非常多样,且以水平线条统一起来,在地面近人的尺度范围内营造出丰富有趣的建筑边界。由此也确定了整个园区科技与人文结合的独特气质。
当明德生物总部园区历经五年的设计建造迎来首批入驻员工时,玻璃花房正将夕阳折射成跃动的光斑。交流街上已有科技人员自发组织起跨学科研讨——这正是设计所期待的景象:一个能随企业共同成长的空间生态系统。在这里,严谨的实验室与灵动的休闲区相互滋养,高效的生产线与开放的交流场彼此激发,最终成就出生物科技企业的独特生命力。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武汉明德生物总部园区
建设地点:武汉市东湖高新区
业主: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总用地面积:3.18万㎡
建筑面积:11.5万㎡
方案设计:这方建筑师事务所
主创设计:傅东
设计团队:张勇、周晓丹、贺璠、高振泉等
施工图设计:深圳壹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上海山水比德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穆氏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19.06~2022.09
建设时间:2020.01~2024.10
主要用途:总部办公、科技研发、生产制造、配套服务等
立面材质:石材、铝板、玻璃幕墙、真石漆等
摄影师:目外摄影
- end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