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新建住院楼工程 | 同济设计四院
阅读:1424 2025-04-15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新建住院楼夜景实拍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新建住院楼工程为既有医院改造提升项目,全院现编制床位700 床,本期增加300床位全院床位增至1000床。全院医疗用地面积10.53万平方米,医疗用房总建筑面积11.92万平方米,其中本期新建3.2万平方米。

项目基地位于金山医院院区北侧,北临龙堰路住院出入口,建筑建成后将成为入口的门户形象;基地东侧城市河道贯穿院区而过,将医院分区东西两区,滨水环境将成为项目的最大景观资源,而蓝线宽度40m的河道,又成为东西院区医疗资源联系的最大屏障。因此,协调好周边环境资源化解东西联通的难题将成为设计突破口。项目设计提出了“整合、提升、发展”的设计理念,构建医院发展建设格局。


01





计整合


功能整合——项目作为老院区中的改扩建项目,需要着重解决医疗功能的发展布局。设计从医院整体发展需求入手,在新建住院楼中规划了内科综合病区,通过医疗功能的合理改造配置,形成独立的内科医疗分中心,避免医疗作业过分对原建筑功能的依赖,导致产生冗余的物流交通。


▲全院医疗动线整合


交通整合——新建住院楼作为院区整体医疗功能的一部分,需要对原有建筑功能最大程度的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因此新老建筑之间的物流及交通设计成为关注的重点。设计在新建住院楼二层架设空中连廊与老建筑连接,可以解决病人检查等主要医疗流线,连廊下部连通空间可解决员工、后勤等内部流线。


▲新建住院楼与老建筑联系


新建住院楼与老建筑间空中连廊


02





计整合


环境提升——设计以西侧滨河自然景观为设计出发点,打造沿河景观绿化带;利用住院楼南侧空间作为绿化广场,将滨河景观引入住院组团内。在建筑群房一二三层屋顶打造屋顶景观露台,将景观进一步引入建筑,供病人及家属休息活动。通过新建住院楼的建设,形成院区内独具特色的立体疗愈环境,提升院区整体环境品质。


▲院区环境提升策略


▲滨水医疗环境


▲屋顶花园


形象提升——新建住院楼延续既有建筑构成手法,形成基座与塔楼叠加、局部形体咬合的设计。南侧立面延续原有建筑的窗洞比例,同时赋予创造性变化,病房外窗向东侧偏转,最大限度获得得滨水景观视野。北侧立面面向城市道路,采用装配式外墙板进行曲线设计,丰富建筑造型。遵循模数标准的外窗通过排列变化,形成整体渐变效果,打造标志性城市立面。


▲建筑南测立面,病房外窗向东侧偏转


新建住院楼入口门厅


03





未来发展


空间发展——医疗技术快速发展,综合医院设计需前瞻未来需求。改扩建是大型医院发展趋势,设备升级、技术发展和建设标准变化对医院建筑提出新要求。设计从全院区着眼,统一规划医院建设发展,实现新老院区有机衔接,整合医疗资源,构建全院区协调发展的医疗闭环。





Profile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新建住院楼工程

建设单位: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徐更、赵泓博

建筑专业:周亮、赵泓博、谭亦涵、胡青波、金鹤

结构专业:胡广良、张硕、卞益君、曹明敏

给排水专业:陈旭辉、李学良、王慧莉

暖通专业:孙翔宇、胡军

电气专业:龙君、张瑜璠、李厚哲;

幕墙专业:田利军、黄杰、元紫芸

景观专业:何强、林久钞

室内专业:陈斌、赵泓博、叶菁、尚彤彤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关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