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元玺Glorious Park | HZS滙张思
阅读:2107 2025-05-04

在长安街西延线的城市发展轴上,距离天安门广场仅19.6km的石景山区,一个融合了工业记忆与当代生活方式的复合社区正在成形。作为本案的设计团队,我们想通过这个项目,探讨工业遗产保护与当代社区营造的共生关系。

项目所处的区位具有独特的历史纵深:向东可追溯至明清时期的京西古道,向西则连接着首钢工业区的百年记忆。基地与首钢冬奥公园仅一街之隔,半径2公里范围内分布着多个城市级文化设施与生态景观,300米即可抵达地铁11号线新首钢站,周边交通便利,生态资源丰富。

在设计之初,我们就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住宅开发项目,更是一次城市记忆的延续。首钢园区百年工业历史的厚重感,与当代都市生活对品质的追求,如何在建筑中达成平衡?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面对这个由14#19#住宅地块和18#商业地块组成的复合型开发项目,我们采用了"双核围合"的空间策略:通过精确计算的建筑错动角度,形成两个超大尺度的中央庭院空间。这些庭院不是简单的绿化点缀,而是延续了首钢工业区特有的空间尺度与氛围。

在繁华大商圈的喧嚣中,我们通过空间尺度的巧妙转换,创造出一系列富有温度的商业场景。设计采用"大空间界定、小尺度营造"的策略,将休憩、社交、商业等功能有机融合。

商业空间的设计打破了传统购物中心的封闭模式。我们提出了"花园式立体街区"的概念,将商业及配套功能拆解于尺度宜人商业街区,以叠合、穿插、拼贴的方式形成丰富的空间系统,包括形态不一的庭院、外摆空间、露台等。三维延伸的花园与商业盒子交错为一个紧密而有机的整体。

木纹色天棚构筑空间基调,入口挑空区通过流线型造型天棚打破视觉惯性,赋予空间轻盈的灵动感。

同时采用玻璃幕墙与穿孔铝板的材质碰撞,既延续工业遗存的硬朗气质,又以光影交错的细节诠释现代美学。建筑背面的木色分隔造型以沉稳的秩序感平衡整体形态,而错层分布的铝板肌理则暗藏工艺匠心,形成低调的视觉张力。

立体化的交通组织是设计的另一亮点。外街、内街、地下连廊与地上露台共同构成多层次的动线系统,居住者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探索商业空间,同时也可以从地铁站便捷归家。这种设计不仅增强了空间的趣味性,更通过织补式规划将社区、商业与首钢园公园有机连接,实现工业遗产与当代生活的和谐共生。

街道空间的设计基于首钢园特有的工业尺度,通过休憩座椅、景观绿植等近人尺度元素的植入,营造舒适宜人的步行体验。木色材质的运用柔化了工业环境的冷峻感,精心设计的檐口、栏杆等细节则赋予空间细腻的品质。

住宅南北向点状错动排布,不仅保证每户采光充沛,同时又能最大程度的享受社区景观,保证每一栋住宅都有均好的景观资源。东侧靠近城市主路的楼栋最大可能的退距,尽量避免城市道路对住宅的噪声影响,西侧界面通过建筑的错动,形成了尺度宜人的城市公共界面。

立面设计采用去风格化的设计手法,回归设计本身,追求极致的建筑美学。从钢厂建筑汲取灵感,以香槟金色铝板+灰色铝板+背板玻璃为主材,舒展的水平线条与局部曲线的运用赋予建筑柔和的姿态,弧形转角窗突破了高层住宅边缘锐利的传统形态,赋予建筑更多的浪漫气质,同时也为室内引入更加宽阔的景观视野,呈现线条流畅又富有层次的立面风格。

端部的小圆弧倒角处理,极具动感;多层次横向线条处理,增加建筑细节;金属花片的细节处理,增加建筑的细腻感。基座和门头高档石材的加成,凸显建筑的尊贵。

在本案的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在历史与现代之间寻找平衡点,在规范与创新之间寻求突破。如今回望这个过程,我们更加确信:好的城市更新,不是对过去的简单复制,也不是对现实的粗暴覆盖,而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通过专业的设计手法,创造出适合当代的生活空间。

本项目是我们对这个问题的一次回答。它凝聚了团队对城市、对建筑、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实践,为城市留下一些值得回味的东西,让工业记忆得以延续,让当代生活更具品质。

项目名称:元玺Glorious Park

建筑设计:HZS汇张思北京第二事业部

建筑设计团队:韩伟、李冰、郑凯、卢健、王东博、贾洪存、常明、梅家铭、左译达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关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