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IAD始终将方案创作作为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持续深化创作平台构建、专业人才梯队建设、创作流程优化与创新激励机制完善,聚焦原创方案孵化,严控设计成果转化质量,全面激发建筑创作活力。连续举办多届的"我是建筑师·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方案创作奖",已成为彰显我院方案原创实力的品牌窗口。
2024年度院方案创作奖经多轮评审,最终共评出13个优胜奖、32个佳作奖和5个人物风采奖。新埭社区未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项目在此次评审中荣获优胜奖。
新埭社区未来社区
党群服务中心项目
▲ 场地位置
本项目位于嘉兴平湖市新埭镇,新埭镇是一座拥有460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场地位于古镇的中心,三里塘和南北栅塘两条河流的交汇处,河对面是一条历史老街,坐落着俞创硕故居、后新街徐宅等诸多文保建筑。依据上位规划,古镇核心区将进行整体旅游开发,新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片区开发的先行区,希望既能服务于当地居民,又可以承担未来游客中心的功能,是当地更新改造、产业升级的一个锚点。
设计思考
回归场地,设计发问
新埭社区未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 设计追问
方案初期,我们也尝试了不同的生成逻辑,包括小体量组合、连续折板屋面亦或是大平台统筹等来组织建筑形体,但始终觉得形成的方案与场地的联系并不紧密,尤其与河对岸老街的关系也不是最优解。于是我们又重新回到场地反思了三个问题:
1.新建筑与老街区在风貌上如何相对统一?
2.相对于传统民居而言,新建筑较大的体量如何不对周边环境产生压迫?
3.新建筑建成后除了满足功能需求,还能为新埭古镇带来什么?
设计分析
再度思考,方案生成
新埭社区未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 中标方案
带着对周边环境的重新思考,我们演化出最终的方案。设计将建筑体量分成两个部分,主要部分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次要部分为社区商业功能。
▲ 多层次坡屋顶
▲ 连续上人屋面
设计用一组多向的屋面系统,组织大大小小的建筑体量,形成了多层次坡屋顶演绎的效果;其中最大的坡屋顶直接与地面相连,营造出可以上人的连续屋面。
▲ 多维绿化系统
此外,设计用场地中的保留树木影响建筑形态,形成建筑中心弧形凹进的入口花园,产生多维的生态绿化系统。
设计回应
面向历史,建筑礼仪
新埭社区未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 鸟瞰效果图(层叠坡屋顶)
我们认为,这个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回应提出的三个问题:
1、关于风貌统一的问题:我们提取了河对面历史老街层层叠叠的坡屋顶意向,作为新建筑的主要特征,组织大大小小的体量,达到增加层次、化整为零的效果。
▲ 鸟瞰效果图(与历史老街的谦虚退让)
2、关于体量压迫的问题:新建筑最大的屋面,是朝向老街缓缓坡下的,整体表达出一种谦虚退让的态度,使新老建筑和谐共生,同时新建筑自身也具有一定的标志性。
▲ 透视效果图(上人屋面)
3、关于价值创造的问题:首先新的设计将地面广场和坡向屋面连续统一,为新埭古镇提供了一个立体的、开放的活力场所;其次我们也希望通过新建筑的合理置入,为古镇的振兴开发提供有力的切入点。
设计细节
功能优化,尺度适宜
新埭社区未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 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布置
设计合理布置了大屋盖下的功能空间,北侧朝向水系坡屋顶相对较低区域,是一层通高的办事大厅,南侧较高区域布置了二层的办公空间,并且在其中置入了一个局部通高的大会议室,阳光可以从屋顶高侧窗进入,随着光影的推移,暗示出时间的变化,为日常空间的使用增加一份诗意。
▲ 室内空间效果
屋盖整体采用了薄梁厚板的结构,达到板下无梁的效果,让围绕建筑檐下的高侧窗不会被边梁的梁高遮挡,创造悬浮屋盖的效果,在增加室内净高的同时,保证了空间体验的纯粹。
结束语
古镇风貌,红色印记
新埭社区未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 建筑局部效果
通过党群服务中心的设计,我们意识到,在历史文脉环境中做建筑设计,在塑造物理空间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建立关系,新与旧的关系,大与小的关系,收与放的关系,希望我们的设计能为新埭古镇风貌更新注入一份全新的活力。
新埭社区未来社区
党群服务中心
项 目 信 息
项目名称 | 新埭社区未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项目
设计部门 | 第七建筑设计院建筑创作孵化团队
设计主创 | 崔赫
设计团队 | 蔡恒屹、阮振伟、张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