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阳洲际酒店由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创设计。作为襄阳规格最高的国际品牌酒店,项目历经6年的设计与建造,终于在2024年竣工投运。
酒店位于湖北省襄阳市盛丰路1号,紧邻襄阳古城墙与护城河,东接南湖广场和胜利街,西有岘山文化广场及环城路,既能近览古城的雄浑苍劲,又能远眺岘山的青翠起伏,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设计团队以“围园筑城”为核心理念,探索出一种极限限高条件下的高标准酒店设计范式,彰显华东院在原创酒店设计领域内的探索与实践能力。
▲项目整体鸟瞰图
酒店位置处于襄阳古城保护规划所划定的二类区域,紧邻护城河及襄阳古城墙,建筑限高12米,又有坡屋面的建筑风貌要求。场地内现状绿地优美、周边广场公园众多。在严格的规划条件的控制下,如何充分利用场地资源、节地集约;同时符合限高,遵循城市风貌,成为设计团队面临的最大课题。
▲项目整体总平面
整体布局上,为了争取古城墙的景观视野,建筑体量平行于护城河及城市道路,尽可能东西展开。建筑采用了多个分散的条状体量,尽可能削弱庞大的建筑面积对周边环境带来的压迫感,保持低调谦和的姿态。建筑单体之间相互围合,并用架空连廊连接,将庭院纳入建筑之间,兼顾建筑的空间体验和酒店的使用效率。
项目周边地块环境复杂,酒店主入口仅能开设在南侧的盛丰路上。设计将整个入口抬升至二层,并在落客区设置休憩敞厅,宾客在此能远眺岘山风景。结合水景和城墙意向的回廊,营造远离城市喧嚣、安静典雅的酒店入口氛围。在大堂落客前区可以看到西侧的客房楼栋和东侧的多功能宴会厅,两者虽然体量差别巨大,但在建筑景墙、回廊、挑檐的修饰下,仍展现出和谐统一的建筑形象。▲酒店主入口望向二层落客区
▲坐落于镜面水池上的休憩敞厅及远处的岘山
▲休憩敞厅与落客区
▲敞厅望向西侧客房
▲敞厅望向东侧宴会区
酒店大堂在限高条件下尽可能争取了净高和室内造型,结合机电系统优化,为室内设计保留了最大的发挥空间。大堂逐级往下为大堂吧,可以通过开敞楼梯和电梯抵达首层的餐厅与宴会会议区。
▲酒店大堂
▲大堂吧
▲连接二层大堂与宴会会议区的主通道
酒店的宴会会议区设置在整个场地的东侧。为了同时满足传统坡顶风貌和宴会厅的室内使用净高要求,设计团队巧妙利用了整个场地的高差,在酒店主入口和宴会区之间争取了1.5米高度的缓坡空间,最终实现多功能主宴会厅的完美效果。宴会前厅外利用有限的空间设置景观庭院,同时结合玻璃幕墙模数设置超大开启门,供布展等商业活动使用。南侧设置专用VIP入口,提供私密的会议体验。
▲宴会区外立面
▲宴会前厅
整个酒店公共区的中央景观庭院位于大堂吧外侧。东西两个餐厅和大堂吧形成C字形围合,强化了中央庭院轴线与古城墙的对望关系。餐厅充分结合限高,在二层的体量内打造局部通高的内部空间,为全日餐厅及中餐包房创造极好的净高条件。
▲全日餐厅、中餐厅与大堂吧围合的中央庭院
▲大堂吧与造景
▲中餐厅外景
▲全日餐厅及外摆
酒店的典型客房单元被设计成局部三层的内廊客房布局。三层部分采用双坡屋顶,二层部分采用单坡屋面。两个屋面相互组合穿插,形成尽可能低矮稳定的建筑体量,充分呼应上位规划对建筑形体、风貌的要求,同时尽可能满足业主对客房数量的需求,实现高效节地。五个客房单元单体长度控制在70米左右,采用一字型和L型布局围合,彼此之间采用无柱的大跨度钢结构连廊联通,首层则利用景观、步道延展连通各个庭院,最终营造出一个轻巧有序、典雅温润的外部形象和步移景异、内外延伸的庭院空间体验。
▲架空无柱连廊连接的客房组团
▲客房楼围合形成的错落庭院
▲一进进庭院与延展的景观
作为一个位于古城墙边的新建项目,低矮、稳重的特质是必需的建筑风貌。整个项目采用浅色的石材作为基底材质,试图在场地内再造一“城”,将整个建筑植根于地面,表现出和周边环境相契合的气质。
因为整个建筑高度受限、单体较长,连续的石材立面也容易让人产生视觉疲劳与压迫感,设计引入了金属的屋顶檐口与门窗饰条,采用较缓的坡度和深远的悬挑,彰显建筑的轻盈感与时代性。
设计团队对美学的追求体现在各个建筑细部中:石材立面辅以洞口序列,将古城的意蕴引入酒店;客房立面材质虚实结合,石材墙面结合立面模数,采用内凹、收槽等多种手法形成立面的节奏变化;客房落地窗、观景露台、客房楼入口等处配合精致毫米级金属型材的收边,与石材的粗犷浑厚形成了和谐的对比;酒店公共区则以玻璃幕墙和金属格栅为主,结合出檐深远的金属屋面展现通透灵动、轻巧精致之感……种种细节巧思,使得传统沉稳与现代飘逸在这个项目里实现了美学协调。
▲石材——古城元素的提取与表达
▲金属——与石材的对比与融合
▲轻盈的现代感——公共区的檐口造型细节
▲节奏与韵律——连廊与楼栋的材质交接
襄阳南湖洲际酒店作为湖北省第二家、襄阳市第一家洲际酒店,其落成不仅标志着华东院在湖北区域又一酒店力作的诞生,更为襄阳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全新活力、树立崭新标杆。酒店以 “围园筑城” 的设计理念,融合自然风光与历史文脉,探索出一套在低密度、严限高条件下特殊城市型酒店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