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概况
项目基地位于宁波市高新区,北临清逸路,东接园区生产车间,西靠陈郎桥河。办公楼总建筑面积31620.85平方米,是均普智能全球总部,旨在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打造既符合更智能、可持续、全球化的企业形象,又体现对高密度办公园区公共性的思考与探索的现代产业办公楼。
限制与挑战
在设计开始之前,该办公楼的地基便已经开工了,基于原设计的柱网已经完成了打桩环节,而此时业主不满足于原有设计方案,期望可以在建筑造型上能有更具特色、更有记忆点的表现,于是该项目的性质陡然变成了既有柱网限制下的产业办公空间重构。设计师需要在受制于既有柱网体系的前提条件下,有效提升该办公楼的建筑造型表现与城市形象展示,同时兼顾产业办公效率与生态景观渗透。
策略与转译
“叠涩”——结构
为了增加建筑造型的视觉冲击力,设计采用“叠涩”这一古老的建构方式,以一种现代的表达呈现,跳出既有柱网带来的设计束缚,通过每个水平楼层之间均沿着远离城市道路的方向水平错动3米,上部结构局部采用斜撑等嫁接形式与现有柱网连接,形成了渐次退台的整体形态,既化解了庞大体量的建筑尺度,同时还形成了形体向一侧倾斜的势,打破了办公楼直上直下的传统建筑形态,增加了辨识度。
建筑形体朝着远离城市道路的方向倾斜,体现其对城市转角的一种谦让姿态的同时,每一层因建筑形体退台而形成的朝向城市界面的露台空间,不仅为员工提供了休憩与观景的场所,强化了该建筑的公共属性,还增强了建筑与城市空间的互动与联系,一反传统产业办公建筑“闭门造车”的封闭感,转变成可被市民感知的“城市橱窗”。
“呼吸器”——中庭
办公平面组织借鉴“回字形”原型,核心区植入贯通式内中庭,这样的布局不仅增强了建筑内部的通风与采光效果,还为员工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户外交流空间,有助于提升团队协作效率。中庭内的核心筒作为“空间器”,既是连接建筑上下层空间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激发非正式交流的场所。
“动感”——立面
为进一步凸显城市视角范围内的层叠韵律,立面选用灰白色铝板与黑色玻璃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凸显了水平向线条,强化“层”的感觉,局部利用板材的翻折形成微妙的阴影变化,丰富了立面横向线条的层次,辅以倒了圆角的平面形态,浅色的铝板仿佛围绕着黑色的玻璃体水平向流动了起来,为原本静止的立面平添了几分动感。与此同时,单元式横向分缝逻辑暗中呼应了整体结构的“叠涩”逻辑。
结语
设计以“叠涩”结构理性地回应既有限制,以梯度化公共空间体系调和公私边界,突破了传统产业办公建筑的封闭刻板的固有形象,是一次将产业办公建筑与自然、城市与人文交互共融的探索与创新,设计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功能效率的优化提升,更多体现在对高密度办公园区公共性的重新定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