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廖凯原法学院图书馆 | KOKAISTUDIOS
阅读:8128 2019-08-14

640.webp.jpg

2014年, Kokaistudios赢得了北京清华大学法学院图书馆建筑及室内设计的国际竞赛。该建筑主要包括研究教学办公三大功能,既致敬了传统凹版印刷块,又令人联想到中国首都的标志——胡同庭院。由一系列的挑空空间相连,这座建筑为中国一流学府的校园增添了一道亮眼的风景。


640.webp (1).jpg

Kokaistudios设计的2万平方米新建筑是校园既有规划的建筑群之一,其重要性为呼应群组下沉区的主题景观,也兼容开放及封闭两种形态的人行道,“二元性”是新图书馆的核心理念。

640.webp (2).jpg

640.webp (3).jpg

640.webp (4).jpg

建筑功能垂直划分,低区主要作为开放的公共空间向上则偏向封闭的私密空间。为与周边的露台及分区景观相协调,图书馆的两个入口被分置于不同的楼层。西侧的入口设在地面首层,并通向一个两层通高的中庭,空间开敞且通风极好,并与一个约450坐席的活动空间相连,主要用作模拟法庭;东侧的入口则设在地下,通往学生中心、自助餐厅及多媒体教室。

 

640.webp (5).jpg


640.webp (6).jpg


为创造更私密和安静的环境,设计将三层以上的空间整体留给图书馆。中庭三层挑空,顶部天窗提供了充足的自然采光,围绕这一中心,整体布局呈旋转对称状展开:书架区在四周排列,外沿则是阅读和学习区。由一系列的宽大坡道阶梯式座位区连接,配以浅色的木材,课桌被安置在落地窗边,提供自然光的同时也为使用者提供了舒缓、平静的阅读体验。设计不仅创造了一个可高效利用的空间,更可以让师生和访客在其中自由无拘、连续穿行。

640.webp (7).jpg

640.webp (8).jpg

再往上走,最上面的三层是学术人员的办公室研讨室与下方楼层的开放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尺度收窄的入口区平和安静,向内的区域几乎像修道院回廊一般私密。这里同样延续了空间的虚实相生和挑空的主题,设计受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启发,楼层的平面功能围绕着中央庭院来布置。空间的中心点是天窗,设计通过光线含蓄地连接所有元素。

640.webp (9).jpg

建筑内部的挑空的空间主题在室外依然有延续。更为特别的是,阅览和研究区旁连续的一扇扇窗呈锥形对角状,为建筑中部三层增添了透明的质感,效果十分灵动。而外立面的石材覆层呈垂直条状,仿佛是中国经典的竹卷书简。设计与空间的功能相契合,建筑整体会令人联想到传统的雕版印刷和印章,这些与书籍秩序法律紧密相连的形象。


建筑周边的空间虚实相映,让人联想到北京迷宫般的胡同,特别是那些掩藏在墙和门之后的传统庭院。镂空的空间也呼应着下沉天井这一主题,而天井正是周边建筑的特色。


640.webp (11).jpg

640.webp (10).jpg

所有元素相结合为空间提供了学术建筑必需的功能,即学习研究交流沉思。清华大学法学院图书馆是中国最负盛名的法律精英的研习空间之一,这座具有里程碑式的建筑不仅为学生、学者提供服务,更激励着他们在法律学术之路上砥砺前行。


640.webp (12).jpg

立面构成原则





640.webp (13).jpg


剖透视图





640.gif



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清华大学廖凯原法学院图书馆

项目地点:中国,北京

建筑面积:20,000 sqm

建成时间:20195

业主:清华大学,廖凯原基金会

服务范围:建筑设计+室内方案设计

主创设计师:Filippo Gabbiani, Andrea Destefanis

设计总监:Pietro Peyron

设计团队:李伟,秦占涛, Andrea Antonucci, Anna Maria Austerwei

摄影:金伟琦

撰文:Frances Arnold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关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