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webp.jpg

五年是一个时间单位,她亲历见证了山水比德孙虎工作室的成长过程。

2014年,山水比德有感于设计创新迈入一个艰涩的瓶颈期,内部的设计团队和外部的行业环境竟然似乎同步陷入套路化和照搬风的困境。


为了回应这种同质化的设计思想的僵化趋势,山水比德决定创立孙虎工作室,以研究性和创新性设计(design by research and innovation)的模式为纲,以理论结合设计为宗,从而进行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探索。

640.webp (1).jpg

这本景观设计作品集就是凝聚孙虎工作室五年之力的景观作业。

640.webp (2).jpg

640.webp (3).jpg

△作品集实拍图


五年的时间维度还须特定的空间载体


在此,作品集收录的项目分列于“天南海北”(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厦门、西安、郑州、桂林),这表明孙虎工作室的设计项目必须面对跨地域性的设计议题。通常而言,回归场所(Returning to Site)是呈现地域性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即场地本底的复杂性程度将会从根本上“规训”景观设计形式和空间的溯点和演变过程。

 

总体而言,与场地对话(Dialogue with site)既是重塑地域性的主要途径,又是景观规划设计的绳墨。然而以客观事实而论,国内房产营造之景近乎皆无场所之神(Spirit of place),因为场地的缘由特征(地形、历史、生态状况等)不足以支撑起后续的设计逻辑。此时,设计师有两种方式进行设计,要么以虚情假意的姿态继续以场地为营销口号的设计之路,要么以实诚真切的态度抛弃场地的束缚,从而以更开阔的胸襟来拥抱这一块块裸露的“无主之地”。

 

但是山水比德设计的景观项目并非有场地作为抓手而更倾向于一种“平地起园”的新认知和模式。关于平地造园的法式仍然处于探索之中,山水比德的独特之路在于“再造山水(Recreating Shanshui)”,尽管当前尚无可效仿照搬的模板路径,但一系列关键性理论点已经若隐若现。

 

以景观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而论,广西阳朔的凤凰文投景观形式的生成(Form of reformation),是以抽象方式将气韵(云)的形态糅杂到场地设计中,从而以之字形的路径将外部群山的轮廓与内部景观设计整合到一个整体的环境中。以重塑空间的角度而言,北京当代万国的项目以想象力途径再造山水意象,重新在空间延展的密度层面上重新安置可望、可居、可游和可行。以时空的重构为抓手,西安松生活馆的景观设计则以画卷游览的方式,在廊道空间中再造古代时空漫游的模式(Model of integration of space-time)


再以身体经验的触摸角度视之,几乎所有项目皆以空间、形式和质料为物理环境的基础重塑感知(perception)感觉(sensibility)的身体性经验。

640.webp (4).jpg

640.webp (5).jpg

640.webp (6).jpg

△作品集实拍图


景观设计的本质之一就是营造多向的时空维度,且在一个同构的关联性中,这本作品集恰是在五年的时间坐标中进行空间探索的阶段性成果。同时,这种设计的探索也是“迈向新山水:作为一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探索”的道器之合


640.webp (7).jpg

△作品集实拍图


新书发布预告


孙虎工作室五周年作品集-《山水行》

将于12月19日第12届新山水优秀设计全国总决赛

暨“山水·风景·生活”学术论坛进行发布

敬请期待……


  相关推荐

资 讯 概 况
  • 手机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