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IC专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吴晨|建筑是时代的镜子

点击收藏 [ 建立属于你自己的在线项目数据库,带你一起进入知识管理时代 ]

WATIC系列专访旨在通过建筑科技创新力量加速建筑行业变革,采访将覆盖超过百万人群,意图聚集科技创新企业、学术机构、行业协会、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等领域专家、领军人物。


内容将围绕创新科技在城市与建筑中的应用,探索新型建筑科技如何赋能城市建设,助力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以专业的内容为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融合发展带来借鉴意义。

vol.4


“ARCHINA X CADE

建筑设计博览会”

联合访谈

“ARCHINA X CADE”

Joint Interview

吴晨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市战略科学家

北京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和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

北京市城市设计与城市复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2021年8月25日

16:00

采访时间

WATIC:当城市发展来到了存量发展阶段,给我们的城市规划体系带来了那些新的挑战呢?尤其是当大数据被广泛应用之后,带来了怎样的跨越式发展?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89%。进入城市化进程的后半场,我国的社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和治理体系都在发生重大变化。从国际经验和城市发展规律看,这一时期也是社会各种矛盾和问题集中在城市突显的时期。我们不仅要持续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还要注重解决城市发展本身累积和新生的问题。


随着现如今城镇化率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形成了转型和存量时代的变化,城市规划也在不断调整和寻找新的路径。在大数据这个环境下,我们的行业内也涌现了一批新型人才,共同来完善我们的城市规划体系。通过不断探索城市发展的规律,来打通城市科学、社会经济以及人文科技等诸多方面的联系。


城市复兴是城市更新的更高阶段,是包含空间、文化、产业、社会、生态、科技等多领域、多维度的系统性工程。科学的决策方案必须依赖科技手段,城市复兴计划的构想中,涵盖了大数据分析、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手段。数字孪生底座先行的城市复兴行动计划,是将科技作为城市复兴的重要工具,将数字孪生底座作为城市复兴在虚拟城市空间中的载体,是对城市复兴现有维度的延伸与丰富。同时,科技创新引领的城市复兴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将在空间、文化、产业、社会、生态等各个维度上交叉融合创新,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市“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数字孪生城市,高标准构建城市大脑和网格化管理体系。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理念、手段等创新,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什刹海前海环湖绿道,图片由吴晨团队授权使用


WATIC:我们了解到您在城市复兴实现过多种维度的创新,例如近期的“北京城市复兴计划”,目前该策略进展如何?在您看来,数字技术之于老城保护和城市复兴具有何种意义?


我的工作职责既有建筑师的角色,又有规划师的角色,我们始终在探索如何利用新的技术应用在城市发展上,创新性地建立了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科学“新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几十年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很多的理想和愿景最终都得以实现,且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积极评价。然而,我们其实还在努力过程当中。两个比较大的板块,一个是在工业遗产这方面,另外一个是在老城保护城市更新与复兴方面。比方说北京坊的一期,原定于两年前完成的北京坊二期,后来因为中轴线的申遗暂停了一段时间,现在又在重新提速进行中。加之什刹海、南锣鼓巷片区的老城保护、更新与复兴,可以说,我们在北京城的角角落落都留下了足迹,在保留北京城独有的“北京味”的同时,实现了相当程度上的创新发展。


老城的保护与复兴,应秉持“积极保护、整体创造、全面复兴”的理念,加快数字孪生城市底座的建设,实现全域全要素的智能化应用服务实时可控,是助力北京城市发展科学决策的先进手段,是引领和带动我国其他城市和地区建设数字孪生城市的先导实践,将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激发强大动能。

天安门广场北京坊,图片由吴晨团队授权使用


WATIC:在北京首先推动了“人才社区导则”之后,我们又在哪些城市进行推广了?成效如何?


我们在首钢的工作内容之一就包含了有序和快速推动人才社区的建设,北京市确定了八个国际人才社区,我们受邀编制了《首都人才社区建设导则》,这个导则也可以说是一种评估体系,建立了体系架构,而不是单纯为北京做人才社区而做。后来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深圳的国际人才街区、广州南沙的国际人才特区和上海临港的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在这些地方实现有序地推动。


作为北京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局批准的首批“北京市国际人才社区”试点之一,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首个项目“长安首汇”即将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底交付使用。该项目位于首钢园北区东部,紧邻地铁11号线北新安路站。一期规划建设的5栋建筑,整体采用 “围合式”设计方案,通过2栋旧改、3栋新建的方式,在充分保留首钢园原有的工业遗风基础上,创新融入现代园区“时尚+科技+IP”综合体风格,实现办公、商业、公寓酒店等多重功能的统一。


该项目从顶层设计到规划施工,从资本运作到园区功能,无不考虑百年首钢的历史积淀,着眼北京冬奥、服贸会等国家级大型主场活动的使用功能,兼顾园区未来在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和文化体育方面的主题特色,努力将“国际人才社区”的建设与开发,与新首钢的国际化、地标性、吸引力相融合。数字娱乐中心、潮流商业街区、新概念轻奢公寓、奢侈品概念店,以及网红餐厅、书店等,营造24小时沉浸式娱乐时尚秀场,树立京西城市流量新地标,打造国际高端人才聚集平台和城市生活新体验旗舰。

什刹海前海环湖绿道,图片由吴晨团队授权使用


WATIC:作为首位获得“英国皇家特许建筑师”的中国内地建筑师,加之您十余年的英国工作学习经历,您受到了哪些英国“城市复兴”理念的影响?通过学习借鉴欧洲城市的发展经验,我们又能如何复兴和发展中国的城市文化,以此来推动中国城市进步呢?中国新一代建筑师有应该承担哪些文化传承的责任呢?


“城市复兴”这个话题,最早在国内提出应该是2002年,是由我来首先建议提出的。那时候就考虑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包括西方国家城市发展的路径,结合中国当时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背景,同时预见到未来中国在高速城镇化之后,城市发展的面貌和内在的需求,在这些综合的因素下,提出了“城市复兴”的概念。所以,这个概念实际上在相当一定程度上,吸取了西方城市发展的理论和经验,又充分结合了中国城市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途径的一种前瞻性论断。2002年,这个观点一经提出,还是引起了一部分学者的关注和讨论。但是在当时,大家可能还不是特别理解,因为,从字面含义上看,“复兴”可能对位的是一种衰败,是衰败之后的一种再生或者复兴。其实,从英文的本意来说“复兴”是一种唤起自觉力重塑新形象的过程与突破性进展。

南锣鼓巷片区保护整治复兴规划,图片由吴晨团队授权使用


从西方城市的发展,特别是从战后城市建设所走的历程上来看,这个方向其实也是符合社会普遍价值的一种理想。二战以来,整个城市遭到了大规模的毁坏,之后又经历了城市的重建,然后随着城市的高密度化,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后来又面临城市空心化的问题,早在1958年,最早提出“城市更新”一词,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城市更新”的理念成为一种城市问题解决方案,它有特定的英文词汇urban renewal和理论界定;到了70年代的“城市再建”就是urban redevelopment;然后“城市再生”的出现,就是urban regeneration。所以,西方对于城市发展的一些理论的探索和实践,相对来说脉络是很清楚的。


所有城市的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当然每个国家有自身的制度、自身的发展道路。从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一些有代表性的区域的发展道路去总结经验,去结合中国的一些特质,然后探索中国的发展道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在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当中,从1980年的19%,到现在的63.89%,然后再到十四五规划完成之后的65%。实际上我们在发现寻求中国的城市发展规律当中,还是有一些可以去借鉴西方的思想,但是,我们也要坚信,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创造了这么伟大的成就。一定要秉承一种开放的态度,但同时要跟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的文化紧密结合,一定要探索适合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因为每个城市的发展的轨迹和历史是不一样的。


WATIC:从亚洲第一大高铁站的南京南站到中国当代十大建筑的中信大厦(“中国尊”),您实现了哪些设计构想?


还记得当时中国的第一代高铁站——北京南站是我归国服务前作为外方负责人主持设计的,我们实现了很多突破性的设想,比如说我们提到了零换乘、车站机场化,对后来的高铁站设计影响至今。中信大厦(“中国尊”)可以说是我的建筑生涯中的一个高光的时刻,这些项目都在见证着我们不断地在前行着、努力着,在我们专业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来获得更多人的认可。

北京南站(中国第一座高铁站),图片由吴晨团队授权使用


我们的影响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在北京,包括在其他的一些省市,都能看到我们的努力和对城市的贡献,很多的项目又是跟民生息息相关的,我们深入基层、了解到了各方面的不同的需求,包括人民的需求、经济发展需求和开发主体需求等等。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保持独立性和创新性,同时又要充分尊重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实现多维度的发展。


中信大厦(“中国尊”),是在2010年由我领衔投标,已经过去10年,现在再来回望,我们认为它创造了中国城市建设的一个新的历史,应该说它有着难以磨灭的历史地位。


中信大厦(“中国尊”)所传递的文化符号和内涵寓意是我们所创造的。我们为什么说它伟大?为什么说它是一个伟大的在中国建筑史上绕不过去的一个重要符号?有好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它是在中国有记载的建筑竞赛史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最为激烈的一次设计竞赛之一,这个地块当时叫Z15地块,投标的方案一共达到了78个之多,在此之前,没有哪一个单一项目真正的提交方案达到这个数字。第二点,结果公布后,后来还得知我们是以绝对的优势获得了第一,不光是从建筑设计上,还从城市设计上获得了第一名。第三点,就是它内在的文化内涵和这种传递的符号。整个概念源自中国古代的礼器当中的“尊”,然后汲取这种寓意,表达的是敬天礼地的伟大理想和对于大自然的尊重。


到现在为止,这栋楼是少有的没有被公众起外号的一个“当代”著名建筑。这一点就说明:它内在传达的文化信息是非常清晰的,而且是被广大的群众所接纳的。所以,他可能是北京甚至于全国最著名的建筑之一,特别是当代建筑的最著名建筑之一。


所以,作为一个建筑师,通过这个作品为城市注解了文化的内涵,然后注解了我们对于城市文化的理解,中国文化以及现当代建筑和新的功能建筑的一种内涵的衔接,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事件。另外一点,中信大厦(“中国尊”)在整个北京CBD片区起着重要的统领作用。实际上它是一个泛CBD和具体的CBD核心区的概念,泛CBD主要指的是朝阳区的,包括国贸及周边片区,以国贸桥周边围绕着一个更大的几平方公里的范围,这是一个泛CBD的概念。特定的CBD核心区,是以330米的国贸为主体,另外三环路以外,当时叫做 CBD的核心区。那么,中信大厦(“中国尊”)的出现,把碎片化的CBD的空间的形态得以梳理,得以完整地聚拢起来,然后形成凝神聚气的一种精神象征。

中信大厦(“中国尊”),图片由吴晨团队授权使用


WATIC:关于您在北京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数字孪生则是智慧城市的新起点,赋予城市智慧化重要设施和基础能力。”可否简要与我们分享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情况吗?在推进智慧城市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阻力,又有怎样的解决对策回应?


智慧城市的概念自2008年提出以来,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并持续引发了全球智慧城市的发展热潮。虽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缺乏统一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和基础数据支撑平台,在应用场景建设过程中容易造成基础数据与平台重复建设、重复投资的情况。


二是跨部门业务数据协同能力待提高,缺乏统一的数据服务标准,导致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的数据资源融合成效差,业务协同能力不足。


三是城市智能感知与治理能力有待提高,物联感知等新技术在数据采集中的利用率不高,数据质量、丰度、可利用性不足,数据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治理平台基础不扎实,深度学习和仿真预测能力较弱,需全面提升城市智慧治理水平,保障城市高效健康运转。


针对这些短板,我们认为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加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建议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新型智慧城市总体规划或建设指导意见,阐明我国新型智慧城市的推进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进一步加强国家和省市县各层面的体制机制建设,搭建上下联动、横向畅通的智慧城市组织推进机制,各地建设跨部门协调机构,协同推进新型智慧城市相关工作。


二是完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一是推动信息网络逐步向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共享的泛在网方向演进,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的智能化,促进市政设施智慧化,加速建立城市部件物联网感知体系,提高城市数字化水平。


三是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实现城市全要素的数字化和语义化,城市运行全场景的实时化和可视化,以及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智能化和协同化。


WATIC:据悉您将在BCC国际建筑科技大会“从高速到高质量:21世纪的建筑”板块下发表主题演讲,您认为一个高质量的建筑应该具有哪些品质?如题目所言,21世纪的高质量建筑较之20世纪、19世纪的高质量建筑,多了哪些新的含义?结合您的经验,有哪些方法和规划、设计理念可以缔造经久的、可持续的高质量建筑呢?


建筑,是时代的镜子。北京,是观察中国的窗口。高质量建筑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我认为可以用北京市近期在集中供地阶段实行的高标准住宅建设方案评选为例来探讨,这个模式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近年来,北京市对于新建住宅建筑质量和品质的要求逐年严格。北京作为首都,充分发挥首善之区的带头作用,在推进城市建设过程中,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等新技术应用,从大规模粗放型建设转向提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力度逐渐增强。在高标准商品住宅的评审中对绿色建筑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方面的要求提高了。在总图设计中对建筑单体、交通流线设计、景观与公共环境提出细致的要求,从设计方面更加重视城市设计,更加关注百姓住房的舒适性、小区居住的便利性和宜居性等品质,体现人文关怀。

南锣鼓巷片区保护整治复兴规划,图片由吴晨团队授权使用


至于21世纪的高质量建筑较之20世纪、19世纪的高质量建筑会多哪些含义,可以从北京“十大建筑”的变迁来看。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今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火车站……林立的高楼中,新中国“十年大庆”之际诞生的第一批北京“十大建筑”格外引人瞩目。走进新时代,新使命呼唤新时代的建筑。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时,明确指出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是“四个中心”,即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要求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此时此刻的北京,城市建筑正进一步向“高质量”迈进。不仅满足首都功能发展需要的建筑日益增多,随着老城保护得到充分重视,百姓身边沉寂的历史建筑重焕光彩。

南锣鼓巷片区保护整治复兴规划,图片由吴晨团队授权使用


位于前门地区的“北京坊”,北京老城复兴的金名片,成为从历史街区里走出的“网红打卡地”;有着600多年历史的隆福寺地区,正打造北京最美“文化+”街区,让人们在古都文明与现代文化的交相辉映中感受美好;老首钢工业园“涅槃重生”,已经成为“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和“首都城市发展深度转型的示范地区”。北京城市建筑的发展缩影,也是中国的发展缩影。建筑更加贴近市民的生活,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逐步贯彻其中。

天安门广场北京坊,图片由吴晨团队授权使用

我认为将“整体保护、积极创造、全面复兴”作为城市的规划设计理念是缔造经久的、可持续的高质量建筑的前提。城市复兴也会是未来30年的主旋律。实际上城市复兴,对于更多的中国城市来说,它可能不是10年的一个历程,不是两个5年计划的历程。


我们的信仰坚定,我们的目标坚定,我们的步伐也坚定,我们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而且,我们计划用10年、用20年,用30年乃至毕生的精力,去探寻我们对于城市发展道路的一种诠释。所以,在很多项目上我们都投入了很长一段时间,中信大厦(“中国尊”)从2010年开始到2019年底竣工,用了近10年的时间;我现在还兼任首钢的总建筑师,参与首钢是始于2009年到现在也是11年时间;我最早主持大栅栏的保护、整治、复兴规划工作是2004年,那个时候在北京首次提出了城市复兴的实践。设计北京坊是2011年开始,参与南锣鼓巷是2012年,我们很多的项目是跟国计民生、跟文化传承和创造相关的,这些项目都历时10年。现在,我们正推动了北京坊的二期工作,所以它没有结束,还在延续,真正的北京坊的一期和二期完全完成,可能要十四五年的时间。


所以,这些项目都在生命当中成为了一个年轮的刻画和印记。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对社会的认知程度的加深,随着对社会有更多的责任,实际上我们应该对这个社会有更强烈的拥抱和热爱。

天安门广场北京坊,图片由吴晨团队授权使用


WATIC:您觉得疫情给我们的城市建设带来了哪些启示?对城市空间、建筑科技发展有什么影响?


城市的发展伴随的不仅有繁荣,更有灾难。欧洲的中世纪是城市增长爆发的时期,但在十四世纪五十年代,黑死病的死神挥舞着镰刀在欧洲大陆上疯狂收割了2500人的生命,近乎全欧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此后,这场瘟疫并没有在欧洲大陆上销声匿迹,从1353年到1722年,瘟疫又间歇流行了数次。究其原因在于中世纪的欧洲城市人口密集而卫生条件差,城镇化速度与质量有比较大的差距。黑死病给欧洲城市的发展敲响了警钟,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瘟疫在侧面提升了劳动力成本和商品价格,形成了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也催生了科学革命的爆发,就这样整个欧洲在潜移默化中悄悄发生着变革。除了物质生活外,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经历了生死考验后,幸存者意识到了生命的宝贵,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人文主义的精神得以复苏。人文主义的核心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人类的文学艺术得到了空前解放。文艺复兴就此拉开了序幕,并于16世纪达到了顶峰,带来了一场科学与艺术的伟大革命,揭开了近代欧洲繁荣的篇章。覆灭于斯,复兴于斯,历史总是在机缘巧合下循环往复。


现在的世界城市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期间,城市变得静止,很多正常的社交活动被迫停止,线上工作越来越频繁,我们不时在思考,这些变化会是永久性的吗?数字技术的进步是不是意味着许多人可以选择离开城市生活,这是前所未有的变局,人们真会如此选择吗?我们是否正处在一个后城市的边缘?


但我认为城市生活将继续存在,就亲密性和激发灵感而言,没有什么能够取代大城市。大城市需要善治,而目前的危机暴露了城市与良好治理目标的差距。城市的未来就是人类的未来,新冠疫情下的城市也必将是一个希望多于恐惧的未来。尽管有各种潮流冲击城市,但城市顽强持久。总的来说,16、17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仍然屹立与今天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之列,例如北京、伦敦、巴黎、东京等。城市具有不可复制的结构优势。人与城市的奇妙组合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和美好的城市生活,这些在低密度地区是不可能存在的。


人与人的接触,真实的、面对面的接触,是弥足珍贵的。城市给予我们最重要的礼物是,城市使我们能够彼此接近、学习、社交、联系和集体欢庆。人类不会离开这份礼物,特别是如果城市能够更好的保护自身不受疫情的困扰。


WATIC:对首次作为BCC演讲嘉宾,将会和众多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同台,您有什么样的期待?


中国建筑师需要平台和机会来促进互动、交流和进步。建筑学研究不应局限在各个建筑师的自我思想,而应该与设计、实践、交流结合起来。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推动更多从业建筑师从设计实践者的角度出发,探讨建筑在思想层面、城市层面、设计层面、空间层面的问题。


今年有它特殊的意义,我们处在两个100年的交汇点上,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个100年,然后在面向第二个100年的交汇点上,我们的城市发展和专业的发展以及理论、技术和思路的发展,实际上就必须跟民族的发展和前进的步伐同频共振。现在从2021年到第二个100年,未来的30年,都应该是城市复兴的主旋律,都应该是我们用中国的智慧用去解决中国问题的一个主战场。


因此,对于整个行业,还非常任重道远,要去砥砺前行,这就是我们建筑师对于社会、对于世界普世价值的一种责任。


对WATIC大会的期待:


建筑,是时代的镜子。现如今我们全面进入数字科技时代,就需要我们更多地去关注建筑科技创新的发展。在这里,我预祝2021世界建筑科技创新大会能够顺利举办,并在行业中建立卓著影响力,带领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吴晨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常委

北京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和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

北京市城市设计与城市复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采访人:吴磊|ARCHINA建筑中国创始人

编辑排版:萌萌

校对:重重


  相关推荐

资 讯 概 况
  • 手机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