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谛思人物专访Vol.01


凯谛思人物专访栏目将每期邀请一位凯谛思人,与大家分享他/她的人生故事与行业见解。期待你与他们的故事共鸣,一同感受凯谛思人的激情与热忱。


本期,我们邀请了凯谛思中国的项目管理董事总经理许杰Jack Xu,与我们分享他的“人生三连跳”。


踏出舒适区需要很大的勇气,需要吃苦。可一旦熬过去了,你会发现人生的道路立刻宽广起来,甚至从一条路变成许多条路任由你去闯……

—— Jack Xu

许杰

01

# 只身赴异国


Q:早上好Jack,作为凯谛思中国项目管理业务的董事总经理,能否先和我们说说你的故事?


Jack:大家早上好!我出身于一个普通人家,妈妈是教师,爸爸是公务员,在四川的一个小县城长大。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每年获得三好学生奖状向父母报告时的喜悦。后来我成功考上了天津大学,在校期间担任系学生会主席,年少的许多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我的专业是工业电气及其自动化,毕业后“阴差阳错”地去了设计院工作。当时的“化八院”是化工部旗下最大的设计院,同时和我一起分配过来还有50名大学生,包括清华、交大等名校的毕业生。由于专业不是很对口,我基本上是从头学起,跟着师傅一步步学制图、蹲现场、去工地,就这么开始工作了。现在回过头来看,大学学的更多是一种方法,身边很多人都是在工作中重新学习专业技能,唯一可以用上的基本就是英语了,可惜这唯一能用的我还没学好(笑)。


当时的设计院话语权很大,特别是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甲方需要配多少辆轿车都是由设计院来定。因此,虽然我只是助理工程师,但工作中会得到很多人的尊重。当时的设计院还是事业单位,也就有体制内的论资排辈,我在设计院待了六年,职务基本没变,过着一种“平淡无聊”的生活,看看我的师傅,仿佛也能预见到我的未来是什么样。


都说少不入川,成都是座安逸的城市。为了打发时光,我也加入到成都的“麻将运动”中,甚至可以两天两夜不下桌(笑)。如今回想起来,可能当初只有那样的刺激才能让我找到一点生活的存在感。离开设计院后,我再也没碰过麻将。


后来身边很多人都去了新加坡,收入的巨大差距深深刺激着我,加上不甘心一辈子就过这样的生活,思前想后,我也决定辞职去新加坡。当时我的父亲坚决反对,为此父子差点翻脸,父亲完全不能理解我为何能撇下这来之不易的“金饭碗”。


但我还是不甘心,决定出去看看。

背井离乡,我一个人来到新加坡,再次当起了绘图员(draftsman)。虽然和父母说得很决绝,但身份的落差,语言的障碍还是会让我感到彷徨,也自然而然的特别思乡。那时打越洋电话还用电话卡,站在马路边的电话厅里,看到液晶屏上的钱飞速往下掉,正如我当时失落的心情一般,我不禁开始怀疑放弃国内受人尊敬的生活是否值得?


沉下心来,我用半年的时间从绘图员做到了部门主管,顺利拿到永居权后跳槽到了Amec,参加新加坡东北地铁线(NEL)项目,也重新开始了我设计师的本行。加入Amec后英语压力更大了,我经常要代表公司参加会议,刚开始我完全听不明白,新加坡式英文更是让我觉得难度倍增。印象中那时候我连睡觉都在说英文,每次会议完后我都会在出租车上复盘,哪句话发音有问题?哪句话语法用错了?就这样不到半年,我基本可以用英文自如开会和沟通了。


在这家公司的两年内,我从设计师((Designer)做到设计协调主管(Lead Coordinator), 再到施工时的区段经理(Sector Leader),在我的团队中有英国人、新加坡人、马来西亚人、印度人等等。我想我的管理能力和工作的自信心就是这个时候培养出来的。

所以说我们华人吃苦能力是很强的,人都有惰性,但在压力下就能破茧而出,不断成长。


97年的金融危机,我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失业。当时感觉天都塌下来了,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第一次体会到现实的残酷。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我离开了新加坡来到香港,继续从事地铁项目。香港的文化又有所不同,但是这次我适应起来就快得多了。兜兜转转,我也开始有了回国的想法。


02

# 归国新突破


Q:那回国之后您的工作顺利吗?


Jack:我回国是以高管身份加入洛务林(后来的西图)公司做设计经理。我的角色一下从专业工程师变成了全项目统筹,我工程生涯的前10多年就只专注于电气设计及施工,当我面临桩基工程、结构体系,洁净计算及暖通工程时,我只能重新学习所有的专业,当时每天加班到凌晨两点。


我付出了很多,却没有得到客户的认可。后来我反思,我的失败在于客户预期管理不好而不是专业技术,我太沉迷于细节技术的方案而忽略了大局。和客户讨论的重点放在了问题和难点,而没有让客户了解到我们的成绩并建立信心。经过这次经历,我第一次开始意识到项目管理和工程师的区别,后来再接手宝马等其他项目的时候,就慢慢越做越好了。与现在的大学生不太一样,我们这代的项目管理者都是摸爬滚打出来的,没有太多的理论基础,但有很多的实操技巧和经验。


出于家庭原因我不能再长期出差,于是回到老家成都加入了仲量联行。从工程公司到咨询公司,最大的转变在于对沟通能力和汇报能力要求的提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顾问技能(Consultant Skill)。同时,我也是在这里,开始了从项目的执行到项目全周期的转变,拿到了人生的第一单


再后来我到上海加入了EC Harris(克力思)。刚到EC Harris的时候,其实我是“光杆司令”,我主要的任务是拓展公司在大型项目的能力,从找项目到招团队,我都需要全权负责,不过这些压力已经不会再难倒我了。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的项目管理团队逐步从几十人壮大到现在的300多人

©汇丰银行, 中国多地区


2015年的时候,凯谛思收购了克力思,自此我成为了凯谛思的一员。当时凯谛思还收购了威宁谢、CRTKL等公司。公司的收购扩展,不可避免的面临被收购公司企业文化的差异,港式的金字塔和西方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在收购整合中不断碰撞,考验着我们所有管理层的智慧和文化差异的适应能力,其实市场有很多失败的收购案例,但是我们做到了公司的合并整合让我们的市场占有率和行业覆盖率有大幅提高。

我个人认为,未来的大环境下,头部效应优势将会越来越明显。凯谛思的综合实力,能带我们走得更远。

03

# 观点聚焦


Q:关于项目管理这个行业,您怎么看这20年来的变化及未来的市场发展前景?


Jack:中国项目管理的概念是从西方引进的,这些年也逐渐成熟完善。在此之前,更多实行的是工程监理方式,管理多处于被动状态,大多是事后处理,并不是主动和动态的管理,可以说是项目的最后一道防线。造价和进度是监理管理的短板,一般监理只负责质量和安全的部分,无法做到全局把控。目前国家也意识到了全过程项目管理的必要性,正在大力提倡。


随着行业的细分,项目管理就愈发重要了。在20年前, 一个设计院、一个总包和一个监理就能完成整个项目。但如今完成项目的设计就可能需要几十个顾问,比如建筑、结构、机电、幕墙、内装、泳池、厨房、园林、声学、艺术品、设计院等等。一个专业的项目管理就像一个项目的“大脑“一样,是处理和协调项目问题和风险的必需品。这个项目管理,可以是自建团队,也可以是外聘的专业团队。


项目之所以被称为“项目”而不是“产品”,是因为项目有它的唯一性,它是不可重复的。


同样的项目,同样的图纸,由不同的项目经理和施工方来实施,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我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项目管理还不能被人工智能取代。除了技术本身,人的性格、经历、背景等都能左右项目的发展,一个项目的中枢(大脑),不仅需要专业的背景,也需要很强的软技巧,包括沟通、处理文化差异、谈判等等。虽然外资的减少会对我们的业务量有影响,但认知是在不断发展的,国内市场在逐步扩大对项目管理的需求,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IT企业也在广泛使用项目管理,我认为目前的市场还大有作为。


Q:您经常强调我们做“工程咨询”服务,重点在咨询,那您认为工程咨询从业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


Jack:评价一个管理是否优秀,很大程度上是看在项目管理公司的组织下,怎么可以快速对项目问题做出正确的反馈,也就是决定过程的专业性和有效性。这要求工程咨询在强大的专业技术基础上,也需要学会如何去沟通、引导、谈判。我们要知道怎么去影响和适应企业文化,例如阿里巴巴和宝马,他们的企业文化是不一样的,作为顾问,我们的管理方法就要有适当的调整,根据他们的需求提出相应的项目流程。

宝马大东工厂,沈阳


Q:在您看来,怎样才算一名优秀的顾问呢?


Jack:工程技术方面的扎实基础是必须的,比如进度计划的编制,招标文件及工作范围的划分,政府报审报批的要求等等。同时还需要广泛的知识面,包括投资以及办公室工作场所的变化(Work Place Strategy),能了解不同行业的特点,虽然都是项目管理,但酒店、商场、工业是不一样的,不同工厂的特点也不一样。最后还需要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要有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包括我们经常提到的“情商”,这要求顾问可以用自己的个人魅力来处理很多复杂的局面,而这种个人魅力或气场是建立在全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的沟通技巧上的。


Q:后疫情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变化很大,许多人选择佛系“躺平”,您怎么看?您认为哪些品质是无论什么时代的年轻人都应该具备的?


Jack:我认为能躺平是好事,这代表着年轻人有更多选择的自由。当时我从事建筑行业是被动的,是为了生存。现在由于国家的不断发展,年轻人可以不用再首要考虑怎么生存,可以去选择做喜欢的东西,这不是件好事嘛?


但是我个人不建议无意义的躺平。我希望大家能把生活的每一天都过得很丰富,哪怕后来觉得这个行业不是自己所喜欢的,但只有认真付出,认真“过”好每一天才不会留遗憾。


充实也是一天,混也是一天,只有过得充实的人才能成长。

我们这代人其实相对容易成功,因为起跑线并不是那么高。现在大家的起点都很高,要成功就得有超出常人的努力。我发现成长快的年轻人都有的一种共性就是不推诿,哪怕不是自己份内的事,只要能给机会就去学东西,知识的积累不是点而是面,这样才能脱颖而出。


文章内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推荐

资 讯 概 况
  • 手机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