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浦江喜来登酒店及万枫酒店项目 | 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点击收藏 [ 建立属于你自己的在线项目数据库,带你一起进入知识管理时代 ]

近日,由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隶属于华建集团,简称上海院)建筑七院原创设计的金华浦江喜来登酒店及万枫酒店项目正式投入运营。


融入青山的怀抱 

设计源于对城市整体自然景观的解读:将建筑融入城市大环境的一部分。保证建筑形象多角度完整性的同时,星级酒店更应成为城市空间的点睛之笔。因此,在充分论证和权衡的基础上,设计中合理分配建筑体量,保证主体建筑以独特完整的形象对周边自然景区环境产生呼应,建筑形象和视野的多角度被呈现出来。

城市区位和周边概况

20km范围地形模型分析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基地位于金华浦江,城区地势平坦,而四周为各个风景区,青山绵绵,视野开阔,拥有极好的景观资源。其中白石湾风景区山形奇秀,和基地紧邻。

基地和周边山脉视线分析



望山 

我问青山何日老,

青山问我何时闲。

设计从望山的视角出发,面向景区方向,建筑以长卷的方式徐徐展开,层层退台的形态和青山的气脉相呼应,从露台远眺,远处的青山仿佛定格在当下的时刻。

露台视角望山

客房视角望山


在面向城市的界面,建筑则以一种环抱的形态展现出来,一边面向的是自然的宁静,而另一边面向城市的喧嚣。

主城区夜景


形态与尺度 

作为一个建筑整体,在空间形态上需要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的把握,本着这一原则,我们把两栋酒店主体建筑部分设计成弧形,沿城市主干道东西方向展开,形成一道优美的弧线。

退台景观和功能布局分析


喜来登五星级酒店为10层,客房200间,公共区域包含1间约900平方米的小宴会厅,1间约1200平方米的大宴会厅、中餐厅,泳池,会议区、餐饮区等。万枫四星级酒店为10层,客房210间,配套商业一栋。地下二层,功能为停车,设备和酒店后勤区。


空间形态上,两个主楼以简洁而有力的形体成为空间上的呼应。无论对建筑内部空间还是城市空间来说,都具有极大的优势。采用简洁而柔美的形体,保证在各个视角上均具有良好的形象,以跃动有力的体量统领整个建筑群体,成为视觉的焦点。


主楼依次东西向退台,减小板式建筑对周边环境形成的压迫感,尽量塑造现代建筑的轻盈感。建筑体型上更以丰富变化的天际线,充分体现建筑的时代感和鲜明的个性。

喜来登酒店


从城市尺度来看,挺拔丰富的建筑形体变化,丰富了城市景观,和周边的青山产生了呼应关系,金属幕墙配以简洁干净的玻璃,丰富细腻的立面细节设计,于大处见气势,建筑体量的人性化处理,同时又展现其现代的气质特征。

万枫酒店主楼


建筑主体色调素雅,建筑立面采用玻璃幕墙、铝单板幕墙等建筑材料,细部材料运用透明玻璃、石材及钢构件。体现豪华、优雅的风格特点。清晰的建筑语言表达丰富的时代征,金属幕墙和玻璃形成界面上的虚实对比。

幕墙材料选样(2022)

白色铝单板(氟碳喷涂)+中空钢化玻璃(双超白、中灰色)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幕墙详图


从街道尺度来看,建筑底部简洁轻盈,富于动感,裙房建筑活跃动感的界面、丰富的形体表现具时代感的特质。动感多变,完整有机的造型成为城市独特的一部分。

万枫酒店和商业配套

喜来登酒店入口


山下的一片浮云 

入口空间 

两栋酒店主楼入口空间上空形成一个整体的中央雨棚,类似一朵浮云漂浮在入口的上方,使得入口空间形态变幻丰富,充满时代的活力与动感,在空间形态上成为两栋主楼的良好衬托,整体形成大气绵延的连续界面,并对城市的开放,勾勒出完整沿街形象,空间表现出饱满的张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浮云”雨棚主体


”浮云“雨棚平面和轴测


钢结构构件和灯具


灯光夜景

“浮云”雨棚立面


树技形钢铸节点


树技形支撑和网架连接节点


“浮云”连接两栋酒店入口


以“庭院空间”构筑江南的内涵 

自然风景与人文气质的融合城市文脉,本案设计中,丰富的大堂入口空间和中庭空间将成为设计的手段。变化多样层次丰富的空间设计,给使用者美的陶冶,成为内部空间的核心,成为提升空间品质的手段。

内庭院

全日制餐厅

中餐厅

大堂吧

宴会厅前厅

酒店大堂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总图鸟瞰

街巷看新与旧的碰撞

旧与新,往昔与现在,

并不是敌对状态,

它们在时光行程中互相辨认,

以美为最后依归。


金华浦江喜来登酒店及万枫酒店项目

业主单位:浦江鑫广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

用地面积:27981㎡

总建筑面积:71340㎡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团队

项目总监:周自力

项目经理:刘江黎、咸珣

原创设计:雷俊、王凡

项目负责人:周自力、雷俊

建筑设计:咸珣、夏晶晶、吕英霞、沙承鑫、袁俊、李卓、娄惠东、乐思辰

结构设计:张毅、程茂辉、朱大伟、周弈全、刘思阳、彭楠、刘晓鹏

给排水设计:戴军、史苏丹、蒋遥遥

暖通设计:高永平、李玲燕、檀碧林、仇书烨

电气设计:潘剑、彭丹、陈鹏

绿建节能设计:燕艳、孙斌


景观设计:贝尔高林

室内设计:CCD


建筑摄影:三千影像


项目概况
  • 手机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