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识林选泉缘自他的一次突兀的造访。印像中,略觉厚重的镜片下一双激情四溢的眼睛,似乎不停地有某种当时我无法参透地东西在闪烁。浓浓书卷味的谈吐不单重重留下了曾作为大学教师的痕迹,也透视着别于一般青年设计师特有的智慧。清瘦身躯负荷的“无为景观”理念更是令我耳目一新。感觉中,他是一个不肯让梦想沉睡在摇篮里的人,一本不读就无法释怀的“书”。在大雪久已远去的春节过后,一直羁绊的心绪牵扯着我,使我不得不对他进行了一次认真的“阅读”……
林选泉,男,福建大田人,1978出生。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硕士生。
景观规划设计师、城市设计师。
曾举办过2次“林选泉书画作品展”,得到过10余家电视与报刊媒体的专题报道。
大学辞教后供职于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创立了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室并任主任。
主持主创近20余项重大规划设计项目,
其中8个国际国内项目竞标都获得第一名。
结合实践发表论文近10篇。
工程实践和学术论文均获得过重要奖项。
关于“无为景观”
宁中意: 说实话,一直以来,在我的印象中,你是一个学者型的设计师。我想,不管工作如何忙碌,学习对你而言应该是一直未曾停歇的事。我听说你最近又在研读“老子”,不知是否有这回事?
林选泉:哈哈,哪敢说是研读,连司马迁都感叹“著书辞称微妙难识”,但“老子”确实有一股神奇力量让人多方面获得思想指导与启迪,我只是在尽力学习,除了生活处世之外,想通过自己的从业去体会感悟老子的思想。
宁中意:前两年,一些大学开讲了“风水”课程,设计界也曾举办了多次关于“风水”的论坛,这引起了很多设计师的兴趣,也引发了设计界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寻找理论依托的小“浪潮”。我想知道你为什么会对“老子”发生这么大的兴趣?
林选泉:胡适认为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我觉得老子除了是中国哲学之父、道家学派创始人之外,同时也是中国景观前学科的思想鼻祖和奠基人,从他集大成的《道德经》中就可以看出来。我说的“无为景观”便是源自于老子的哲学思想。至于,“风水”我也非常兴趣,“风水”中科学的环境优选观倒是和现代景观有密切联系。
宁中意:老子对中国文化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国内可谓家喻户晓,《道德经》构架了宏大的宇宙观、人生观,它和你所从事的的职业有什么联系吗?
林选泉:“老子”也就是“道德经”,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结晶。提到老子哲学,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无为而治”,其实不仅如此,“老子”非常深奥难懂,自汉代以后注释“老子”的就不下千家,这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国外研究老子的也非常多,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的视角。对我所从事的职业而言却很有启发,老子的核心思想“自然无为”,我觉得对景观规划设计有非常大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宁中意:我想,老子的“无为“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主要体现的就是对环境、自然、人文、历史等等这些因素的尊重。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和你有多大差别?
林选泉:老子思想所蕴含的生存智慧特别是生态智慧,正得到世界日益广泛的关注和认同。恰恰是老子的自然与生态观这一点,才使得“无为”和景观规划设计产生了交汇。你刚才所理解是到位的,更恰切说是“遵循”,遵循大自然规律。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些别的。比如说,终极追求目标、思维方法论问题,追求境界、宣言与道德。
宁中意:嗯,看来我理解的不是那么到位。那么,你理解的“无为”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该怎么体现呢?能否具体说一下?
林选泉:对于这一点我做了点小总结,归纳起来有几个方面,也算是我从景观规划设计的视角对老子思想的一点粗浅感悟吧。
首先,我觉得,“无为”是景观规划设计的终极追求目标。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将“自然”与“无为”融合为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以大自然为根本,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再者,“无为”是景观规划设计的思维方法论。所谓“天下万物生与有,有生于无”、“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一个项目的策划、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循环过程也需遵循自身的学科原理与规律。景观规划设计所涉及的相关学科如生态、游憩、心理、美学等也是这样。无与有是相辅相成、矛盾统一的,由此对应的虚与实、图与底、减法原则、平衡调和等方法常运用在设计中。同样,设计中从最不利、最柔弱处着手而寻找突破,实现完美答案的例子也很多。从对立面中寻找“和谐共生”的朴素美学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启发与指导已是很多人的共识。
第三个呢,“无为”是景观规划设计的追求一种境界。所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所不为”。我们在以人为本的同时,也应该深知人不过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而已,必须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面对全球化,不入俗、不随流,不媚外,不轻己,根植乡土景观,用民族的语言创造属于中国的现代景观。有境界自成高格嘛!
最后一点,“无为”是景观规划设计师的宣言与道德。所谓 “不自矜故长”、“不自常,妄作凶”。“无为”不是“无作为”,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知而 “不妄为”。面对大工业、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危机,景观规划设计师不能仅仅是“城市绿化师”、“城市美容师”,更要用可持续的观点处理好大地上各种复杂的综合体。当然,也不能自大,毕竟个人能力有限,应该倡导终生学习和团队合作。对于规划设计,不凌驾于自然之上,倡导要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维持大地生命有机体的健康与稳定。对于学科,术业有专攻,景观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应该倡导相关学科交融与合作,在自我创新的蜕变中完善、发展。
“大”而“无为”
宁中意:刚才的叙述感觉还是抽象了点,我们不妨结合实例来谈一谈。就我的了解而言,我知道你参与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些项目的规划设计,并且还颇有收获?
林选泉:从2006年开始,通过公司的平台,我有幸参加了世博的3个项目,其中两个我充当了主持主创的角色:上海世博会园区白莲泾河地区规划实施方案(注:方案征集获第一名)、上海世博会浦东园区场地设计(注:国际竞标第一名中选方案),还有一个是负责其中的环境景观:世博会园区样板组团项目设计(注:该部分竞标获第二名)。
宁中意:这些项目都可以用“无为景观”来解释吗?
林选泉:嗯,或多或少都有吧。这些也许算是我在实践层面对“无为”的感悟吧!
宁中意:在一次上海市举行的活动中,世博园区白莲泾项目在我的印象中好像还获了奖。这个项目的设计中已经融入了“无为景观”思想吗?
林选泉:这个项目,我认为,过去这里厂房、仓库、码头林立,而现在应该借世博这一特殊契机,提升浦江两岸城市形象,实现该地区城市功能的置换,从工业经济向消费经济转变,建成与周边城市环境和谐共生的活力多样的综合型公共滨水空间。我的理解是:该项目本质上要解决好场地问题,所以就从“正生态”的角度开始展开,阐述如何解决场地的8大主要问题:防洪与亲水游憩、滨水步行系统、活力多样的滨水公共空间、防暑降温处理、高密度人流交通、场地的历史文脉延续、会展期间与后续利用。这8大解决策略本身就融入了“无为景观”思想。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白莲泾河地区规划实施方案1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白莲泾河地区规划实施方案2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白莲泾河地区规划实施方案3
说具体点,比如,面对黄浦江高高矗立的千年一遇防洪墙,从工业时代的船坞、码头到今天活跃的滨水公共空间。在处理防洪与亲水游憩的问题中,为实现水与绿的交融,改造利用老防洪墙、设立自然生态驳岸等方法,构筑不同层次的多样的亲水空间,让人重新回到浦江边,去感受潮汐变化,感受大自然带来的力量与美感。在面对世博期间夏季防暑降温的问题,运用屋顶绿化、空中绿化网络、雾喷技术以及绿地、水体本身的降温作用来解决。面对场地的历史文脉延续的问题,本着开放的态度和对历史的尊重,场地中有保留价值的工业建筑予以保留改造,并融合到整个环境中。同时保留了一些工业片断,功能置换一些工业设施,重新利用一些工业废弃物加工成个性化的景观设施小品。
获奖展板 第六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设计作品展
宁中意:世博会场地设计应该是世博会一个比较重要的项目,该如何用 “无为景观”来诠释呢?
林选泉:世博会场地设计,它是一项综合性的设计研究工作,包括浦东园区(注:围栏区2.39平方公里)内的广场体系、绿地体系、高架体系、服务设施体系等外部公共空间,是世博会最终落地实施的关键性环节。场地设计既要协调、融合、落实二十几个相关世博园区的规划设计专项,又要演绎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理念。如何解题?最终,我们在中国具有传统城市特色的 “街坊”中找到诠释。我理解,上海世博会只是一个特殊城市事件,其目的不仅仅是一个世界博览会,而是启动一场世博经济,重建一片新城,加快城市化进程。我们希望通过场地设计,让展馆建筑围合形成具有传统“街区”结构的格局。世博会后尽管大多展馆被拆除了,但空间肌理被保留了下来,在这个基础上重新构筑世博场地,让它回归城市生活:充满自然气息的街区景观、充满绿色理念的街区交通、充满生活气息的街区生活………
上海世博会浦东园区场地设计
上海世博会浦东园区场地设计
上海世博会浦东园区场地设计
上海世博会浦东园区场地设计
当然,世博期间7000万的高密度人流,而其中2/3由场地外部公共空间承担,因此,设计中我们转变一个思路,就是由原先过度对展示空间的重视转变成为对交流空间的关照,将“展馆空间”转变为主动的“消费空间”,让参观者在馆内外活动中快乐交流、互动体验……刚才说的要创造这个“多元体验”的世博公共空间,则需要一系列的创新设计以及技术支持和保障。整个过程积极运用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生态技术等,引入“生命周期评价体系”,让生态设计来诠释对自然的尊重,从而体现了“无为景观”思想。
宁中意:世博园区样板组团项目中你仅仅负责其中的环境景观部分,你是如何处理好该部分与其他部分的关系的呢?
林选泉:这个项目其实就是亚洲国家馆组团的设计。为了处理好环境景观与展馆、高架、出入口广场等关系,并体现出东方韵味,我们把目光又投向老子的哲学思想,融入“无为”理念,用“无与有”的思辩逻辑来建构整个环境景观。
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样板组景观设计
上海世博会浦东园区场地设计
整体环境景观上运用道家“太极”的形和神,让植物等软质景观包容广场、展会建筑、高架步道、市政设施等硬质景观,彼此间相互协调,形成“和谐共生”的统一体。另外,根据世博园的空间结构及生态肌理,构思利用可移动绿化等设施组成“绿廊”,简洁有序地组织交通并软化空间环境,最终形成“有机组团整体”。 “绿廊”的应用给具有理性美的场馆空间带来了活力。建筑只是绿色基底上零星洒落的斑块,而“绿廊”是连接各场馆的绿色廊道。它们起到了“隔、融、透、廊、屏”的作用,实现了极具东方特色的空间体验。在出入口广场区域设计中采用 “太极”的流线形式来分隔内外广场,它与直线形式相比增大了出入口区域长度,最大化实现人流与出入口接触面,同时流线形铺装带有引导标识,能明晰顺畅的组织交通。样板组团是否成功十分关键,它将拉开世博“和谐城市”的建设序幕。
当然,不仅仅是世博会,实践中每个项目或多或少都运用到“无为景观”。特别是运用景观生态学越多,“无为景观”体现越具体。比如尺度稍大点的“上海张家浜楔形绿地景观规划设计”项目(注:国际竞标专家推荐方案),有400公顷左右面积。设计中对场地充分尊重,对自然优势资源进行保留和改造,做到 “无为”。如对集水塘、河网、苗圃林地、果林不作任何设计,只是稍加梳理。将保留的水稻田策划成稻田茶吧、稻田艺术节。让部分民居改造成城市园艺交流培训中心。甚至在岛群区推广运用生态有机农业。 回到整体中,用景观产业化等景观策略对场地相关功能区域进行规划设计,将绿地的生态、生产、休闲功能结合起来,创造一个排蓄防洪、生态保护教育、休闲游憩为一体的“郊区田园绿洲”。
上海张家浜楔形绿地景观规划
上海张家浜楔形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上海张家浜楔形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就不再多谈。谢谢。
“小”亦“无为”
宁中意:2006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浦东大街小巷都更新了一种新型路名牌,这在当时国内是不多见的,至今,民众的评价都很高,我个人的亲身体会是,这个小东西很人性,找路确实方面多了。你是路名牌设计者,请谈谈你的设计想法?
林选泉:好的,谢谢您的评价。路名牌(注:也称指路牌)作为城市景观的元素小的不起眼,但却有“本地人脸、外地人眼”之称。路名牌对市民出行有着重大的指示意义。我倒是认为,路名牌虽小却不小,它能反映城市道路设施是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城市文明进程中,需要大家改变传统思路,对城市公用设施进行人本化的深层思索。针对浦东旧路名牌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从现代认知心理学和人机工程学角度出发,研究人的信息接受过程。确定路名牌的图形、文字、色彩、材料等各项综合指标以及制作工艺,让路名牌所传递的信息具有快速、方便、易于识别,最后尽量让路名牌形式趋于美。
宁中意:你所设计的这种新型道路名牌有些什么特点呢?或者说有什么创新点呢?
林选泉:我归纳一下主要有5方面:1.采用了“一杆两牌直角式”,能指示交叉道路信息。这种是“单功能路名牌”运用于次要道路,还有一种是“多功能路名牌”运用在主要道路上。2.在文字内容上增加了路段的门牌号码信息。3. “多功能路名牌”除了提供了公建、地图、交通等公共索引信息外,增设的电子信息显示屏还可以提供天气预报等综合公共信息,远期它可用触摸电子屏提供更综合的信息。4.运用 “蓄光型自发光发光”材料,增加信息的夜间识别性,同时也体现绿色设计。5.探讨了弱势群体如何使用路名牌。
浦东路名牌研究与设计
宁中意:它应该和“无为景观”没有关系了吧?
林选泉:哈哈,既然是“无为景观”,和小小路名牌还是有点联系。老子道家哲学观中认为“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它揭示了老子的宇宙观,在景观中,它恰恰也反映了景观规划设计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尺度”问题。从1米人的尺度、到1000公里区域尺度,甚至到国土资源和地球表层规划。
中国快速城市化给设计师提供一生难遇的机遇,可能是出于经济等原因,很多设计师觉得只有大尺度、大项目才“有可为”,这本无可厚非,问题是小尺度、小项目谁来关注?我认为所谓“大小”只是相对而言,“小”也可“有为”。恰恰是小尺度才能与人的尺度相关,也常常能真正反映出是否做到“以人为本”。老子说“故道大,天大,人亦大”体现出了浓浓的人本关怀,“无为景观”在这里也得到了诠释。当然,浦东路名牌设置规范的研究也是基于这个而出发的。
宁中意:嗯,有道理,那么这种新型道路名牌目前在上海和其它城市得到推广了吗?有什么社会影响吗?
林选泉:2006年5月,浦东内环作为试点开始运用,由于社会反馈很好,浦东新区政府很快就决定全区推广,随后几个月内就更换了所有新路牌。浦东这种做法在当时国内可能是最早的。2007年3月浦西在几条路上作为试点更换了自己的新路牌,至今还在推广中。这里有个小插曲,当时市里有意见要把浦东新路名牌拆了统一更换成浦西新路牌,至于原因我就不多说了,其实浦东和浦西新路牌还是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后来幸运的是浦东新路牌“幸存”了下来。还得到许多老百姓的赞可,浦东社会经济调查中心专报称:“市民齐赞新路牌,建议能尽快推广――从一件小事折射出服务政府理念”。时任的区委书记、区长也专文批示通报以示肯定:“城市管理就是要从这样的细节抓起,全体政府工作人员都要养成从细微处入手,实现精深化管理的作风”。遗憾的是媒体对新型路名牌关注深度和广度还是有有限,特别是由路名牌本身引发的对城市公用设施人本化以及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深层次的思索………加强对新型路名牌的宣传和知识产权保护,这对全国各城市推广很有意义。不过,这不是我个人能力所能企及了,可喜的是,据了解上海周边不少城市有关人士看了浦东新型路名牌后也正积极酝酿自己城市的新型路名牌。
浦东路名牌研究与设计
宁中意:这种新型的道路名牌设计方法我想应该还可以应用到其他方面。
林选泉:嗯,是的。同样的小设计我这还有一个例子,是浦东开发开放第一路--杨高路标识的创立与运用。它是杨高路改造景观系统中的一个小部分,整体景观改造上我认为不能仅仅关心速度,而是整个交通空间环境质量的改善,努力实现“交通·让出行成为一种享受” 这一美好愿望。为了增强杨高路道路文化内涵,我策划设计了“升腾的东方龙”等一系列LOGO,并通过公众参与方式投票确立最终方案,将其运用到道路隔离栏、人行道铺装等附属设施中,并在人流大的重要节点设立“标识创意说明”。这一系列做法目的是想让大众解读杨高路道路文化内涵, 在诠释中加深道路文化的认同。提升杨高路形象。我记得当时有媒体称“道路也可以像商品一样拥有自己的商标,这在上海属首次”。这种做法也影响了后来浦东其它改造和新建的道路。
上海杨高路道路改造景观
上海杨高路标识确立与运用
无限 “无为”
宁中意:关于你的“无为景观”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吗?
林选泉:噢,对了,我补充一点,“无为”便是“不妄为”,就要倡导多学科交融与合作,对自身需要有专业的深度和多学科的广度,有了这样的胸怀和视角,往往能从交叉学科中找到创新点,我自己也一直这么努力的。例如,我在做浙江德清一座斜拉桥――英溪大桥的景观设计,工程实践中,我运用企业CI(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理论知识,在国内桥梁景观理论界第一次系统阐述桥梁景观CI。作为理论创新的一种尝试,桥梁景观CI理论与英溪大桥工程都获得过奖项,同时,它与前面提到的路名牌和道路标识都入围参加“2007上海国际科技与艺术展”。
桥梁景观CI理论与实践--德清英溪大桥
桥梁景观CI理论与实践--德清英溪大桥
桥梁景观CI理论与实践--德清英溪大桥
“小设计”是否真正体现“大有为”,这可能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但是,我相信只要心中有“无为”,行为是“无为”,结果会是“无不为”………
【注释】:桥梁景观CI(Bridgescape Corporate Identity) 是指:将桥梁和桥位周边环境为“景观主体”或“景观载体”而创造的景观(广义上的)通过用桥梁景观CI整体表现体系(尤其是视觉识别系统和理念识别系统 ),传达桥梁美,桥文化,桥精神,使观者在桥及桥域的“景”与“观”的互动过程中,对桥及桥所处区域的人文、自然、 社会环境等产生一致的认知感和价值感,达到人、桥、环境的和谐统一。它是由桥梁景观理念识别(BMI)、桥梁景观视觉识别(BVI)、桥梁景观行为识别(BBI)这3大构成要素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