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的一年,新的要求。
最近收到了一份文件,分享给大家。
1
速览
一份免于公开的文件。我们先来速览文件内容:
(1)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项目融资地块中,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户型住房总建筑面积,占融资地块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少于30%。
(2)鼓励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项目复建地块中,扣除满足村民回迁自住需求外的住房,规划建设为中小户型住房。
(3)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项目规划介于建筑面积,应全部规划建设建筑面积60平以下的小户型住房,且其土地具备转化条件的,应转为国有土地。
(4)区城市更新部门应按照本指引的要求,制定城市更新(城中村)项目片区策划方案、单元规划和实施方案,并专章说明配置中小户型住房的情况。
总的概括来说,就是:
建设户型有硬性要求,并且纳入各项改造方案当中。
2
调控
我们先来看看为何是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户型。
90平方米是什么概念?
是一个人买房的刚需,是买房上车的理想面积。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刚需想买房的话,90平方米是最好的选择。
一个人在这座城市买房了,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想在这个城市扎根了。
在去年,我们花费了很多的篇幅去讲广州旧改的产业导入,无论是市级的指导性文件,还是合作企业的相关要求,都离不开“产业”二字。
新的一轮城市更新,表达重要的信息是“深化改革”,其内涵是通过城市更新,实现广州“老城市新活力”的愿景。
城市更新把产业带来了,那么要把什么留下:
答案是人口,更准确的说,是各类的人才。巨量的产业落地,必然可以带来大量的人才。
城市的发展战争,必然会形成人才的抢夺战。谁能留住人才,谁就能把握下一个十年。
因此,这份文件的用意就很明显了:
把人留住。
城市更新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产业和人口的重要的空间载体。最新的”十四五”规划当中,也透露着:城市更新不再是单纯的房地产项目,而是一个为人口和产业提供空间和平台的工程。
未来十年,广州将改造约400条村。400条村的改造,意味着400个住宅项目将会陆续入市,巨大的供应量将会冲击着广州楼市如今的格局。
“房住不炒”的原则,仍旧是房地产的主基调。更重要的是,未来广州住宅的供应量,大部分都来自于旧改。而旧改,正是政府主导的。
更直接的来说,就是政府有着广州未来住宅供应的绝对控制权,无论是供应量还是房价。
历史的经验曾告诉过我们:高房价在一定程度上会逼退企业和人才,从而导致实体经济空心化。稳住房价,留住人才,才是发展之道。
城市更新的调控,与过往的调控不同,因为这次
政府终于拿到了调控真正的“指挥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