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国家玫瑰公园规划设计 | DDON笛东

点击收藏 [ 建立属于你自己的在线项目数据库,带你一起进入知识管理时代 ]

近日,由笛东完成编制的《国家玫瑰公园概念规划设计》通过业主方验收。国家玫瑰公园是生态文明及两山理论具体实践,是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的示范项目。依托场地自然与人文资源禀赋(两万亩玫瑰种植区),通过生态人居模式,在国土空间、产业转型、共同富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640.png

△国家玫瑰公园规划设计总平面


DDON笛东设计团队受银谷集团委托,重新评估原国家玫瑰公园总体规划与产业报告,立足于国土空间优化与混合经济增效基础上,通过对山水空间重塑、在地文化挖掘、市场趋势研究使产业与规划进行重构,推进全球唯一国家玫瑰公园建设进程。重点打造爱情海度假组团、工坊小镇组团、玫瑰庄园组团与田园农创组团四大产业集群。


640.jpg

国家玫瑰公园鸟瞰构想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


基于城乡国民经济协同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采用混合用地策略使产业规划与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衔接,盘活宅基地与农用地积极推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目标。规划保持玫瑰核心种植区域绝大部分土地性质不变,采用点状供地建设必要配套设施。对于保留村庄,按业态需求对原有集体建设用地空间进行改造提升,农民可以宅基地入股方式参与公园运营,引导发展民宿、书苑等共享农舍项目,将酒店、公寓及社区度假等高附加值项目集中布置于场地三水汇流处,征为国有后开发建设(缩减原规划建设用地,聚焦增效),实现开发建设与土地资源平衡。

640 (1).png

国家玫瑰公园爱情海社区构想


640 (1).jpg

爱情海社区沉浸式购物


重塑山水开放空间


山水城市是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延续,隐含城市选址与山水关系。国家玫瑰公园在规划层面上延续传统山水格局,通过资源评价、生态格局、空间构架、情景引导、布局形态五方面内容的演进与叠加,引导产业城镇融入川西山水格局之中:实现地块与资源环境高度契合、用地规模与比例更加具有弹性、布局形态根据环境更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体现极高的环境融合度。

通过界水聚气、转译思源、空间渗透、引人入胜、场景交互、归田园居六大设计策略传导落位形象:宏观尺度下产业城镇选址布局及开放空间与峰谷形成连续景观视廊,构建相互渗透的内外空间界面;中观层面通过“留白”式的虚空间(街区、湖面等)划分出国家玫瑰公园的开放空间结构;微观尺度下利用长街、窄巷线性空间串联微小邻里空间组团,延续川西街道固有的复合功能。整体上将基地划分为五大功能板块,包括共享入口板块、爱情海度假板块、玫瑰庄园板块、工坊小镇板块、田园农创板块。


640 (2).jpg

△国家玫瑰公园工坊小镇构想


640 (3).jpg

△川西工坊新赋能

 

区域协同城乡发展


国家玫瑰公园构建5A景区未来形成四川省精品环线-九寨新环线重要节点。产业社区度假目的地与周边城镇协同发展形成发动产业,其溢出效应不仅吸纳周边留守妇女老人就业,还可有效吸引成渝经济双圈优秀人才回乡创业,发展高品质微度假、民宿等产业,推动共同富裕,增加地方综合收益,带动周边社会经济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区域城乡协同。


640 (4).jpg

△国家玫瑰公园玫瑰庄园构想


640 (5).jpg

△玫瑰庄园眺望浅山区


激活赋能内容驱动


基于场地自下而上从文史、地理维度(历史花园与川西气脉)进行业态内容赋能,通过市场前测,打造延续上位、符合市场、满足开发的场地内容构想--雪山玫瑰·浪漫圣地,国家玫瑰公园项目基于文旅、广电、体育、农旅等多元融合,形成一站式双中心度假产品体系(文化吸引中心以及消费利润中心),包括爱情主题类、研学教育类、自然探险类、养生度假类、节庆会展类、农创体验类等复合休闲度假产品。在满足业态场景氛围构想前提下,打造国家公园专属气质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640 (6).jpg

△国家玫瑰公园核心区效果


国家玫瑰公园在国土空间优化背景下延续传统山水文化,重塑符合川西性格的产业城镇与高品质生态宜居地。自下而上构建契合场地文化气质的内容构想;实践生态文明中国与高质量发展路径,伴随项目建设推进,国家玫瑰公园将成为产业社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导向期待。


项目概况
  • 手机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