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度攀越技术“云端”
阅读:1451 2013-05-30

\

BIM技术模拟出将于今年7月上海中心主楼封顶时的模样

 


  建筑信息模型BIM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简称。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为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

  BIM技术不是简单地将数字信息进行集成,而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使建筑工程在其整个进程中显著提高效率、大量减少风险。

  施工电梯直直向上,十几分钟,抵达“云端”——上海中心主楼核心筒顶部施工钢平台,云雾缭绕,这座旋转而上的龙形建筑,看上去像谜一样。从工程总承包上海建工集团得知,昨天上海中心又攀升至新的高度:527米、114层。

  上海建工总承包项目经理部副总经理卞若宁拿着一个iPad,跑上跑下,他的机子里装着一个虚拟的上海中心。这个上海中心,浑身是密密麻麻的设计线条,是采集了建筑全方位数据信息后,用数字化技术建起的三维模型,叫做BIM(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国际建筑界先进的技术手段,上海在超高层建筑中首次全面运用。有了它,一切似乎都在掌控中。

  “碰撞”纠偏:构筑完美线条

  打开最新的上海中心BIM月报,一幅幅彩色三维图,准确透视出摩天大楼各部位的“骨骼”,图中有一些显眼的“红色”,技术人员说,是提示设计发生了“碰撞”:风管“撞”了钢梁,擦窗机“碰”到外幕墙支撑,钢结构“触”及内幕墙……这在以往的二维图纸上很难辨别,在三维模型里却一目了然,可以马上调整、优化。

  选择BIM,是这座“中国第一高楼”最明智的决定。上海建工集团副总裁、上海中心总承包项目经理部总经理房庆强说,一开始就意识到了工程的复杂性,632米超高、近百万吨重量、旋转的外形,众多复杂的学科、庞大的信息量、多路的参与方、较长的建设周期,都是高难度的挑战。到目前,工程已创造了多项“之最”纪录。BIM的应用,保障了施工顺利推进,堪称上海中心的施工技术“云端”。

  当年建金茂大厦时,为了一张显示各类管线走向的三维图纸,上海建工的设计师要画上几十张施工图,才模拟出实景。如今有了BIM,“想像力”变得不那么重要,建造上海中心涉及各个专业:钢结构、内幕墙、外幕墙、机电管线甚至擦窗机……在BIM的三维世界里,都直观可见,空间再复杂,也能准确定位,而且还能通过计算机把它们叠合起来,看看有没有错漏,彼此间是否“打架”,然后通过纠偏,使设计更加完美。

  建工人很有远见,几年前,他们就投入数百万元,开始研究BIM技术,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施工企业,向“智力型”企业不断转型。如今,BIM技术、远程监控、虚拟施工、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已为上海建工构筑起全方位的创新体系。

  全生命周期:从Model到Manage

  走进上海中心BIM工作室,上海建工机施集团的俞晓萌正在电脑前忙着输入各种数据。工作室有4位成员,来自不同单位,每天要处理的“大数据”,不仅有描述几何形状的参数,还有材料性能、造价等各种信息,这样,能确保上海中心的BIM模型每两周更新一次,进而对施工实现动态管理。

  BIM中的M,原先是Model(模型)的缩写,不过,在上海中心的建设者眼里,M更应理解为Manage(管理)。因为这里的BIM技术,已覆盖上海中心的“全生命周期”,从深化设计、施工组织,到进度管理、成本控制、质量监控等,改变着传统的工作方式。

  比如,双层幕墙结构的上海中心,2万多块幕墙构件无一相同。按传统施工法,很难高精度安装,现在用BIM在电脑中精确计算、三维演示,每块构件到了施工现场,能按先后顺序精准地一步到位;比如施工进度管理,用BIM技术将各个专业的施工计划输入电脑,先模拟一遍,考察是否合理;上海中心的生命周期预计在100年左右,未来的运营、使用、维修等,也都通过BIM进行了充分论证。

  这一“管理”精髓,为向“总承包商、总集成商”转型的上海建工,增加了市场竞争的砝码。去年在经济形势整体严峻的情况下,上海建工集团实现营业额和新签合同额连续第1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建筑业产值首次跃上千亿级平台。因为有了超高层BIM“一招鲜”,慕名而来的工程源源不断。

  制定标准:占领产业“云端”

  而眼下,将于7月实现主楼封顶的“第一高楼”,也正朝向另一个“云端”迈进。记者看到一份刚刚编制完成的《上海中心BIM实施标准》,内容涉及BIM的软件、模型、流程等各方面,将用于进一步规范上海中心BIM工作。《标准》中仅“工作流程”一项就有多个分类,包括会议执行、报告提交、碰撞分析、施工模拟、文件发布等具体流程。

  虽然这份《标准》不像电脑里的BIM模型看得实在,但作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标志性建筑,建立BIM这一先进技术的标准和规范,对于整个行业的科技创新和长远发展,将具有示范意义和推动作用。

  在国内,BIM标准还是空白。上海建工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参与国家建设部组织的BIM“国标”编制,向更多看不见的高度攀越。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10月28日至31日,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在上海举办。上海市政总院作为本次盛会的重要参与单位和主题活动承办单位之一,为众多主场系列活动提供了论坛承办和主旨特邀嘉宾上的支持,同时为2023《上海手册》的部分入选案例提供咨询服务。
2023-11-08上海市政总院 世界城市日 上海  阅读:1790
SPARK董事、中国区总经理闵薇的首次个展“双圆双色”近日在上海前滩太古里的库布里克书店开幕,此次展览由方弘有担任策展人。
2022-09-25SPARK思邦 闵薇 个展 上海  阅读:3611
由 BRE 英国建筑研究院(中国)主办,高力国际 Colliers 承办、SOM 和 CABR 中建研科技股份公司协办的“2022建筑智慧化创新沙龙”近日在上海成功举办。
2022-07-31SOM设计事务所 上海 智慧建筑 建筑科技  阅读:4784
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2021(上海) 2021年11月2日-5日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W5馆
2020年11月27日,第九届亚洲国际建筑工业化展览会(以下简称“BIC”)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圆满落幕。作为亚洲建筑行业旗舰展,BIC深耕建筑行业数十年,成功举办了9届。2021年,BIC以“工业化驱动产业融合 · 智能化引领建造转型”为主题将于2021年3月24-26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