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话教育 | 中小学校园规划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阅读:4218 2019-06-02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给所有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一直是全社会努力的目标。学校作为孩子接受教育的物质载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北京建院建筑规划一中心6A6工作室+北京建院教育建筑研究中心,作为一个面向基础教育建筑规划与设计的专业化设计研究团队,在研习和继承北京建院已有的教育建筑设计经验和成果基础上,通过近二十年的工程实践,专注于基础教育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的专向化研究和探索。在这些研究和探索中,不同类型的实践案例,推动着北京建院设计团队不断积累和提升对现代教育的认识。儿童节来临之际,北京建院副总建筑师、教育建筑研究中心副主任、建筑规划一中心副主任王小工,与大家分享他的团队在中小学校园规划设计中的实践与思考。


王小工 

北京建院副总建筑师

教育建筑研究中心副主任

建筑规划一中心副主任

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这些年来,我们用心积累了一笔笔宝贵的财富,这之中既包括全国各地知名老校的新建校区设计和更新扩建工程,如温总理亲笔题写“以爱育爱”享誉全国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新校区,京剧大师梅兰芳出任名誉校长、在艺术界享有盛誉的武汉市艺术学校新校区,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江淮名校蚌埠二中新校区(江淮中学);也有秉持创新教学理念的国际学校建设,如北京芳草地小学北四环国际校;更有为灾后新区重建的新校园,如汶川地震灾后心系全球华人爱心奉献的新北川中学等。

640.webp (1).jpg

新北川中学


640.webp (2).jpg

▲武汉市艺术学校新校区


640.webp (3).jpg

▲蚌埠二中新校区


640.webp (4).jpg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既有校园的整体改扩建规划设计,例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园整体更新扩建;到城市中心区高密度校园的规划,例如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本部)新校区;再到超大规模尺度新建校园规划设计,例如新北川中学。三个类型案例的实践促使我们更加注重建筑与教育理念的结合,教育的软硬件默契配合,教育建筑建设的系统管理和控制。


既有校园的整体改扩建规划设计

640.webp (5).jpg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园整体更新扩建


在校园的更新改造过程中,本项目侧重依据学校未来管理发展的总体构想对既有校园进行整体规划的梳理、保留和重构。校园规划骨架的合理延续体现着校园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城市中心高密度校园的规划

640.webp (6).jpg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本部)新校区


在本项目中,设计团队希望建筑能兼顾体现城市历史地段空间肌理和面向未来小学校园的身份特征,并以孩子的心态和视角来把握其形态和色彩。


超大规模尺度新建校园规划设计

640.webp (7).jpg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新北川中学


本项目从城市规划的层面思考校园规划,使得新北川中学校园总体规划和单体布局能够尊重和呼应北川新城的城市总体规划,并探索学校资源与社会(社区)共享的可能性,以及校园开阔空间在城市抗灾中作为避难场所利用的可能性。


这些学校因历史传承、地域文化的不同,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教学理念、办学特点,对学校的建设也都有着不同的特殊需求与文化传承。在设计工作中我们有幸与诸多一线的教育家、校长、教师们进行了沟通交流,积累和提升了对现代教育的认识,这也促使我们更广泛地去深入思考校园的本质、创作的初衷和设计的着眼点。 



对当前中小学校园规划设计的一些思考

我们在反思总结这些年来基础教育建筑的创作实践时,也时常问自己:怎样的校园建筑规划与设计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办学需求和发展?


1、对当前基础教育理念变革的认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管理是一所学校成功的核心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有着丰富的办学经历和思想,在办学中实践着“以爱育爱”的博大胸怀。因此,我们的每一个校园规划设计都是从与这些教育家心与心的沟通与对话开始的。这些沟通和对话开启了我们对教育和教育建筑的认识、实践和成长。


2、教育建筑的建设是一个需要软硬件默契配合的工程


单纯的校园高水平硬件条件≠高水平的教育水准。在当今充满挑战的社会发展新背景下,校园建筑的规划设计应与教育实践理念的发展在一种共生的形式下相互结合推进。校园规划设计建设的目的就是希望建成的校园硬件设施与经营管理校园的软件之间能够形成默契;从而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以学生为中心,并有利于其自身学习和整个学校可持续繁荣发展的成长环境。


3、校园建筑规划设计的关注点——交流与沟通空间的创造


校园规划建筑设计的关注点应当首先放在如何充分表达和挖掘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传承上;放在如何平衡好教育建筑的功能性和文化性的建设与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相契合上;放在如何建立和促成师生与校园环境文化之间形成情感互动和谐共生上。建筑空间环境作为人们行为的载体,两者之间能否形成“对话”就理应成为设计中追求的核心目标,理应成为校园建筑规划设计的核心关注点。而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相互塑造和改变则来源于在校期间老师和同学彼此之间学习、生活全方位沟通交流的成长中。


4、细节决定成败——细节设计的重要性


一个学校在大的规划功能格局上的成功只能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校园设计很多方面表现在许许多多的细节处理上。这些年来对校园不同环节、细节处理的积累和关注,应该是工作室作为一个面向基础教育建筑设计的专业化团队最大的心得和收获之一。无论是平面功能空间布局,抑或是材料安全构造,细节的处理往往与师生日常使用紧密相连。细节处理不仅体现着设计中对建筑完整度的把控能力,更表达着设计者对学校师生的人文关怀。


5、宿舍生活单元的教育功能——学生的第二课堂


学生的宿舍和食堂不仅仅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住宿学院概念的引入对于学生的成长将非常有利。我们在新北川中学、蚌埠二中、肥东一中等校园的学生宿舍设计时,拒绝学生宿舍设计的宾馆化思想,使住宿校园学生间难忘的集体生活场所成为他们“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成长”的宝贵课堂。


6、绿色生态节能理念的体现与校园建筑的永续更新发展


对于绿色生态节能理念的设计应用可采用可视化的手段;我们主张选择的技术和概念一定要以适合国内及地域技术经济发展现状的成熟做法为前提,否则有时会事与愿违。规划与建筑设计中,首先强调对地域气候条件和自然生态特征的适应与利用是最根本的绿色与环保的体现。


7、校园文化与校园景观的建设


校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往往是与校园文化营建相结合的。在强调校园文化营建艺术性的同时,我们更主张对学校本身个性文化的挖掘与历史传承,避免校园文化强迫式放之四海皆准的口号式表达。


8、从更广泛的角度思考学校建设


这些年来团队规划设计的基础教育校园项目类型,从核心城市的各类名校延伸至一些偏远地区公益类组织投资的乡村基点校。在当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无论一线城市还是偏远地区,学校的规划设计应尽快打破校园全天候的围墙式管理模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建设和经营好一所可以百年树人的校园不是朝夕之事,其间一定浸润着育人者爱心与文化底蕴的不断积累。

长期有计划地总结、研究,甚至预测学校建设发展的方向来适应和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在做校园规划设计时,不仅要尊重昨天的历史,考虑今天的急需,亦要思考明天发展的方向与可能。“做人第一,修业第二”,面对未来,真正的挑战也许才刚刚开始!我们始终的心愿是一起努力,为下一代建一所好学校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如今,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正逐渐颠覆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孩子们在家远程学习成为全球性的新现象,然而时刻都在变化着的疫情状态带来了许多问题
2020-08-23Perkins and Will 教育建筑 中小学  阅读:3462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