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NA专访鼎世集团中国区总裁吴旭辉DS鼎实国际设计总监Panu Amornbantukul|一体化发展是商业综合体的持久之道
阅读:4203 2012-10-15

 


媒体:《建筑中国周刊》,ARCHINA建筑中国网


时间:2012年8月31日

受访人:吴旭辉  鼎世集团中国区总裁

               Panu Amornbantukul(新加坡)  DS鼎实国际设计总监

记者:顾茹彬

\

鼎世集团中国区总裁  吴旭辉


\
     Panu Amornbantukul(新加坡) DS鼎实国际设计总监


自房地产调控后,商业地产一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其中以适合中国城市发展需求的大体量、高度复杂的商业综合体最受瞩目。那么早前就在该领域颇具代表性和话语权的DS鼎实国际是如何看待市场的现状与前景,如何应对日渐加剧的竞争,如何在快速复制的大环境下坚持创新的呢?

《建筑中国周刊》:你好,Panu!鼎实国际是一家非常优秀的设计公司,特别是在商业建筑领域,您当时是如何与它结下缘分的?


Panu  Amornbantukul首先,中国有太多令人振奋的项目机会,以及非常强大的经济实力,现在全世界所有的建筑师都将目光投向中国,我也不例外。之前我曾在新加坡的事务所工作,接触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项目。在比较中我发现中国的项目是最有趣的,不仅项目规模较大,甲方思想也比较开放,这些因素激起了我来中国工作的渴望。

也是机缘巧合,一位曾与我在新加坡共事多年的好朋友Susan进了鼎实国际新加坡北京公司,而后向我介绍了不少鼎实国际的设计理念,在这个过程中我能越来越清晰地感到,这里的平台与我个人的成长规划和兴趣所在正当契合。

《建筑中国周刊》:对于这个团队的领导——吴旭辉先生,在你心目中是怎样的印象?

Panu  Amornbantukul大约在加入鼎实一周后,我有幸在一次项目沟通中见识到了吴旭辉先生在建筑设计和项目管理决策方面的高瞻远瞩,这让我进一步为自己的选择感到荣幸。

具体来说,他除了很擅长设计外,在商业以及项目的执行实施等方面都非常有经验。过去,我主要专注于设计,但在接触到吴总之后,我觉得自己的业务领域、工作范畴都得以拓宽了,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新东西。

《建筑中国周刊》:您在城市综合体上有着较为丰富的项目经验,对于如今城市综合体在各个城市间的高速复制,您是如何看待的?我们又当如何协调它与不同地域环境的关系?

Panu  Amornbantukul我自身非常不赞同这样的高速复制,但有时也要站在开发商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就当下中国的市场而言,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对那些新颖独特的设计作品的接受程度还是比较有限的,同时这类建筑往往也会大大增加设计成本。这就好比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命题,究竟应该先由我们的设计师给甲方设计出好的作品,通过作品引导大众审美,还是先提高大众的审美观,而后反作用于我们的设计师和甲方。我认为,这两个方向是可以同时着手的,作为设计师,应当力争在目前相对局限的环境下努力做出优秀的作品,尽到自己的职责。

《建筑中国周刊》:这个问题我也想问一下吴总,您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上是怎么理解和看待商业建筑高速复制的现象的?

吴旭辉  :近段时间,中国在商业综合体方面的发展速度太快了,特别是一些西部城市,每年以超百万平米的建设速度扩张,这样粗犷的商业运行会给后期运营及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困扰,甚至会给国家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和泡沫。

但我始终认为,商业地产是淘汰制的,它和这种纯粹的泡沫不是一个概念。好的商业模式在一个城市中会有机地发展;相反,若没有一个好的流程和框架作支撑,即使起初比较火,最终还是会被时间所淘汰。这是一种必然的规律。

《建筑中国周刊》:城市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从开发定位、到规划设计、招商引入、管理运营等等各个环节的把控。那么作为设计方,我们如何去为业主、为项目提升价值呢?

吴旭辉  :在与开发商的沟通中,我基本不会把自己局限地定位在设计师这单一的角色上。因为就设计本身来说,从出图纸到报批、到招商、到展示,它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同时设计又不是唯一最重要的环节,更重要的是前期的定位和后面的招商运营。

现在中国大多数的设计和开发都是脱节的,因为每家策划单位、设计单位、招商单位或是运营单位的背景和思考方式都不同,故实际项目经常会从头到尾发生变化和扭曲。而我们看国内乃至国际上一些成功的商业综合体的开发案例,基本都在初始阶段就敲定了后期执行,将初始设计贯穿始终。这就是一体化发展的优势,也是我们鼎实追寻的一个理想目标。

正因为看到现在中国的商业地产面临这么多的困惑以及各种不平衡发展,所以我们决定设立更多的服务类型,把对于商业地产的研究和兴趣扩大,并在实践中不停地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学习和积累。现在,这种贯穿商业地产由始至终的执行已成为我们一个最大的特点。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将设计的理念从概念阶段到报建报批,甚至到后期招商,都完整地延续下来,这才是持久之道。

《建筑中国周刊》:吴总为我们展示了设计企业应当如何作用于商业地产,可否请Panu也谈谈作为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您个人如何为开发商、为综合体项目提供更多的价值?


Panu  Amornbantukul在设计之前,应该先充分了解甲方的期望和甲方面对的局限。中国和新加坡的市场非常不同,在新加坡做项目时,首先我会先设计出夺人眼球的概念方案,但在中国我就要试着揣测甲方对设计空间有多大的接受度。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审美,来到中国后我也在不断地摸索这里的审美。

《建筑中国周刊》:鼎实国际发展到像今天这样在专业领域颇具深度、特色和影响力,想必离不开团队里面像Panu这样的建筑师的优异表现。请问公司在选择人才过程中的“诀窍”是什么?

吴旭辉  :这也是企业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现在我们在外的口碑比较有利:鼎实的团队整体水平都很好。这也是甲方在和不同的公司对接后给予我们的评价。

不同于很多大型企业,核心能力较强的往往集中在一两个人身上,员工之间差距很大。在我们的团队,整体水平普遍不错,因为每个人都奔着相同的目标——把项目做好,所以大家做项目时就会特别踏实、实际,不遗漏每个细节和节点。现在下面的一些商业地产培训师、策划师的能力甚至不比我差,这点常使我倍感欣慰,我也无须对每个项目都亲力亲为。事实上,大多数甲方也正是看中了我们鼎世集团鼎实国际这样的团队,相信我们有能力推动和运营好整个项目。

《建筑中国周刊》:态度确实很重要,但对于城市综合体,它远比一个单纯的shopping  mall、一个酒店更复杂更综合,我们的设计人才还需要哪些特殊的素质?

吴旭辉  :除了认真学习以外还要有天赋。像Panu和我们这里很多设计师都具有很高的天赋,这种天赋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诠释商业空间。

很多人经常会聊到商业综合体,也有不少企业从其他领域转型过来。但真正落到实处时只看重几点:该设计能否提升定位、能否推动招商、能否优化运营。这就要靠一个商业综合体设计师的经验以及天赋。

《建筑中国周刊》:眼下,商业综合体可谓这个市场中的“肥肉”,越来越多的设计企业纷纷把手伸向了这一领域。在激烈的竞争中,您认为鼎实国际应当如何力战群雄?

吴旭辉  :凭借鼎实在这片领域多年摸打滚爬的经验积累,强大的专业性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对开发商角度来说,他们实际做的是资本、是土地,他们可以咨询专业团队,聘请专业团队做后期的操作,因此即便从住宅转到商业综合体或许都不会有太大问题。但对设计公司不一样,盲目的转型只会对项目徒增破坏。商业综合体一旦投入,对整个社会造成的影响相当巨大,专业的开发单位势必懂得衡量代价,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找到专业的执行单位。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小编从海口江东新区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获悉,近日,位于海口江东新区总部经济区(生态CBD)中轴门户位置的中央综合服务产业项目(暂定名)设计方案公布!历时五个多月的调研、邀请、入围、设计、评审和优化,江东新区生态CBD再添“高颜值成员”。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回顾项目设计方案的诞生过程……
2022-07-03自贸江东 商业综合体  阅读:4913
临港大道站城一体化开发区域是上海在“临港新区”和“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引领区”两个国家战略引领下,参与全球城市竞争的重要战略空间。
2021-12-26gmp建筑师事务所 商业综合体  阅读:6964
商业综合体是以国内消费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的建筑承载体,是体验式消费的新场景,逛商业综合体已成为一种时尚和消费生活习惯。
开元宁波1688新青年广场,由世界知名建筑师Dale Ciapetti(AUD总建筑师、资深设计总监)主刀的“宁波准打卡胜地”,即将在今年正式亮相。
2021-03-30AUD 商业综合体 AUDnews  阅读:5734
對於貝爾高林而言,商業綜合體的景觀功能規劃是設計中最重要的一環。我們不僅重視景觀的表達,同樣希望通過各專業之間良好的配合提升整體業態價值。因此,在項目前期規劃中,設計除了對項目進行完善,還要前瞻未來規劃的可行性,為各專業之間的協調與表達預留餘地,而不是一枝獨秀,鶴立雞群。
2020-12-19贝尔高林国际 商业综合体 景观设计  阅读:4795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