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T Ⅰ
项目概况
1
张家口市,河北省辖地级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是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和冀晋蒙(外长城)经济圈的交汇点,项目位于张家口市宣化区。
用地位于宣化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内,用地周边有大量的村落及农田,形成一幅田野牧歌式的美丽画卷。
尚谷园-巡天延伸产业基地包括谷文化及产业展示展览中心、专家工作室、温室大棚、管理办公用房、锅炉房及换热中心和门卫室。
PART Ⅱ
设计理念
2
Ⅱ-Ⅰ 地域文化的延续
方城——宣化古城有 “京西第一府”之誉。古城为方城,始建于唐,所留遗迹沧桑古朴素雅;建筑布局以“间”为基本单元,形成大小、高低错落的组合,建筑屋顶为多种形式坡顶组合,又以双坡屋面为主。
村落——用地周边有大量的村落,设计中延续村落的的规划结构,把当地传统院落的沿道路排布方式与大院的围合形式,运用到本次规划布局当中;
院落——建筑以“间”为模式语言,采用多种组合方式,形成不同类型的院落群体,形成丰富多样的空间效果。
当地村落的形成结构,是以每家的院子为基本单元,而院子形成的方式又是以当地农民高效的生活使用功能为核心。将这种规划结构的“原型”抽象出来,形成以“间”为单元,双坡屋顶的轮廓为基本特征,进行拆解、组合、旋转,形成具有内在秩序的聚落组群。
Ⅱ-Ⅱ 谷文化的解读与思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谷文化解读
谷子(粟)是起源于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位居五谷之首;
谷子的生物特征与耕作传统皆具生态友好的特征,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这一哲学理念的表征,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理念;谷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异彩纷呈的表象背后,蕴含着深层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
圆为形,圆形的物体具有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的隐喻,谷子“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也顺应着不断变化的自然规律;润为神,谷子的温润清澈,以极致平淡,诠释着对自然生灵的敏锐感悟力。
Ⅱ-Ⅲ 天圆地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建筑解读
天坛:大戴礼记-曾子天圆:“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吕氏春秋:“天道圆、地道方,圣人法之,所以立上下”圆有动态、圆满、祥和之意,方有静态、正直稳重之意。
社稷坛:社稷”一词指代国家。社,是社神,主管土地;稷,是稷神,主管五谷。由于农业对国家的重要性,历代帝王都非常重视祭祀社稷。社稷坛亦称大社、太社,为古代帝王祭祀土神与谷神的坛所。
Ⅱ-Ⅳ 造园——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项目采用园林化的设计方法,营造步移景异,移步换景的景观意向。将园子里的院子重新组织摆放,权衡院子之间的大小、虚实、深浅、藏露,曲折,园子与院子便同时具有了一种抽象的意境。在绿化景观的考虑上,建筑之间形成的若干庭院,进行不同主题性的绿化种植,形成室内外相互交融的空间效果。
△专家楼中心绿地景观效果研究©THAD
PART Ⅲ
设计生成策略
3
张家口地区秋冬季西北风盛行,为减少寒风带来的不利影响,院墙朝西北的方向除了必要的疏散通道设计有门洞,其余皆为实墙来抵挡风沙和寒流。建筑组群在东南侧圆形院墙打开,结合大面积的浅水面,引入阳光来营造内部舒适的小气候。
建筑布局根据规划要求,平行于城市路网布置,与正南向扭转了21度,使建筑兼有东南和西南两个朝南的采光面。
当地村落的形成结构,是以每家的院子为基本单元,而院子形成的方式又是以当地农民高效的生活使用功能为核心。将这种规划结构的“原型”抽象出来,形成以“间”为单元,双坡屋顶的轮廓为基本特征,进行拆解、组合、旋转,形成具有内在秩序的聚落组群。
△尚谷园屋顶休闲平台©THAD
PART Ⅳ
建筑风格
4
思考谷文化特点,提取圆形作为建筑的边界组织功能布局,建筑色彩以土黄色为主,是谷子的色彩、丰收的颜色、大地质朴的性格表达;蕴含天圆地方的理念,圆形的边界暗含祥和、圆满之意,而方正的建筑形体,既古朴,又是对周围乡村房屋与院落的抽象提炼。
△尚谷园入口大厅©THAD
△尚谷园展厅©THAD
△尚谷园展厅©THAD
PART Ⅴ
项目图纸
5
△总平面图©THAD
△尚谷园一层平面图©THAD
△尚谷园二层平面图©THAD
PART Ⅵ
项目信息
6
项目名称丨尚谷园-巡天延伸产业基地
项目地点丨河北省张家口市
建筑类型丨科研建筑
用地面积丨26,311㎡
建筑面积丨8,962.59㎡
设计时间丨2020-2021
设计单位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丨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丨刘恒 吴宝智
建筑设计丨刘恒 吴宝智 王焕燃 冯婕 尹斌 陈宁 石润泽 张泽明 胡乐乐 卢赟
结构设计丨姚卫国
给排水专业丨张昭
暖通专业丨李妍
强电专业丨田旭
弱电专业丨张伟娜
景观设计丨北京意景源创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