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沙美大楼保护修缮工程 | 华建集团Arcplus
阅读:6894 2020-06-07

640.gif


沙美大楼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处于黄浦江以西、苏州河以南的上海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中,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三类保护,是通和洋行在近代上海外滩地区的早期重要作品之一。其外观华丽气派,室内简洁典雅,装饰细部精彩,原塔楼及转角部位是外滩街区天际线的亮丽一笔,是外滩地区20世纪早期带有巴洛克装饰的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代表。目前,建筑总体外观风貌尚存,局部原状已缺失或被改造,现已空置多年,亟待保护,以重焕新生。2014年进行整体保护修缮装修设计,近期实施外观修缮施工。



历史掠影

1921-1933:沙美大楼时期

沙美大楼(Somekh Building)建筑面积为3662平方米,是一幢高度23.85米,地上5层、局部6层的大楼,设计建成于1918-1921年。由通和洋行及买办应子云为法籍商人沙逊·所罗门·沙美(Somekh, Sassoon Solomon)设计,距今已近百年。建成时,大楼底层为银行,一、二层为开敞式大办公,三、四层为公寓套房,屋顶上设佣人房,并有朝向外滩的宽敞露台。


1934-1950:信托大楼时期

1934年上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THE SHANGHAI TURST CO., LTD.)为扩充业务从事改组,增资为国币一百万元,公司由宁波路73号迁入北京路190号即沙美大楼所在地,一直使用该楼直至建国初期。

640.png

1930年代上海外滩航拍图(图片来源:上海百年掠影)

640 (1).png

原设计南立面渲染图 1918.12.19

(资料来源:左:上海黄浦区房地局档案馆 馆藏;右:网络)



1951-1998:多家公司合用时期

建国以来,沙美大楼先后有多家单位进驻,楼上也有很多住户居住。著名的小提琴家俞丽拿也曾居住于此楼,大楼的老居民们仍能回忆起俞丽拿家窗外的悠悠梁祝余音(根据口述历史整理)。1994年11月,上海市政府决定成立上海外滩房屋置换公司,加快推进外滩地区大楼置换。1998年,沙美大楼也进行了置换,原有住户和单位全部搬离,此后一直处于空置状态,直至2014年修缮设计启动前。

640 (2).png

左:1950年代北京东路沿街照片(图片版权:华建集团)

右:约1990年代,南立面主楼梯入口尚为历史原貌,南立面底层外窗已改为卷帘门,加设店招。(图片来源:上海近代建筑风格);





价值评估

沙美大楼位于外滩第二立面,建筑具有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重要部位带有巴洛克装饰,是外滩北京东路四川中路交口不可多得的一道独特风景,也是诸多摄影爱好者热衷拍摄的素材——沿北京东路南立面居中为主入口,南立面主入口上方的纵向楼梯间以及转角顶部的塔楼穹顶处理,在规律中增加了变化,使立面变得更为生动活跃。立面处理上十分强调入口轴线,三重檐口以及弓形断檐山墙腰线下复杂的雕饰加强了这一轴线。顶部卷涡形的断檐山墙、弓形断檐山墙以及底层入口类似于东方汇理银行入口的卷涡形山墙都是上海近代建筑中巴洛克建筑装饰的精品。街角采用圆形转角式入口门廊,以斜向的轴线引入室内。立面构图为带有西方古典主义风格的水平舒展的横三段式意向,底层为下段,一层至三层为中段,四层及女儿墙为上段,并均采用多层次的水平横向檐口线脚加以分隔。转角制高点还有一穹顶塔楼,后被拆除。

640 (1).gif


建筑外墙饰面采用近代上海典型的汰石子工艺(即水刷石,shanghai plaster)、水平划格仿石,外窗采用进口的实腹钢窗,入口门为实木门。室内有精美的开敞式铁栅电梯和气派的水磨石饰面大楼梯。


原设计方通和洋行以其大量的作品奠定了上海近代建筑从移植期向转型期过渡的基础,并开辟了上海近代建筑中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创作之路,其作品之多堪称远东同行之冠。通和洋行早期的作品以安妮女王复兴风格为主,从1910年代起,其建筑风格开始逐步转向西方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代表作有永年人寿保险公司、东方汇理银行、中央造币厂等,沙美大楼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参考:上海近代建筑风格)

640.webp.jpg

历史剖面图纸填色示意(资料来源:根据上海黄浦区房地局档案馆 馆藏图纸进行分析)

640.webp (1).jpg

气派精美的原有室内大楼梯的现状残存构件





保护修缮目标

根据保护管理技术规定,沙美大楼的重点保护部位为东、南立面,主要空间格局、楼梯间、钢门窗及原有特色装饰。


保护利用设计的目标是再现历史风貌;精心保护其现存较完整的各重点保护部位;严谨恢复重要的历史特色空间与装饰。同时,合理地提升品质,按高级办公的标准配置当代先进的机电、消防及节能系统等,创造舒适环境,使大楼重获新生。

640.webp (2).jpg

修缮前的室内空间




设计亮点

1. 特色空间序列复原设计:流动的公共空间序列与历史原空间格局的恢复

底层大厅原为金融办公功能,本次修缮设计重点恢复了从转角处圆形门廊到室内大厅的公共空间序列,利用现有的楼板开洞、通过新植入轻盈的现代风格弧形楼梯,衔接上层、并采用传统样式复原内天井处的玻璃穹顶,营造给人一种在历史与未来间徜徉之感。新植入构件与历史要素之间的风格语言差异也展示了新旧之间的可识别性。

640 (3).png

原设计可见中庭穹顶,修缮前已不存

640.webp (3).jpg

于复原玻璃穹顶下方新植入弧形楼梯效果


修缮前天井呈多边形格局,局部楼板破损严重,有结构隐患。经过结构加固后,内立面采用stucco的饰面工艺,通过比例分割、凹凸关系、与颜色的微妙变化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室外空间创造出较为宽敞大气的空间感受。天井一端是复原玻璃穹顶,创造出有趣开放的交流氛围。

640.webp (4).jpg

内天井效果图


3层及以上空间修缮前现状与建成时有较大变化,修缮后功能为创意办公。恢复了历史原有的环绕内天井的走廊及单侧用房布置格局,室内则采用极简的装修风格,体现新旧共生。屋顶则利用为员工餐厅和屋顶花园,营造绝佳的观景平台。


2. 流线优化结合构件修复:铁栅电梯与水磨石大楼梯

室内的大楼梯围绕铁栅电梯展开,华丽气派。原设计首层为金融功能,楼上各层为办公公寓,故大楼梯并不能直达首层室内大厅,对今后使用十分不便。兼顾修缮后的功能及疏散、无障碍要求,对大楼梯首跑进行改造,增设无障碍坡道、使得大楼梯可以联通首层室内及室外。对楼上各层的大楼梯则整体保护其原有格局和装饰。


同时,铁栅电梯的围护构件缺损严重,轿厢已被后期替换并拆除,轿厢装饰的原物特征仅限于口述历史的考证。由于安全防护要求的提升,设计时完整保留修复铁栅构件,在电梯井内侧及周边增加通高的安全玻璃维护构造,满足消防疏散要求。参考同时代铁栅电梯的轿厢样式,定制复古风格轿厢。

640.webp (5).jpg

电梯铁艺构件内侧新增安全玻璃井道

640.webp (6).jpg

底层门厅效果图

640.webp (7).jpg

铁栅电梯比选方案

640.webp (8).jpg

根据口述历史恢复的铁栅电梯(双侧开门)内饰方案(未采用)


3. 风貌修复体现年代价值:水刷石外墙与装饰线脚

建筑外墙是20世纪初上海英式建筑常见的水刷石饰面,又称Shanghai Plaster,利用水泥抹灰中掺石子的手法模拟石材效果,是上海近现代建筑遗产中的一大特色工艺。沙美大楼修缮前,立面水刷石污染严重,有些后期修补的部位或产生空鼓等安全问题,或由于后期修补材料、手法不当而造成立面“花脸”的效果。

640 (4).png

根据三维测绘结果绘制的立面完损分析图


640 (5).png


早年修补时后加的修补材料与原有饰面的差异性



如何在坚持原真性、可识别性的同时,提升整体建筑室外风貌,是外立面水刷石修复的难点与重点。新做的水刷石需与原有饰面保持干净清晰的分界线,满足建筑遗产修复时的可识别性原则。最终效果力求在马路上观测时外立面整体无色差,近距离(半米以内)观测时可见新旧差异及接缝。体现年代价值和建筑的可读性。

640.webp (9).jpg
640.webp (10).jpg

4. 机电一体化更新

机电设备,特别是用于消防设施、卫生设施和排风排烟设备,在保证机电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将尽量选用国际、国内绿色优质品牌,并严格按照国家和上海市规范进行精心设计,对于有污染的废烟、废气配置高品质的净化、过滤设备,达到绿色环保高空排放标准。


空调设备选用VRV系统加新风空调系统,室外机利用大楼西南侧的平台和平屋面,选择高度较低的室外机设备,尽量避免对沿街风貌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外加绿化隔离和防腐木隔断等措施,尽量减小噪声干扰。

640.webp (11).jpg
640.webp (12).jpg




保护修缮工程亮点

1. 外墙水刷石修复

经整体清洗后发现,沙美大楼原有水刷石外饰面为米粒石大小,暖灰色基底,掺有乳白色、灰色和黑色石子,水平划格挺括。对外墙整体存况较好的饰面,采用中低压水枪清洗及敷贴脱漆膏处理,局部顽固污渍在专家指导下采用草酸进行手工操作。另外由于外墙存在后期多处不同材质的修补,如以碎玻璃作为骨料的水刷石,其水泥底色及石子配比均与原饰面有差异,考虑但其面积较大且质量较好,故对其整体清洗后表面进行局部平色,确保最小干预,兼顾整体观感效果。

640 (6).png

立面清洗前

640 (7).png

水刷石试样

640 (8).png

立面清洗后

640 (2).gif
640 (3).gif


2. 底层窗洞历史样式恢复

底层沿街窗洞由于后期使用原因大部分都被改为了门洞加卷帘门的形式,外墙面也增加了干挂大理石。万幸的是东立面上有一处窗洞保存完好,因此在修复设计施工中均以此处的窗洞形式、比例、材料、线脚细节为蓝本,进行其他窗洞的历史样式复原工作。

640 (4).gif

大楼原有外窗原为英国进口的32系列实腹钢窗,其转角弧形外窗和主立面的落地玻璃窗通透气派,别具一格。修缮时小心拆卸钢窗及玻璃后,对锈蚀部分除锈,校正,上漆,安装玻璃,并参考外滩同时期老大楼钢窗五金件进行复原。对原有钢窗已缺损的用以固定玻璃的铸铁压条,选用定制铝合金压条,表面喷黑,既复原其功能、减少钢窗变形,也保持了修复替代材料的可识别性。

640 (9).png

五金件样板

640 (5).gif


3. 水磨石大楼梯修复

水磨石饰面大楼梯踏步口缺损严重,后期水泥修补痕迹明显,整体观感较差。对于破损严重的踏步,选择沿踏步口横向切除的方案,新做踏步口,内部植入钢筋与原现浇混凝土楼梯结构进行拉结,其水磨石饰面采用与原踏步颜色、颗粒相近的配比,并增加铜条防滑。


铁艺大楼梯栏杆带有曲线纹样,立杆坚固又不失轻盈,在近代外滩建筑中实属难得的精品。修缮中也对其进行逐一整修,缺损处原位补足。

640 (6).gif



640.webp (13).jpg

铁艺栏杆样板段修缮,从左至右为除锈前、除锈并上红丹底漆后、灰色饰面、黑色饰面




未完待续的故事

本次工程中,已验收的阶段性工程为外立面、外门窗、屋面及室内重点保护部位(楼电梯间)的修复,顶部塔楼、室内装饰、天井复原及泛光照明的设计构思未能得到实现,实乃遗憾。虽然气派的转角塔楼并未得到恢复,但下部结构加固已完成,我们仍希望未来穹顶可以得到复原,完整诉说沙美大楼的过往,见证沙美大楼更精彩的未来。无论沙美大楼未来的功能如何,相信这座大楼都值得被用心对待,焕发出新的光彩。

640.webp (14).jpg
640.webp (15).jpg

立面塔楼复原设计推敲过程

640 (10).png

景观屋面整治和屋顶塔楼复原效果图




【项目信息】

建筑原名称:沙美大楼(Somekh building)

建筑曾用名:信托大楼 / 上海信托公司(Shanghai Trust Building)

原设计方:通和洋行(Atkinson & Dallas Co. Ltd)

原施工方:义记兴(Nee Ki Sin)

原设计建造年份:1918-1921年

原使用性质:金融办公及公寓


修缮项目名称:沙美大楼保护修缮工程

项目现地址:北京西路190号

保护级别: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三类保护外滩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一般建设控制地带

修缮建设方:同立投资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修缮设计方:华建集团 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

合作设计方:Glyph Design Studio(室内方案设计)

修缮施工单位: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修缮房测单位:上海房屋质量检测站

三维扫描团队:华建集团 科创中心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关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