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 INPark 星贸中心 | DP建筑师事务所
阅读:1271 2023-11-24



作为羊城新八景“科城锦绣”的广州科学城,在发展进程的推进下不断更新,多个新兴产业为科学城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位于主干道科学大道的一个重要交叉路口上的环山岭公园,是科学城核心区为数不多得到完整保留的山体,与周边另外六个公园一同形成公园网络。原只作为科学城内市民公园使用,随着科学大道周边产业快速成熟,场地的升级赋能计划被提上了日程。

建造是建筑师永恒的理性与艺术的博弈。原有场地本为连续山脉,后因人工建造而被划分阻隔。在设计之中,我们将建筑以积极的形态修补缺失的山脉,它将生于山,长于山。

整个建筑群结合原地形建造,通过环状脉络串联游、玩、憩、聚的空间形态,以丰富的路径承载更多新形态城市生活。原生保留地形、乐活花路、野趣丛林、台地广场,一系列以山为母题的景观要素让环山岭的精神地标成为可感、可观、可玩的景观空间。新建部分的考量是对岭南园林的现代转译,将建筑与景观空间相糅合。建筑顺势而生,将市民更舒适地引入场地,“环”给市民的一个公园式办公商业综合体


1.3公里的环山步道串联四大片区,打造四个不同的游山体验——“迎山”、“望山”、“露山”、“皆山”,叠加在原有场地上,增添更多接触自然的场景和乐趣。


在进行场地规划时,我们希望是对山体自然形态的延续,也不刻意掩饰新的构筑物对其微妙的改动。建筑错层的楼板,或是通往山体的开放空间,或是屋顶花园,将环山岭的绿意延伸至场地内部,也让场地最大限度地融入自然。



主入口位于科学大道上,同时和东南面的建筑形成场地的主视觉界面。开放的阶梯顺应原始高差,市民拾级而上,慢慢进入到环山岭公园。



从市中心方向到此地,办公总部塔楼作为科学大道的重要标识,我们无法掩盖新建筑对此地带来的改变,但是可以尽可能以谦虚的姿态,呼应山体脉络。双子塔之间的空中平台,既是为市民展示了公园的第五立面,更是以景框的态势记录着环山岭景色在记忆中吸睛的每一瞬。




背靠环山岭使这座大厦坐拥绝佳山景,方案将大体量切分为三个体块,使整体更为修长高挑,同时在平面上沿山体顺势而为,呈阶梯状布局退让山体,使其对山体的影响降到最低。空中花园的引入,构建了立体多层的公共-半公共层次关系,并与山体相互呼应,室内外的边界由此得以隐遁在生机盎然之中,建立起人与自然共生共长的和谐关系。


连廊和阳台是环山岭的“观景台”,建筑、景观、人群在此处实现了互动。

西北角与东南角的两个地块腹地较宽,也是原有山脉较为平缓的一侧。顺应此势,独栋总部宛如从山中长出,整体延伸山脉的起伏,并保留了舒适宜人的环境给办公人员。建筑主体呈现为隐性状态,在自然地势的基础上,营造半围合的露天观演场地以及衔接公园环路的栈道,作为公园与外界的过渡接口。


目前,INPark 星贸中心正如火如荼地施工中,整体施工进展顺利。双子塔办公总部1#楼结构施工进度过半,酒店地块主体结构封顶,幕墙挂装完成过半,独栋企业总部主体结构及幕墙已基本完成。
它生于山,环于山,长于山,将延续场地记忆,继续见证这里的现在和未来。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INPark 星贸中心

业主单位:广州市凯科星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DP建筑师事务所

扩初施工设计: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顾问:GVL广州怡境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幕墙设计顾问:旭密林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结构设计顾问:ARUP奥雅纳工程顾问(上海)有限广州分公司

机电设计顾问:广州澳希机电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顾问: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类型:城市综合体

设计时间:2018年-2020年

用地面积:47,369

项目规模:195,107m² (总计容142,107)

项目地点:广东,广州


建筑设计团队: 
方案主创:张海宾,陈志勇
项目总监:唐俊豪,吴新春
技术总监:廖祥聪
建筑设计团队:吴怡瑜,孙莉莉,陈梦如,李军,王杰,李翀,张伟贤,潘沛松,邝铭筠,阎姿灼,Jayawat .N,杜梦琴,罗煜诚,王亚鹏,马佳,李桂芳,黄调兵,黄宏日,黄世泉,温杭蓁,张诗琪庄一鸣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关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