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市第一中学新城区校区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学校一期由孟建民院士领衔深总院创研室于2013年设计,在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二期的建设主要是对一期功能的补充,同时为新设立的国际部提供教学空间。
建筑的本质在于其为人类生活服务的功能,不仅是满足居住的基本需求,更在环境之中赋予居住者独特的生活体验。从追求酒店级宁静的居住环境出发,建筑应致力于创造丰富而具有层次感的景观设计,以满足居民在休闲、观赏、漫步及社交等多方面的需求。
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是教育部为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而尝试建设的新型基地,也是国内首批建设的集教学、活动、实训、会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校教育建筑综合体之一,以“因形就势随遇而安,叠石造景开门见山”为设计理念,引入古典园林空间,强化了“建筑-人-自然”的关系。
徐州儿童友好中心是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的配套文化设施。建筑的规模小巧,处于一个相对宽阔的独立基地中,功能包括儿童活动室、亲子餐厅、书吧以及一个独立的景区大门,是为小朋友们安全快乐地接近自然、探索自然而建设,且会后持续运营的儿童活动营地。小建筑与大基地,使我们有机会创造一个建筑与自然景观充分融合的场所,为儿童营造亲切、开放、有趣的室内活动空间,同时提供一个自然的户外游戏乐园。
项目位于徐州市高新区珠江东路与经纬路,珠江东路是高新区内的城市形象大道,沿线分布着淮海生物医药产业园、高新区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园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随着产业的进一步细分和升级,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产业链高端和高科技人才被引进并聚集。为此,在淮海生物医药产业园景观提升之后,徐州高新区公共事业管理服务中心希望我们继续对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的城市绿化带景观进行升级,创造一个外观统一连贯,但各个产业园区又有其独特个性的景观。
项目坐落于江苏徐州,是未来城市副中心 居住氛围浓厚,多维交通便捷,尽得繁华与自然的场所价值 设计不失其属性,力求给客户提供一种有温度、有品质的万有社区
博物馆的展品是城市本身。毫无疑问,原址保护的古代城市遗址以及在附近挖掘出的单个文物是主要展品,但事实上,现代都市也是“叠城”中的重要展品。层叠的城市文脉由古今徐州共同组成。因而,博物馆并未采用常规的、螺旋上升或下降的线性路径来回应“城叠城”的历史过程,而是通过时空交错,为参观者营造出在古与今之间穿梭的空间错觉。
翠湾中城位于徐州市最具发展潜能板块的云龙区,周边生态环境较好,东临黄河故道,拥有一线河景,观景界面开阔。翠湾中城项目将大区的一部分开辟为示范区,使得置身其中,能切实感受到区域内原始的自然风貌及设计师所打造的林间栖息的闲适生活。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上海展园,坐落于园博园北部,总面积为7460㎡,由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原创设计。上海展园南侧遥望吕梁阁,西侧与天津展园相邻,北侧与山东烟台园相接,东侧则通往“诗赋运河”主展区。
本案位于江苏徐州泉山区,南临徐商公路20米市政绿地,北依80万平米桃花源湿地,城市湿地被称为“城市之肺”,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净化污染,调节城市气候,减轻热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