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厂于1929年的大中华正泰橡胶厂正是在包豪斯风格影响下的上海最早一批以现代主义风格为基调的工业厂房。2019年,恰逢包豪斯百年,位于上海闵行区剑川路地铁站附近,一个占地6.9万方、总建筑面积8.63万方的园区也迎来了他的新生。
北京卫视近日播出了《我是规划师》节目第二季之《古道足音》,详细介绍了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生态景观院团队牵头,历时一年打造的北京模式口历史街区城市更新景观环境整治实践。模式口城市更新(一期)已于2021年10月完工,“十一”期间举办开街仪式并向广大市民开放,中央电视台、北京卫视、人民网等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模式口景观环境整治实践以“景观“更新为”良药“,为北京城市更新提供了“新模式”。
该项目选址在东园文化创意广场,场地紧邻机场高速路,已有各类文化创意类公司入驻办公,人文气息浓郁。本案意图以改造建筑为发起点,“针灸”的改造方式带动片区更新,振兴区域活力,我们希望她最终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深度、有精度的城市更新项目。
上海灯芯绒总厂坐落于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2440号,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由于产业更迭,现已停止运营。为使失落的城市场所重焕生机,让旧工厂成为有温度,有影响力,有凝聚力的创新社区,FTA受邀成为灯芯绒总厂的一体化城市更新改造设计方。
徐渭艺术馆及青藤广场,是我们在绍兴古城实践项目里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又见青藤”城市更新计划中的关键行动,它作为“徐渭诞辰500周年暨徐渭故里开放仪式”举办的主要场馆,于2021年五月正式投入使用。
为了全面支持北京冬奥会,在“冬奥进社区”的引导下,石景山广宁街道为冬奥社区做了大量工作。冬奥文化广场的更新改造就是冬奥社区建设最重要的举措之一。清华同衡作为冬奥社区文化广场的设计团队,为此项工作持续跟进2年,最终将全新的社区广场呈现给居民,并见证了社区生活因冬奥而更加精彩。
Evolution Design设计团队将前Neue Zürcher Zeitung(NZZ,新苏黎世报)印刷中心改造成一个具有超强适应性的开放办公场所,名为JED。项目位于瑞士新兴的创业区Schlieren,一处由Swiss Prime Site拥有和开发的36,000平方米的建筑群。
作为北京最大的工业遗址,首钢园区是一代人的“时代记忆”。在首钢厂区搬迁后,此处高炉仍在却不见了隆烟滚滚,石景山畔,秀池水边,铁色的厂区历经了繁华与衰落,等待着新生。冬奥组委会于2016年入驻首钢,冬奥功能的注入是首钢园区重获新生的一大契机。园区场地为冬奥提供服务,包括冬奥训练场馆、酒店、培训、文化、商业以及作为后期入驻的企业办公等功能使用。标志着首钢园区成为极富工业遗存特色的新城。
海口观澜湖免税城是由深圳市国资委直属国有企业深圳免税集团全资在海南设立的免税购物城,位于自然风景优美的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观澜湖新城,规划总营业面积10万平方米,一期营业面积2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