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府农博园主展馆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阅读:4141 2023-01-12

640.jpg

 李季 摄

四川农业博览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省政府主办的三大展会之一。2017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要通过创新办展方式,将四川农业博览会打造成“在田间地头永不落幕的农博会”。

640 (1).jpg

▲ 田园中央的主展馆    李季 摄
在此背景下,天府农博园项目应运而生。天府农博园选址位于新津县兴义镇和崇州市三江镇,紧邻成新蒲快速和成都第二绕城高速,景观及交通条件良好。主场馆位于农博岛片区,成新蒲快速路以北,羊马河西侧,包含农博展厅、会议中心、天府农耕文明博物馆、文创孵化、特色街坊、室外展场等功能。

640 (2).jpg

▲ 农耕文明博物馆“谷仓”与“稻穗”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创新型会展模式
田间地头  指状渗透

项目摒弃传统封闭型行列式的会展模式,采用“指状”与田园景观互相渗透的布局方式,将室外展场分散布置在建筑周边的林盘特色空间中,形成“田-馆相融”的展会空间模式,实现“田间地头办农博”的基本理念。

640 (3).jpg▲ 总平面图
640 (4).jpg
▲鸟瞰主展馆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640 (5).jpg

▲ 从田中远望建筑全貌    李季 摄


特色化建筑形态

层峦叠嶂  风吹稻浪

建筑形体取义于成都平原远望层峦叠嶂的远山意向,并提取丰收时节风吹稻浪的场景,转换为建筑屋面的优美形态和丰富色彩,形成六个别具特色的曲面形体,与大地轻盈相接,成为大田景观的一部分。

640 (6).jpg▲ 建筑空间拆解示意图

640 (7).jpg
▲ 主展馆广场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复合化功能组成

前展后街  复合多样

项目采用前展后街的布局方式,将多种功能穿插融合。设计充分发掘场地的自然景观优势,将室内展馆、室外展区、林盘展区、大田展区相结合,加入会议中心、演艺中心、文化博览、餐饮购物等多种功能,提供全天候多种体验型空间。

640 (8).jpg
▲ 景观轴测示意图
640 (9).jpg
▲ 首层平面图640 (10).jpg

▲ 剖面图


640 (11).jpg
640 (12).jpg

▲ 林盘商街与彩色棚架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生态节能

主展馆在采用指状布局,与田园景观形成渗透的同时,为体现农博展览的特色并兼顾遮风挡雨的基本需求,主要采用了有顶室外展场的形式。展览部分更是做到了近似零能耗的目标,真正实现了与农博相契合的绿色生态理念。

主体建筑采用外廊式与遮阳防雨棚架结合的方式,通过适当的被动式绿色建筑技术,引导组织气流,营造出舒适的半室外活动空间。这种做法还降低了单位面积的空调能耗,减少了对人工照明的需求。建筑开口的设计可形成通风廊道,使得室内温度长时间处于更舒适的状态,改善人活动的微气候环境。另外,近人尺度采用雾喷附加措施,也可以对微环境有所调节。
640 (13).jpg▲ 借助棚架营造的立体空间,同时利用绿建措施进行导风降温
640 (14).jpg
▲ 会议中心开放的灰空间  张广源 摄
640 (15).jpg
▲ 叠退的房子与棚架的关系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木构棚架
根据农博展览需求,主展馆形式为大跨度建筑。结合项目位于农田之中的位置因素,主展馆设计抛弃掉施工过程中对农田破坏较大、且不可再生的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而传统的钢结构形式虽然能解决大空间的问题,但同样会产生大量的现场焊接、外包封装等问题,因此也非首选。
640 (16).jpg

▲ 棚架内部空间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640 (17).jpg
▲ 棚架外观细节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胶合木结构则是一种可以固碳的负碳材料,更能体现生态与农业特色,且全部为工厂预加工,再到现场拼装、减少了施工误差,保证完成质量。同时,木结构源于自然,色彩质朴,符合农业博览特色,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在四川地区也被广泛采用。木构体系优势明显,结构性能和防火性能良好,无需二次外立面装修。其节能环保、污染小、能耗低、施工周期短、精度高、可现场组装等的优势,均体现出农博的绿色生态特性。

640 (18).jpg

▲ 木棚架节点详图
640 (19).jpg▲ 木结构整体示意图
640 (20).jpg▲ 网屏连接节点示意
640 (21).jpg▲ 稳定锁接节点示意
640 (22).jpg▲ 棚架百叶细部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640 (23).jpg
▲ 棚架落地节点细部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斑斓彩膜

为解决农博展览基本的遮阳挡雨需求,设计师需选用一种建筑材料作为室外展场的顶部围护结构。传统建材如金属屋面则具有不透光的劣势,而玻璃虽然透光,但存在自重大、易自爆、不易围护等缺点,且使用玻璃带来的荷载加大问题,会大量增加主体大跨度结构的造价,经济性不好。而ETFE膜材则自重轻、透光性好,易着色,可以通过自身彩色的肌理与彩色的大田相映衬,更好地体现农博理念。而膜材可以在工厂进行加工焊接,现场安装,更具备操作性。

640 (24).jpg▲ ETFE膜构造示意图
640 (25).jpg▲  田野与棚架的色彩呼应   张广源 摄
640 (26).jpg

▲  棚架外观细节   张广源 摄

节材装配

棚架内地上建筑部分采用钢框架结构体系,钢柱、钢梁可直接外露,省去了保温和防火涂料表面大量的封装之烦。钢柱表面、工字钢梁侧面用不同饱和度的绿色随机分段涂刷,形成了立面别具一格的色彩和肌理。

基于满足定期和长期维护修缮要求的考虑,所有建筑外廊均采用开放式吊顶系统,其中吊挂的2米×2米的镂空金属格架单元,可以根据功能需要随意组合,既可嵌灯,也可局部封装金属网以遮挡管线。室内的格架之间还嵌入了不同颜色的吸声条板,形象表达了纵横交织的田耕肌理。
640 (27).jpg▲ 棚架与装配可变的展架系统
640 (28).jpg
▲ 开放展场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640 (29).jpg

▲ G6林盘商界石笼幕墙墙身详图

植入自然
为了把景观引入拱棚,在室内营造出户外田园的感觉,建筑在边界处伸入田野的同时,也将外部景观环境延展至拱棚内,模糊弱化建筑与自然的边界,增加与自然全天候接触的机会。
室内部分,设计师将种植槽、滴灌系统、花槽组合在标准钢架单元内部,进而组合成穿插在空间中透光点景的绿植幕墙。幕墙上植物的搭配,设计师选择了适宜在半室外环境生长的的绿植种类,并配合紫外线光谱灯以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构建出拱棚内部有机富氧的微生态系统。
640 (30).jpg▲ 立体绿化的植入
640 (31).jpg
▲ 会议中心立体多功能空间   张广源 摄
640 (32).jpg

▲ 农创孵化延伸至棚下的立体绿化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640 (33).jpg

▲ G1会议中心绿植幕墙墙身详图

除少量的封闭交通设施外,拱棚内的垂直交通空间均具备自然通风、采光和景观视野,并可方便地串联平台,既提升了平台间参与性的行为体验,亦可减少机械通风和人工照明带来的能源消耗。

640 (34).jpg

▲ 面向大田的通透网屏界面   张广源 摄

640 (35).jpg
▲ 空透棚架与斑斓大田   李季 摄
模型照片 
640 (36).jpg▲ 项目整体模型


640 (37).jpg

640 (38).jpg

640 (39).jpg

▲ 结构与内部空间示意模型


640 (40).jpg
640 (41).jpg

▲ 棚架细节模型


工程地点  四川省成都市

建成时间  2022年10月

用地面积  135,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  131,769平方米


设计主持  崔愷、康凯

建筑专业  吴健、张一楠、马欣、陈谋朦、蒋涧楠

结构专业  史杰、郭俊杰、张优优、刘浩男、李明娟、鲍晨泳、杨飞、胡洁婷

给排水专业  车爱晶、陈静、李雪晴、禚泽华

暖通专业  李京沙、姜红、李想、赵雪莲

电气专业  马霄鹏、邵子尧

智能化专业  刘艳雪、张雅维

总图专业  齐海娟

室内专业  魏黎、王佳旭

景观专业  赵文斌、路璐、刘玢颖、候月阳、任威、赵金良、魏晓玉、冯然、孟语


木结构设计顾问  加拿大StructureCraft Builder,上海思卡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膜结构设计顾问  上海海勃膜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幕墙设计顾问  道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照明设计顾问  北京宁之境照明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