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院”,英文标识CADG)隶属于国资委所辖的大型骨干科技型中央企业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中央直属设计公司,后经原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原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合并组建的一家国有大型建筑设计企业。
中国院秉承优良传统,始终致力于推进国内勘察设计产业的革新发展,将成就客户、专业诚信、协作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为中国建筑的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提供最为专业的综合技术咨询服务,是国内建筑设计行业中影响力较大、技术能力较强、人才汇聚较多、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领军型设计企业。
中国院主营业务涵盖建筑的前期咨询、规划、设计、工程管理、工程监理、专业工程承包、环境与节能评价等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全过程服务。具体包括建筑工程设计与咨询;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咨询、设计与施工;城市与小城镇规划;古建、园林与景观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与申遗;国家建筑设计标准研究;建筑与住宅产业技术研究;建筑材料及设备研发等项。基本形成了以建筑设计、城市建设规划、建筑标准、建设信息、工程咨询、室内设计、园林绿化、住宅产业化研发、BIM三维设计技术研发、建筑技术科研等于一体的集团化产业构架。
中国院是业内人才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建筑设计企业,现有职工近2000人。其中包括工程院院士2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59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余人;各类国家职业注册人员400余人,高级设计、研究人员近500人,专业技术人员占企业总人数90%以上。
在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院先后设计完成了北京火车站、中国美术馆、国家图书馆、北京国际饭店、外交部办公楼、首都博物馆、2008北京奥运会国家主体育场、国家网球中心、故宫保护、丝绸之路申遗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在中国各省和全球57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各类建筑设计项目万余项。自1986年至今累计获得包括国家优质工程设计金奖在内的各类国际、国家及省部级设计奖项300余项,获得了全国工程质量优秀企业称号。
在为国家城镇化建设提供设计咨询服务的同时,中国院致力于建筑研究领域的发展,打造专业领域齐全、科研实力强劲、技术人才突出的科技研发团队,是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重要的技术支撑单位。目前,中国院已拥有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住宅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科研中心、实验室。研究完成了一批国家科技发展计划中的国家和部委科研课题、技术攻关项目,在基础研究、政策研究、国家地方行业标准规范编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住宅产业化研究、BIM三维设计技术及科研成果转化等领域为行业技术发展、集成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院先后承担了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等科研项目近千余项。自1986年至今共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奖160余项,编制国家标准规范70余项。
作为中央企业,中国院始终牢记“社会脊梁”的社会责任,积极履行各项义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近年来,中国院先后承担了汶川、玉树、北川等灾区的重建工作,承担了国家千余项援外项目的设计项目,为人民福祉和国家战略做出无私奉献。先后承担了高句丽王城遗址、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良渚文化遗址、元上都遗址、哈尼梯田、土司遗址、丝绸之路等近十项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为弘扬和振兴中华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自2009年至今,中国院连续多年被北京市评为“首都文明单位”。
在国家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国院将继续以“建筑美好世界”为己任,努力打造建筑设计的专业化、全链条、一体化、平台式服务能力,为社会提供质量最优、服务最好、技术最强、效率最高的优质设计咨询服务。中国院愿与国内外朋友在各领域实现广泛合作,弘扬和发展中华建筑文化,共创中国建筑事业的美好未来。
曲阜鲁能JW万豪酒店的选址位于山东曲阜明故城内,与闻名遐迩的曲阜孔庙仅一街之隔。在尊重历史文物的前提下,将五星级酒店的需求融入院落式布局的建筑群中,是设计的首要难点。
荣成市少年宫位于荣成市滨海新区,新区一边是海,海边是茂密的黑松林;一边是湖,春季成片的樱花在湖边盛开,因此得名樱花湖。项目用地位于海湖之间的开阔地带,风景资源得天独厚。面对这块背湖面海的场地,创造一处可以给孩童带来惊喜,并融于自然的大地景观似乎是题中应有之意。
遂宁,坐落于四川盆地的丘陵之中、涪江江畔的河床之上。江水穿城而过,将城市一分为二。遂宁宋瓷文化中心就位于河东新区的涪江江畔,一路之隔就是依江堤而建的城市湿地公园。河西西北侧也是规划中百米宽的城市绿化带。它们共同构成了场地朝向自然风景的城市界面。
南浔城市规划馆项目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产业新城,北靠著名的南浔古镇,南望未来的高铁新城,基地周边水网密布。作为新城的门户建筑,项目集合了城市规划展厅、民俗文化展厅、会议多功能厅、办公区、贵宾接待区,同时还包含可为市民服务的咖啡厅和纪念品商店等功能。
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看到一个开放包容、欣欣向荣的中国,同时也开启了一个快速建设的大时代。30多年来,北京经历了亚运会、夏奥会和冬奥会,场馆及其引发的大规模建设也不断地向北、向外迁移。新城、新村大量建成的同时,老城土地价值激增,人口结构变化,遗留问题盘根错节,存量更新的难度也不断地加大。在资金回报有限的前提下,如何以低造价、轻量化、易实施或者装置化的方式进行周期短、见效快的小微更新的改造,是存量更新时代建筑师今天不得不面对的课题。在北京的亚运村街道,一座铝板幕墙展厅“幻化”为闪亮冰雪盒子的过程,便是这一背景下的一次探索。
北京冬奥会期间,于去年12月完工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崇礼冬奥核心区保护展示与环境整治工程,点亮了张家口赛区的天际线。国外运动员也纷纷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分享在长城旁滑雪的胜景,让世界看到了崇礼的长城。
崇礼地处河北省西北部,与北京市相距约200公里,是环京地区重要的交通节点和特色旅游小镇。作为2022年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主要竞赛举办地之一,崇礼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为了提高崇礼的城市风貌水平、助力冬奥会相关建设,崇礼区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空间品质提升项目,由崇礼主城区空间品质提升总设计师李存东领衔的中国院团队,贯彻“心象自然”的设计理念,通过总师制的制度保障、多专业的协同设计、绿色创新的探索实践、全过程伴随式服务等重要举措,为项目提供专业保障和技术支持。
项目用地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四台嘴乡太子城村,在城东侧20km之外,被群山环绕。2015年7月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当地建设部门于2016年初拟建太子城展馆(原名:冬奥指挥中心),用于统筹张家口赛区和太子城冰雪小镇的规划工作,并展示建设历程及成果。2017年5月,在崇礼地区的系列规划推动工作中,当地有关部门在冬奥规划用地内发现历史遗址,为避免现有建筑与太子城整体风貌发生冲突,决定暂停建设。随着文物考古工作的推进,在两座陡峻的山峰之间,揭开了辽金时期太子城遗址的中轴线。展馆紧靠北侧山峰脚下,向南远眺。
中国音乐学院的新建综合教学楼用地位于健翔桥校区的西南角,西侧紧邻京藏高速,距离北四环繁忙的健翔桥不到500米。如何在容纳学校大量功能需要的同时,向城市展示校园最美好的一面;又如何处理好建筑与城市、新建筑与原有校园的的融合等问题,是设计最为关注的出发点。
北京卫视近日播出了《我是规划师》节目第二季之《古道足音》,详细介绍了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生态景观院团队牵头,历时一年打造的北京模式口历史街区城市更新景观环境整治实践。模式口城市更新(一期)已于2021年10月完工,“十一”期间举办开街仪式并向广大市民开放,中央电视台、北京卫视、人民网等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模式口景观环境整治实践以“景观“更新为”良药“,为北京城市更新提供了“新模式”。
金安中海财富中心与金安环宇荟项目地处“首都西大门”——石景山高新现代产业风貌区核心区位,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包含3栋国际甲级标准写字楼、商业购物中心及连接地铁出入口的下沉式城市广场。采用依托轨道交通站点及公交枢纽场站为导向的TOD城市发展模式,通过高容积率及土地的混合利用,建立以高端商务、综合换乘、购物休闲及相邻地块的居住等为主的复合城市功能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