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A HOME | 界建筑设计事务所
阅读:8164 2020-01-29

项目背景


最初我们接触这个项目是缘于和13lab创始人王欲成先生的一次关于设计方面的闲聊。由于他受邀在GALA品牌的业主团队中负责设计管理方面的工作,于是我们也就很自然的谈到了这个位于西湖边的文化酒店项目。略带意外的是,当他大概描述了项目思路时,激起了许多让我们饶有兴致的话题。

其一,是项目的定位方向与核心思想。这在我们看来十分具有研究性和挑战性。可以看到眼下无论是从政策导向到媒体宣传,或是设计师到非专业群体,似乎每个人都在或多或少议论和参与到乡村建设这一话题中,而传统建筑议题中的城市内容却减少了被拿来探讨的频率。可以肯定的是至少目前乡村建设对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及理念有很大积极导向作用;对设计师而言,这更是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

但实际上,中国城市几十年的发展早已掏空了乡村的基本生活与家庭结构。想通过单方面从建筑本身来复兴促进乡村的原有社会结构十分困难,往往建筑设计在乡建中总是趋向于空间与自然的探讨和研究。就GALA品牌提出的文化酒店概念而言,乡村的文化属性更偏向于历史文化或考古式的研究。而城市则相反,虽然基本的生活结构并不健全,但却也生生不息,不同的行为事件无时无刻的在每个城市角落发生,新的城市文化也在其中孕育。在一些城市,历史文化仍然能拿来深究。与此同时,刚逝去年代的城市记忆和新的当下的生活方式重新组织了另一条文化线索和脉络。GALA品牌寄予它的核心定位将我们重新带回到城市这一母体,这个始终贯穿我们真切生活的儿时记忆和错综情绪的重要母体。对城市的再次讨论可以提供给人们一个重要的实践样本。

其二,项目地位与杭州西湖边一处颇有历史渊源的街道(蕲王路/学士路)附近。我和王欲成先生同是杭州本地人,对于我们而言,从儿时起这里是再熟悉不过的地方。而当时居住在此的原居民大概也是杭州最靠近西湖而居的一群人之一。但当我们真的要静下来深入研究并展开设计的时候,发现我们对杭州也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而对生活了几十年的城市的重新梳理认识,也让我们充满挑战和兴趣。

西湖东岸的建筑天际线

640.webp.jpg

640.webp (1).jpg

我们查阅了一些关于西湖沿线的城市布局关系在不同年代的变化,项目地在南宋城市结构中属于外城范围,距离皇城范围2公里,距离林安衙门1公里,在当时的城市布局中应该并非城市中心甚至稍有偏远。另外虽紧邻西湖但由于城墙对城市范围的限制,南宋时期西湖显然没有被纳入城市范围内。民国开始城墙的概念被逐步淡化,西湖也由此渐渐成为城市结构的中心。而我们所位于的蕲王路以及附近的东坡路、菩提寺路、孝女路以及白傅路都是在那个时期新建起来,渐渐形成了新的城市核心。


南宋时期项目所在位置图

640.webp (2).jpg

民国时期项目所在位置图

640.webp (3).jpg

现在保留下来的旧韩国领事馆一带(蕲王路),以及附近的思鑫坊等都是在本世纪20-30年代整体开发建造的以居住为主体的建筑群。旧韩国领事馆,思鑫坊更具民国石库门建筑特色,在当时也更开放和时髦,紧邻旧韩国领事馆的建筑则是以皖南三合院民居为主体,结合一部分西洋建筑的混合形式。我们的项目地就是针对一个三合院单元为基础展开的。

不同的是,三合院的基本建筑组合形式已经自解放后开始,由于各种产权的变化被多次割分,并且一半的部分在几年前重新推翻新建了混凝土框架结构的3层洋房。我们的需要设计改造的范围包括以3层框架结构洋房为主,附加上一个地下室;封闭原星远里一弄后留下的过街架空部分;以及三合院剩下木结构部分的局部一层。我们需要完整的把这些涉及到三栋建筑总计350m2的零碎空间重新整合在一起,项目业主希望改造后的空间兼具7-8间优质的居住品质客房的同时,体现与设计型酒店不同的文化属性。

现存三合院建筑群

640.webp (4).jpg

三合院演变过程及改造范围

640.webp (5).jpg

  场地及建筑条件


如前文所述,蕲王路/学士路一带由于城市中心的转移逐渐形成了以西湖东线为主体的商业旅游中心。原来的建筑群虽加以保留,但始终处于围绕外围的商业街铺与内部居住的潜在划分状态,内部里弄因为居民生活,服务前店的后厨设置及违章搭建等原因环境十分混乱,造成很少有游人往里弄内部穿行。原来丰富的里弄关系基本丧失,单一的形成了犹如整体商业综合体似的外围沿街商铺关系。视线角度上,蕲王路虽然居于距离西湖不及200米的范围内,但由于建筑高度的限制,三层高度内无法视及西湖一线景观风貌。东、北两侧立面分别朝向蕲王路与星远里二弄,较为安静却视线混杂没有较好的景观资源。三合院内部的庭院虽然尺度很小,倒是为数不多的景观和采光资源。

街巷及内部居住环境

640.webp (6).jpg

三合院内部两侧视野

640.webp (7).jpg

建筑条件同样非常复杂。我们要设计改造的主体为混凝土框架结构,三层附带一层地下室的洋楼。原建筑柱网南北向分布基本在3米左右较密集。为了与相邻两栋木结构不发生结构关系与相互影响,原建筑采用下小上大的结构体系,地下室及一层结构范围缩小以上采用悬挑结构来负担荷载。由于业主还要求对每层建筑的高度上拔,改造提升未来室内的净高,以达到更好的室内体验,结构的改造只能迎难而上。

另外,原三合院剩下木结构中的一层空间需要结合到整体空间规划之中,木结构和新的框架结构部分需要统一考虑。立面上,需要考虑的范围模糊不清,要达到好的内部体验效果,对其他两栋粘合的建筑立面也需要统一考虑。而这将大大提高了项目的实施难度和不确定性。


原始建筑周围基础复杂的情况


640.webp (8).jpg

原始结构柱子间距及每层高度


640.webp (9).jpg

涉及改造范围

640.webp (10).jpg

立面与周围环境的粘合关系

640.webp (11).jpg


改造/设计策略


尽管原三合院已经在结构上被区分,但整体的围合关系及空间结构仍然变化不大,值得注意的是进入三合院的方式由南进,在星远里一弄封闭,以及商业功能的植入后改为了蕲王路方向的东进。抛开功能,单纯从空间理解,原来的横向展开关系变成了纵向进深关系。这样一来如何处理这种建筑长向的纵深关系成了我们的第一线索。由于内庭是这个项目中最为关键的景观资源,我们在衡量功能及流线组织时尤为谨慎。这处景观应该让给客房空间还是公共空间,我们做了不同的判断。最终考虑到空间较为局促,庭院如作为客房的共享景观资源,相互之间的干扰和需求很难达到平衡,客房空间以及内庭的品质都将相互影响。尽管客房空间和内庭不直接发生关系将直接导致客房可使用的面积范围缩小,但我们还是决定将庭院及空间的纵深体验让给公共区域。


庭院位置与周围里弄的空间关系图


640.webp (12).jpg

纵深关系中的庭院

640.webp (13).jpg

这样的策略除了有内部空间质量提高这一方面优势,还将三合院的长向进深关系与城市本身发生视觉上的体验关系,也从城市层面恢复使用者对原本里弄关系的空间记忆。再者从文化类酒店的诉求来分析,酒店公区的空间质量和城市关系的处理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对公共区域的空间强化也是在设计方面的回应。

同时,我们对竖向空间也进行重新组织和研究。这其中有两个非常关键的内容,地下室空间及三楼的露台。原有地下室由于结构施工局限,南、北、东方向均由建筑外围向内收缩,造成地下室成为一个既无通风也无采光的地下密室。三楼露台是内庭以外建筑内部中另一处公共区域。站在露台可以看见周围老建筑群大片的屋顶并感受到附近两条街道的商业氛围,是一处相较内庭更为开放和积极的公共空间。 


楼梯以及竖向空间划分图

640.webp (14).jpg

剖面图

640.webp (15).jpg

我们尝试将地下室至露台通过交通空间组织串联,营造纵向公共空间以外另一种竖向的公共体验,以进一步丰富建筑内部空间的体验。这样的纵向与竖向空间组织决定了绝大部分客房北侧布局的设定。一层的客房面积由部分地下室分担,形成复式房型,达到客房面积标准,同时增加了房型产品的多样性。另外部分的地下室部分考虑向南面扩大地下室面积并与入口大堂做竖向打开的视线联系并由内庭引入天光,但地下室开挖扩大施工难度太大,最终将功能置换成底层茶空间并少量设置储藏功能。


客房分布图

640.webp (16).jpg

一层复式客房轴测图

640.webp (17).jpg

一层复式客房效果图

640.webp (18).jpg

640.webp (19).jpg

首层平面图

640.webp (20).jpg

二层平面图

640.webp (21).jpg

三层平面图

640.webp (22).jpg

总平面图


640.webp (23).jpg

结构应对


针对设计概念的初衷,我们将结构分为四个内容进行考虑。首先为应对面向蕲王路东向主立面上的开放需求,我们将原有位于南侧的首层3处立柱拆除并在靠近南侧紧邻建筑处新设柱位新柱与原有柱体承载2层大客房及三层露台已达到主入口对内庭最大的视线可达性。其次,对地下室北侧范围扩建及改造。考虑到施工难度及地下场水位的问题我们决定将这一部分结构板高降低至-1.2米来营造复式客房空间。第三,混凝土结构主体柱网不变,梁及楼板逐层新注,满足业主层高抬高改善需求。第四,木结构首层结构用新设钢结构承托2层已达到加固及柱网的最大开放性,减少室内干扰。


结构演变过程


640.gif

 立面回应


由于项目地位置特殊,建筑外观有较为苛刻的要求(与周边的环境相符)。同时我们并不愿将立面概念作为设计工作起始的主线,而是希望立面最终的呈现是基于结构;内部空间变化以及周边建筑语言的详细考察梳理的基础上加以自然的表达。很显然,设计的构思及新结构体系的建立都是出于对东侧至内庭公区的开放型而形成的。立面上加以反映,强化这一核心概念是我们设计定的标准。

我们将入口开口部两侧的保留柱体,新增柱体以及首层梁位高度的结构加以立面上的暴露,它们与新屋面结构形成简洁抽象的构成关系,这样更是形成了新的骑楼和里弄的效果。其余之处加以填充周边建筑语境中更适合与开放性形式表达的陶土砖。在开窗位置及形式大小上我们十分谨慎,在详细考虑室内窗高;空间氛围效果及周边建筑门窗形式的前提下,有意的将立面回归到周边的建筑语言中,这与开放式的入口概念形成鲜明反差;禁欲式的立面与开放积极的内部向外的空间,合力表述了我们对建筑内外及周围环境的设计回应。


周边建筑立面的表现形式

640.webp (24).jpg

东立面图

640.webp (25).jpg

立面结构层次分析图

640.webp (26).jpg

立面入口效果图

640.webp (27).jpg

 内部空间优化及装修


在建筑完成对整体空间构架改造后, 我们对室内布局,氛围呈现以及材料表现上开始进一步梳理和优化工作。首层公区我们在整体功能布局上重新加以细分,入口区域的前台接待部分需要衔接建筑外围望向内庭的氛围关系。我们分别在建筑东侧入口立面与前台通往庭院视线方向上设置了落地玻璃框景,而被框定与外部及内庭之间的内部前台部分我们试图营造一种家庭式的氛围并加以画面感的处理,形成人在景中走宜在画中游的戏剧性效果。

相反入口通往后厅区域我们尝试在立面上加以含蓄的视线遮蔽,进入内部后则达到曲径通幽效果。到达内厅后则向南侧内庭方向彻底打开,形成空间和体验上的延续,在此人们和内庭院达到身体感知上的最大互动关系。客房部分,尽管户型面积不大但在内部布局优化上我们仍然努力做到空间最大化利用的同时将客厅,书房,卧室,卫生间加以合理的区分,从而避免功能空间互相混杂的状态,以达到类似于家的客房布局关系。几个小功能之间相互区分但也相互借景,形成通达而不空洞的体验效果。


入口前台接待区

640.webp (28).jpg

后厅与内部庭院的关系

640.webp (29).jpg

640.webp (30).jpg

室内部分效果图

640.webp (31).jpg

640.webp (32).jpg

640.webp (33).jpg

结语


项目目前已经进行到混凝土结构改造部分的收尾阶段。我们在方案阶段对城市,环境以及建筑本体条件的研究让我们收获到许多顺其自然出现的甚至较为偶然的设计效果。这种带有一定研究性的设计方式十分值得我们进一步的关注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尽管我们在方案初期已经判断到实际实施中将面临的巨大困难,但就现状看,可能后期的实施阶段会有更多超出预估的问题等待解决和协调。如何处理和化解甚至利用到这些矛盾是项目中新的课题和挑战。希望在营造阶段我们亦会解决好项目成长中伴随出现的诸多问题,最终达到建筑顺其自然的最佳呈现状态。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