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 ●
大概是35年前,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一切都在变。
新的时期,侨务工作的重点要转到经济工作上来。
所以,为了引进侨资,侨办准备在深圳沙河这个地方搞一个华侨城,作为一个展示对华侨政策的窗口。
但是难度不小,当时全国都缺钱,要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没钱怎么开发呢?
只给政策,不给资金。
但是皇帝不差饿兵,最后想了一个办法。由国家驻港企业转回国内来投资,也就是由香港中国旅行社负责开发,采取蛇口的方式,大头解决了,剩下的就简单些。
而且当时的华侨城建设指挥部属于正厅级,有一把尚方宝剑,胡耀邦的亲笔题字。
“深圳特区华侨城”
华侨城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规划先行的社区,这在当时极为不被理解,阻挠的人很多。
在他们看来,城市建设还不容易,画一个圈,推土机一来,突突突突,修马路,摆房子。
但是,这里终究是深圳,我国开放的最前沿,吃螃蟹的人很多。
当时华侨城的总设计师是一个叫孟大强的老外,是廖辉力荐而来的。
孟大强上任第一天就拉着廖辉逛工地,背着一台破旧的索尼相机,拍红树林,拍池塘,拍破屋子。正好碰到推土机在推平小山坡,激动不已的孟大强直接拦在了推土机前,仰着一张因紧张而变的扭曲的脸,遥遥的冲着廖辉比划,“这些东西都得保留下来,我有大用。”
保留生态的后果是高昂的设计费和缓慢的工程进度,当时的华侨城指挥部没少因为这个打架。
搞了七八个月,才种了几根小草。
孟大强个人设计的费用是20万美金,然后他又被返聘为顾问,每个月的顾问费就是1.8万美金,而当时指挥部的领导工资是每月345块。
事实证明,规划先行是可行的,华侨城一开放就引爆了整个深圳,无数的政界名流来深圳的第一站往往都是华侨城。
李光耀来过深圳,一到华侨城他就表扬了,他说,我一到这里就感觉是回到了新加坡。
我们都知道这里不是新加坡,但是它确实更开放也更现代了。
而华侨城的乐园板块更是迅速,根据世界主题乐园权威研究机构主题娱乐协会(TEA)与AECOM联合发布2019年全球主题公园集团排行榜。华侨城集团以年接待游客5397万人次超越环球影城进入全球主题公园集团三强,排名紧随国际巨头迪士尼集团、默林集团,亚洲第一。
●●● 2● ● ●
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另外一个华侨城,一个坐落于郑州中原路上的华侨城,占地6.1平方公里超过9000亩。比起深圳华侨城,它有着最新一代的规划。
首先是选址上,中原路上的华侨城选了一个很刁钻的位置。
中原华侨城是要做的是一个庞大的文旅项目,有欢乐谷、有玛雅海滩水公园、有海洋馆、有电竞馆、有欢乐海岸等,如此大体量的项目,还得紧挨主城,只能在四环寻找机会。
这个城市发展的基调是什么?
一心两翼,但是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城市大框架也有所变化,目前呈现出的是“一主三区”的城市格局,一主就是主城区,三区则分别是郑东新区、中原区和航空港区。
在这样的大框架之下,才是各个典型的示范区,由点及面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
这是整个城市定下的32个核心版块,它们都是各自功能区内的核心版块,起的是示范带头作用,也就是先行重点建设区。
从核心版块的多少其实就能看出下一步政府对各区建设的力度,显而易见,“东强”和“西美”是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区域。
但是“东强”的核心版块大多是产业园区,侧重生产,而“西美”则大多是文化、宜居板块,这与华侨城的文旅属性不谋而合,定址中原新区也是必然。
更刁钻的是,中原华侨城位于32个核心版块之一的须水河核心片区,而东边过了西四环就是常西湖CCD,核心版块的联动注定了这里是郑州的新贵之地。
目前CCD区域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场馆、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市民健身中心、郑州科技馆新馆、郑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郑州大剧院等很多设施已投入使用。
但是各自的功能会有所不同,CCD中央文化区从名字就能看出来承担的是公共服务的功能,而须水河则是宜居湖景属性更浓厚一些。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整个“西美”大板块中,包含有四个区域,分别是常西湖新区、高新区、中原新区和郑上新区,中原新区恰好处于中间核心区域。
高新区主打高科技产业园,郑上新区主导新型工业化,常西湖新区公共服务,整个大片区无论是人才还是配套都不缺,唯独缺少一片纯粹的宜居板块,这恰好是须水河板块所特有的功能。
未来随着中原华侨城各项设施的落地,足以支撑这里成为“西美”CCD最核心的区域。
●●● 3● ● ●
为了打造景观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华侨城将须水河的景观绿化工作也一起接了过来,就是想在这里呈现出最完美的湖景。
而且中原区政府也极其重视,在前段时间的政府会议上,确定了将这两个片区打造为现代化城区的决定,而且要求年底前须水河核心片区欢乐海岸项目必须开工建设。
这也恰好符合徐书记关于核心板块的蓝图构架,就是要以轨道交通为依托打造城市天际线,要让核心板块形成一个多业态、新功能、优生态、高科技的服务性示范区。
所以,在这一个1.5平方公里的区域,由须水河和南水北调运河环绕,华侨城内部称之为起步区。
在这个起步区内整体规划了四个片区,科技创新区,国际商务区,活力创意区,人文生态区。
在科创区,有科技孵化基地、技术平台、互联网产业联盟等等,这里是整个园区的大脑,也是产业最集中的地方,未来这里或许就是你的工作所在地。
商务区最典型的就是我们上面讲到的欢乐海岸,是整个“西美”区域内最大的娱乐购物中心。
创意区是项目的创客集聚地,你可以带着孩子在这里看到各种天马行空的东西,逛创意街区,坐摩天轮,参加魔幻的沙龙,只有你想不到的。
生态区是水资源最丰富的区域,背靠柳湖,与须水河一脉同源,通过退台处理,将湖景导入生态区,是难得的湖居体验。
而且这里有着整个园区最多的临湖业态,入口处的大匠之门是一个专门展示中原名人轶事的文化馆,会经常有各界文艺大拿来此站台。
而且整个沿湖都是水岸商业,有茶室、有剧场,也是园区重要的配套生活支撑。
●●● 4● ● ●
而这些仅仅只是起步区的规划,整个华侨城6.1平方公里大规划更是恢弘。
这是华侨城的整体空间规划,以中原西路为中央商务轴,在沿路两旁打造一个国际化的商务片区,以两座150米高的双子塔打造城市天际线,成为郑西的门户。
以新田大道和常州路为南北轴,这是整个中原华侨城的文旅核心轴,华侨城在这个区域布局的有摩天轮、欢乐海岸、海洋馆、玛雅海滩水公园、欢乐谷等文旅项目。
然后在轴线以外分布的则是生活社区,有国际学校、办公场所、水岸社区、服务中心等等,是中原华侨城主要的居住地。
但是这样一来也会产生一个问题,地块越大越细碎,如何加强各区的联系和管理才是重中之重。
所以,中原华侨城和联通合作,要在这里打造一个5G先行示范区,通过5G互联网技术来管理整个社区,无论是教育网络还是安保联防,或者是各区导览都通过线上整合,在空间上是独立的,但是在中原华侨城塑造的社区网络里却是一个整体。
而且为加强各区的连通性,项目规划了一个便捷的交通网络,有空中廊桥,有地下步道,在各个定点还有摆渡车,通过站点的导览屏能清楚知道坐哪趟车,还有多久到。
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中原华侨城也是大手笔,我们都知道海绵城系统能有效解决城市内涝。
中原华侨城却在整个项目6.1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做了这样一个海绵系统。
除此之外,为了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中原华侨城的整体建筑都是按照风廊系统设计的,通过建筑的走向和排列来设置迎风口,尽可能多的将须水河畔的凉风引入到整个社区,冲散热气,形成一个绿色的风循环系统,让人时刻达到最佳的体感。
●●● 5● ● ●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个人感触最深的依然是欢乐谷、玛雅海滩水公园等。
作为河南首个欢乐谷,能带给郑州的不仅仅是那一点点的旅游收入和人口流动。
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座精神图腾,将郑州真正拉到与其它一线城市同等的行列。
郑州是一直在进步,人口过千万,GDP破万亿,进入全球特大城市行列……
但是这些都是隐性的,是经济指标,郑州摆在明面上能拿出来的有什么?
黄河、思念水饺、杜康白酒?还是烩面、胡辣汤?
一个城市想要获得更高层次的认可,需要精神层面的东西,它不需要有多么高大上的属性,但是一定要有足够的民众认可度,能吸引人群。
比如武汉欢乐谷,成都春熙路,而中原华侨城的欢乐谷和中原西路商务街极有成为这样图腾的机会。
现在机会就摆在我们面前,中原华侨城一期即将开盘,两宗地块住宅用地约105亩,由15栋高层以及4栋洋房构成。
项目整体采用新中式建筑风格,外立面以干挂石材和真石漆结合的方式,既能保证底层的美观度,高层又不会因石材年久脱落产生危险。
另外项目还配备有三层中空玻璃,能有效隔绝噪音;德国蒂森克虏伯电梯,更安全,运行速度也更快;园区内则是雾森系统,用水雾来调节园区的温度和湿度……
户型也很全面,从87㎡到139㎡,能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而且户型极为方正。
比如这款115㎡的三房,入门就是一个餐客一体的大横厅,从视觉上完全没有小户型的压抑,后侧则为居住区,完全意义上的动静分离,两个南向卧室有超大的飘窗,很好的保证卧室的通风采光。
我最喜欢的还是这个126㎡的三房,南北双阳台,无论是通风还是采光都能达到最大的效果,而且南向的阳台横贯整个卧室和客厅,在这样的阳台上瞰景必是难得的享受,最重要的是整个室内可以说是没有走廊的,得房率很高。
所以,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占尽天时地利的项目,尤其是郑州四环的全线贯通使得城市边界已经扩展到四环,而且这是一个配套先行的社区。
待它建成之后我一定经常会带孩子来这里耍耍。
去大匠之门看看孔孟,去欢乐谷坐坐海盗船,在海洋馆和海豚来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坐上摩天轮看看城市的天际线,在无人车上扬起风车,和“小熊”做朋友,和外地人讲解这个城市……
9月12日中原华侨城展示中心正式开放,我推荐你去看看这个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文旅巨头,将会给中原带来什么样的欢乐盛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