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阅读:9465 2020-11-08

640.webp.jpg

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项目概况
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位于古运河畔、同济桥堍,是四星级的全日制部分寄宿高级中学,至今已走过95年的风雨历程。新校区位于常州市中吴大道北侧,龙游路8号(原刘国钧职业高中),占地面积6.59公顷。新校区规划建筑面积约7万平米,容积率达到0.97,用地相当紧张。

▎设计理念


田家炳中学总体规划借鉴中国传统建筑院落式布局,采用“一心两轴多点”的形式规划整个校区,在校园总体结构、开敞空间体系、交通组织系统、景观生态系统以及建筑风格等方面进行整体性的思考和把握,通过轴线、对称、均衡等手法强化校园的秩序感,使整体校区规划布局疏密有致、虚实相生、秩序井然,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


640.webp (1).jpg


一心——以校园的礼仪广场为中心,各个功能区由中心区向四周辐射。


两轴——依据校园的地形及走向,规划一横一纵两条空间轴线,相交于礼仪广场。横向轴线以校园的主入口为起始点,通过主入口两侧的教学实验综合楼和艺术楼为引导,经过礼仪广场,以图书行政信息大楼为对景,形成校园庄重典雅的礼仪主轴。同时,图书行政信息大楼成为整个校区的标志性建筑。纵向轴线作为校园的南北向纵深联系轴,通过架空层与放大的广场节点,将校园南北两侧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


640.webp (2).jpg


多节点——在校园轴线上对各个空间进行处理,形成丰富有致的空间序列。同时,借鉴传统的院落形成营造校园空间和景观,赋予不同的院落各异的空间主题,实现不同空间的和谐共生,校园整体表现出多元的文化内涵。


640.webp (3).jpg


功能布局


田家炳中学用地相对狭小且不规则,为了满足师生必要且充足的使用需求,设计在用地的整合与功能分区上下足了功夫。首先,基于校园功能分区的集约性和复合性的综合考虑,各部分功能通过一个综合的交通、交往空间整合起来,形成统一的综合体;其次,进行动静分区,并促成课内课外、教学实践多元空间的便捷联系;最后,通过对不同功能、形态、大小空间的集聚、整合,实现校园空间效益的最大化。


1、行政图书区

行政图书信息大楼位于整个校园的核心。建筑正对校园主入口,位于校园礼仪轴视觉焦点处,因相对探出的建筑体量以及富于文化特色的建筑造型而成为新校园的标志性建筑,加之教学实验楼和艺术楼围合于两侧,使之成为行政图书区的中心节点与空间纽带。


640.webp (4).jpg


2、教学、实验、艺术区

教学实验楼和艺术楼位于校园西侧,分列于中心广场两侧,借鉴苏南地区传统民居的院落式布局,建筑相互咬接以廊连接,围合成若干独立又串联的庭院空间,组合形式有收有放,严谨而不乏趣味,以丰富的建筑空间突出了功能区整体形象。


640.webp (5).jpg


3、后勤生活区

后勤生活区与行政教学区沿校园景观轴并列,并以带形的人行景观带衔接,既避免相互干扰,又有效缩短了学生从宿舍到行政教学区、体育运动区的路程。


640.webp (6).jpg


4、体育运动区

体育运动区位于用地东部及南部,紧邻后勤生活区与行政教学区,使教学、生活、运动融为一体。体育馆位于基地南部,邻近城市道路,在满足学校师生教学及课余活动所需外,还可对外经营,提高场馆设施的使用率。除了集中布置的运动场之外,还在局部地方散布一些小型运动场,既能提高用地的使用效率,又能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


640.webp (7).jpg

640.webp (8).jpg

640.webp (9).jpg



校园共享带


在田家炳中学的规划中,基于各功能区域的复合化布局,处于各功能区域间的交通空间成为各种活动发生频率最高的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已从单纯的交通功能演化为一个特殊场所。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综合性的校园共享带,将校园内各个建筑以及室外活动场地联系起来,交通空间穿梭、渗透于建筑内外空间,使校园空间连续有序。连廊既是交通空间,更是交往空间,是一种能有效促进师生交往的积极空间,同时能够有效地划分出不同的空间领域,增加空间的层次感。


对于教学空间内部的交通设计,我们通过将走廊拓宽到3.5m(局部增到5m)或在走廊上挑出阳台形成角落空间等方式,为师生提供交流空间,同时也丰富了建筑的造型。


640.webp (10).jpg


“以整体为主,在整体中突出个性”的建筑造型设计原则


在视觉上,整体性与个性是一种“图底”关系,有了整体性的“底”,才能有个性的“图”,个体设计需要从周边环境中选取参照系。整体性并不意味呆板的形式统一,也并非单调的重复,而是遵循一定形式规则的局部变化。


建筑造型设计就遵循“以整体为主,在整体中突出个性”的原则,注重校园建筑的整体性,和谐中求统一,统一中有变化。设计首先基于校园整体的空间和形态,力求使建筑或景观成为校园系统中的有机单元;其次应充分利用建筑形体的错落、建筑元素的连接、设计母题重复等手法实现群体的统一性和灵活性,通过序列空间的组织实现群体的整体性,使建筑与环境相互渗透,达成校园空间的整体有机。


640.webp (11).jpg

田家炳中学的设计中,建筑主要体量通过母题的重复与组合,形成统一的肌理和外部空间界面,楼梯、走廊则作为立面上自由点缀的活跃元素;建筑以红色为主基调,配以白色墙面和屋顶点缀,明快柔和的色彩体现出清新、蓬勃的校园形象。

 

640.webp (12).jpg




▎设计图纸

640.webp (13).jpg

▲总平面图

640.webp (14).jpg

▲图文信息中心首层平面图


640.webp (15).jpg

▲图文信息中心二层平面图


640.webp (16).jpg

640.webp (17).jpg

▲图文信息中心立面、剖面图


640.webp (18).jpg

▲艺术楼平面图


640.webp (19).jpg

▲艺术楼立面、剖面图


640.webp (20).jpg

▲体育馆二层平面图

640.webp (21).jpg

▲体育馆立面、剖面图


640.webp (22).jpg

▲食堂剖面、立面图


640.webp (23).jpg

▲宿舍楼首层平面图


640.webp (24).jpg

▲宿舍楼二层平面图

640.webp (25).jpg

▲宿舍楼立面图1

640.webp (26).jpg

▲宿舍楼立面图2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项目地点:江苏省常州

总用地面积:65935 

总建筑面积:71049 

设计时间:2015年

竣工时间:2017年

设计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

设计总负责汤朝晖  杨晓川

建筑设计李彬彬  吴永雄  林楚华  王晓瑄  杨帆  何敏俊  陈钰敏  黄志明  李海燕   苏国彦  江朔  黎正  许钦  王雪龙  徐娅  杨鑫
结构设计韦宏  周越洲  秦柏源  陈志城   李重阳  谢曙  李国清  蒋凡
设备设计王学峰  高飞  冯文生  曾志雄  杜京京
摄       影战长恒

▎项目获奖

·获2019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建筑)三等奖

·获2019年度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建筑)二等奖

·获2018年江苏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建筑) 二等奖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