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欧蓝色产业园 | 以创新集群网络,探索全球海洋产业中心先锋范例
阅读:954 2024-04-19

◎深圳中欧蓝色产业园城市设计及启动区建筑概念设计 © ATCHAIN 


深圳依海而生,傍海而兴,向海图强。近年来,深圳全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更出台《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2023—2035年)》,提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深圳方案。


中欧蓝色产业园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东岸的深圳海洋新城南部片区,是该区海洋产业核心集聚区,也是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要支点。



深圳中欧蓝色产业园城市设计及启动区建筑概念设计国际竞赛中,由AECOM、gmp建筑师事务所及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夺得第一名。联合体优胜方案旨在融前瞻视野于创新设计,打造中欧蓝色产业园为一座联系中国与欧洲的未来蓝绿城市,助其“启航蓝湾、引领未来”!

在此之前,AECOM团队已在深圳市海洋新城城市设计国际咨询中,交出获选为优胜方案之一的“世界海洋都心—蓝湾智城”设计方案。团队将在海洋新城设计中探寻的海洋产业创新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延续并深化于作为海洋新城先行开发区块的中欧蓝色产业园设计中,助力园区建设成为海洋产业国际合作的高质量发展空间。


◎竞赛阶段中欧蓝色产业园规划总平面图 © 项目联合体(gmp+AECOM+TJAD)


中欧蓝色产业园项目基地东侧与深圳会展中心相接,西侧临海,拥有丰富的海洋水系及绿地景观资源,以及极佳的景观视野。


在空间塑造上,项目团队在规划设计中融合欧洲工业化的城市肌理与中国传统山水造园理念,划分清晰的土地边界,打造宜人的空间环境;另一方面,以海洋电子信息与大数据产业为起点,以模块化的产城空间为载体,强化城与海的联系。


◎西南角夜景鸟瞰 © ATCHAIN 


同时,四大设计策略:蓝色科研枢纽、集群创新网络、低碳生态海城、共享活力港湾,贯穿整体规划设计,以一一回应塑造中欧蓝色产业园为全球数字化海洋产业中心的发展议题:



中欧蓝色产业园未来发展不仅服务于海洋新城,而且将与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海洋产业发展和宝安沙井片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协作与联动。


产业园整个区域将形成以北服务、南研发为主要的功能导向,在南北岛构建各有侧重的产业集聚核心,形成近期“全周期”、远期“研发导向”南北两大产业触媒空间。


◎以“北服务、南研发”为主要功能导向 © ATCHAIN 


场地南侧通过设置汇聚多种特质化实验空间的“超链实验廊”,实现容纳产业从研发到转化的全流程。


◎超链实验廊半鸟瞰 © ATCHAIN 

◎布置多种实验与展示空间的超链实验廊道 © 项目联合体


场地北侧构建以全生态链快速形成海洋产业基础的凤塘西总部服务平台,当中包含了以轨道交通18号线和30号线交汇处TOD综合体为核心的中欧蓝色产业园内部先行启动区块。


◎启动区街道人视 © ATCHAIN 



要促进创新动能的产生,关键在于创造相遇的“偶然性”和不同背景、工种之间的“混合性”。因而,规划采取“外围产研建筑,内核小体量公共建筑”的布局原则打造七大超级街区,提升街区空间的多元性与开放性。


街区外围是界面型建筑,并采用上下功能分层的模式构建垂直复合开发界面,街区内部布置则以产业定位为锚点。整体以低密度的空间设置形式与开放空间结合,打造特色内部集群。


◎“上专用、下共享”的界面型建筑 © 项目联合体

◎低密度形式的产业特色内部集群 © 项目联合体


超级街区体系中植入的大量共享办公、科研设施、休憩空间,使得更广泛的协作成为可能,组团式开发的模式也更符合园区的分期开发需求。


◎超级街区内部以园区运营的科研基础设施吸引海洋企业轻简入驻 © 项目联合体

◎西侧科研展示区街区鸟瞰 © ATCHAIN 



中欧蓝色产业园地处填海陆域,地下水位平衡、地表径流排海水质和填海基料的土方平衡问题是设计中的重要生态考量。同时面对深圳炎热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如何利用季风进行被动降温、调节微气候也是节能减碳的重要因素。


◎与科研中心结合的浅层水系开发 © ATCHAIN 

◎亲水及地平两级平台开发海滨岸线 © ATCHAIN 


设计提出,在陆域上,以风廊+水廊打造复合的海绵廊道,提升基底自西向东的生态排水的水质,并审慎布局地下空间,促进雨水下渗;在环岛岸线上,在高水位和陆域高程区域设置亲水及地平两级平台,以六类岸线处理打造“西侧活力,东侧生态”的多样化滨水空间布局,实现人类活动与维护潮间带生态的平衡。


◎六类环岛生态岸线空间 © 项目联合体


对于单体建筑,设计策略提出标准模块化的三类建筑空间,为企业在全生命周期的发展提供空间载体。结合对深圳气候和滨海特征的考虑,建筑布局注重导向自然通风,并与水系环境结合,以改善建筑微环境。


◎高效节能幕墙设计 © 项目联合体



海洋产业本身是较远离公众视野的“重产业”,规划方案的重点之一便是如何让“重”产业可以有“轻”的空间——即利用展示空间和科普活动的方式拉近市民与海洋产业之间的关系。这意味着中欧蓝色产业园不仅仅是蓝色产业的锚点,也将促进深圳成为人人懂海洋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海洋科展湾 © ATCHAIN

◎检研水域 © ATCHAIN 

◎河畔休闲湾 © ATCHAIN


设计提出,在沿岸结合建筑界面功能、景观特色与全时业态进行策划,以文化会客湾、总部智汇湾、河畔休闲湾、海洋科展湾为主题,打造四大特色魅力内湾;在各地块内,将街区内的次支路打造为步行化道路,共同构成鱼骨状活力街道结构;同时标志性慢行连桥连接起南北岛,让南北方向的各个主题街区串联形成一条海洋产业体验街。


◎多个主题街区串联形成海洋产业体验街 © 项目联合体

◎北侧东西向公共活力街道(左图),南侧东西向共享街道(右图) © 项目联合体



AECOM团队利用城市设计领域深厚的实践经验和视野开阔的全盘考量,携手合作伙伴,助力中欧蓝色产业园构建从研发到转化、从小试中试到产权保护的全周期、全生态、全链条智慧海洋科技创新园区,为其未来植入多元功能的可持续活力发展预留可能性。


目前,AECOM团队正在支持项目方案的整合优化,助力中欧蓝色产业园未来高质量建成为深圳海洋新城区域的产业引擎,进一步落实“中欧蓝色合作枢纽、世界级蓝色经济创新区”发展愿景,构建承载中欧蓝色产业发展新平台的空间载体。



// 推荐阅读 //




AECOM微网站


AECOM微网站更新啦,随时随地,关于AECOM的一切信息触手可得!



AECOM 





加入AECOM,共创美好未来

 


点击“在看”

分享AECOM的项目及前沿观点

↓↓↓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关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