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革命陵园 | 湖南设计
阅读:6316 2021-08-09

640.webp.jpg


湖南革命陵园位于长沙市金盆岭的湘江东岸,占地面积为197.5亩,总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70%。


640.webp (1).jpg


陵园以褒扬革命先烈和先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宗旨,长眠着各个时期的100多位革命烈士和革命先辈,于1977年组建而成,1983年正式开放,2015年由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D)建筑二院负责提质改造设计,2020年竣工验收。


项目主要建设规模及内容为烈士纪念馆、悼念楼、大门、办公楼、食堂、其他保留原有建筑、道路广场与景观改造、烈士纪念碑等。


640.webp (2).jpg


湖南革命陵园地处丘陵地段的山顶部,园区三面环坡,主轴周边基本平整,再往南北两侧均向下放坡,且不适宜动土建设。


项目内芳草萋萋绿树成荫,绿化覆盖率达70%,具有非常优秀的景观改造基础。


640.webp (3).jpg


整个园区分为两个区域,南侧为纪念区,北侧为悼念区。南区和北区高差约25米,主入口设置从书院路进入,形成一条东西轴线,悼念区从次入口望岳村街进入。


640.webp (4).jpg


正对面为前广场、烈士纪念碑,纪念广场及纪念馆,外围设置了环形道路。轴线东北为墓区,西南为烈士墓区,办公楼位于广场北侧。


640.webp (5).jpg


北侧悼念区设置了悼念楼,悼念楼西南保留原有鱼池。两出入口分别进入不同功能的区域,且能方便到达各个功能。


640.webp (6).jpg

640.webp (7).jpg


湖南革命陵园作为湖湘英勇烈士的长眠之地,是人们对壮烈牺牲的同胞们的缅怀之地,更是对无私奉献、舍生取义的伟大烈士精神的纪念之地。


640.webp (8).jpg

640.webp (9).jpg


而湖湘烈士所具有的独特的湖南精神——忠诚,担当,求是,图强,让他们在革命斗争、保卫祖国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更加的英勇无畏、敢为人先。


640.webp (10).jpg

640.webp (11).jpg


因此,方案的设计主题以“锦绣潇湘”一词代表湖南,体现湖湘文化的地域性,彰显湖湘英勇烈士的血气方刚;以“敬仰长存”一词表现陵园的性质,凸显人民对烈士们的尊崇与缅怀之情。


640.webp (12).jpg

640.webp (13).jpg


设计团队根据场地原有的形态与规划建筑的空间位置,结合设计主题——“锦”“绣”“潇”“湘”这4个字,衍生出4个设计区域,分别为“锦灯之池”“绣虎之石”“潇忆之碑”与“湘红之情”。


而“敬仰长存”这一主题概念则通过将情绪分解为4种表达空间——沉思、追思、悼思与齐思,来分别对应于以上4个设计区域。


640.webp (14).jpg

640.webp (15).jpg


用这种方式将设计主题与设计场地充分融合,让主题为场地带来地域感、整体感与序列感,而场地则通过各种设计细节全方位的表达着主题的精神。


640.webp (16).jpg

640.webp (17).jpg


烈士纪念馆(改扩建)

由于原有建筑功能及立面已不符合现代陵园要求,故将原有悼念楼改扩建为烈士纪念馆,补充新功能,具有较好的形象展示面,建筑一、二层为展览功能,三、四层保留原功能骨灰寄存功能。


640.webp (18).jpg

640.webp (19).jpg


设计团队将原建筑立面进行整体改造,采用石材将纪念馆包装一新,和主广场、纪念碑等采用类似立面风格,在陵园内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宣扬红色革命精神。


640.webp (20).jpg

640.webp (21).jpg


改扩建原则即保持原楼板结构基本不变,尽可能满足展览建筑的要求,设计团队将原高低错落的二层楼板进行局部改造,尽量保证平整,便于布展与参观。


640.webp (22).jpg


湖南革命陵园不仅承载着先烈英魂,更成为了展现民族精神的场所,弘扬爱国主义的基地。高耸的纪念碑褒扬着革命先烈、讲述着红色故事,时刻激励年轻一代在新的时代中,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设计团队 

项目总指导:冯昶

设计负责人:黄劲、冯昶

项目经理:江飘

建筑设计:熊翔、何姝、汪洋、张衡、杨富文、邓益沅

摄影:龙合辉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