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数字中国建设的浪潮中,唯美生态设计院依托"HI+AI"协同创新范式,成功完成DeepSeek大模型70B本地化部署,构建了人类智能(HI)与人工智能(AI)深度融合的生态设计决策系统。这一技术突破背后,是长达四年的数字化转型历程:其技术积淀始于创始团队早期在参数化设计领域的创新实践,以Grasshopper平台为起点,逐步拓展至Stable Diffusion框架下的AIGC技术攻关。值得关注的是,该团队的核心成员具有上海交通大学等顶尖高校的学术背景,在算法优化与工程化落地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优势。最终依托ARG增强检索技术,成功实现DeepSeek大模型70B本地化部署,并与企业知识库及智能决策系统形成深度耦合。创始董事长朱黎青博士、宋本云院长带领团队,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与场景验证,为生态设计领域提供了智能化转型的创新范式。
垂直深耕:从参数化到智能决策的三阶进化
作为华中地区快速实现大模型私有化部署的设计研究院,唯美生态院的智慧化转型始终紧扣"专业纵深"与"场景落地"双核心。在朱博士团队的技术引领下,唯美生态院逐步构建起"数字底盘-智能引擎-决策大脑"三位一体的技术架构:
- 基础层:整合20余年积累的60TB空间数据资产、1200个工程项目知识图谱及2万多页园林与林业专业政策文档;
- 算法层:通过"模型蒸馏+领域微调"技术,将百亿参数大模型精准适配至20个细分运用场景;
- 应用层:依托ARG增强检索系统,实现设计规范智能校验、生态效益动态模拟等7大类决策支持功能。
智库赋能:政企决策的智能底座
此次DeepSeek本地化部署的突破性价值,在于为项目打造了三大核心能力。
1. 生态安全屏障:私有化部署确保野生动物栖息地数据、国储林监测信息等敏感数据全程闭环运行;
2. 科学决策体系:通过ARG知识引擎,实现"政策条文-设计规范-工程案例"的智能关联,在各类园林林业项目中提升方案合规性验证效率40%;
3. 人才培养矩阵:开发"参数化设计-AIGC创作-智能决策"三级人才能力模型,为团队培养复合型技术骨干;
4. 规范校验:实时对照《造林技术规程》、《退化林修复技术规程》等各项行业标准。
五大业务应用场景
1、林业规划设计:经过训练与微调,通过本地模型可迅速通过立地条件与气候匹配算法,推荐适用于特定区域的树种混交模式,可使方案初期设计效率提升30%以上。可运用于国土绿化质量提升项目、马尾松低效林改造项目等多项林业工程领域。
2、林业调查提效:结合无人机航拍数据与模型内数据比对,系统可自动完成50%的调查报告内容编制,外业数据处理效率预计提升约20%。
3、园林景观设计:AI生成器提供创意启发,在唯美生态院1200多个项目经验基础上,设计师可迅速完成方案创意思维,调取相似项目图纸及数据,进行创意深化设计。近年来完成的花溪公园、川江池公园、戏曲公园、甜蜜公园及众多口袋公园等方案,通过参数化算法思维的参与,极大激发了设计师的创意,优化了方案的逻辑,多个设计成果获得IFLA等国际大奖。通过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及AI加持下的算法思维使景观前景将更加广阔。
4、生态科研支撑:鉴于我院承担的部分科研项目数据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在全市山体植被修复科研项目、青山区胜强村野生动物调查项目、市级国土绿化示范项目成效监测、国储林样地监测等领域的本地化数据库构建,可支持研究人员快速进行数据比对,自动生成比对报告,让科研数据处理效率可提高30%。
5、政策研究辅助:通过训练本地部署的大模型,开发的"政策-服务"关联模型,帮助唯美生态院更好的服务于园林、林业领域的政策研究与项目策划,对提高各区林长制服务水平,各区园林、林业领域政务服务效率将有极大帮助。
小而美的智慧化实践
作为中小型设计机构的数字化探路者,唯美生态研究院同步上线"知识星链"计划:通过模块化系统架构,未来可灵活接入适时航拍数据、适时联网监测等扩展功能;建立与国内外高校联合的"模型微调实验室",针对不同项目需求快速训练专用子模型;开发移动端简易操作系统,让外业工程师也能在保密的情况下实时调用AI辅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