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是矶崎新?
他是第46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
是日本第8位获得该奖项的建筑师。
不容定义的他,
被称为日本建筑界的“切·格瓦拉”
独立、前卫、自由
是他设计的姿态。
所以,
虽说他的作品横跨60余年,
但如今看来依旧是有着极强的前卫感。
在因特网、数字科技未到来之前,
人类对于太空还知之甚少时,
这位建筑大师却已经用他前瞻性的思维
去实践他对“空间艺术”的认知。
他超前的设计观念对日本乃至对亚洲的
现代主义建筑潮流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接下来的10个作品将会为你解答,
谁是矶崎新?
他突破建筑学框架,提出了超越时代和国界的问题
2019年度评委会的评审辞这样写道:“他兼具对建筑历史和理论的深刻了解,勇于拥抱前卫,从不满足于复制现有;他对有意义建筑的追求也反映在他自己的设计作品中,直至今日仍然不拘一格、不断演进,其方式方法总有新奇之处。”
大分县立图书馆(1962-1966)
照片由石元泰博提供
他认为城市规划永远不应该保持静止,而是要勇于改变和进化。大分县立图书馆的灵感来自对人体组织的认知类比,通过暴露在外的混凝土得以实现,并通过天窗和窗户让自然光线得以进入。
草图由矶崎新工作室提供
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 (1971-1974)
照片由石元泰博提供
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是矶崎新所接受的第一个博物馆项目委托,并以这位建筑师的“虚空艺术画廊”概念为基础。它由一系列立方体组成,包括一个矩形的主干和突出的两翼。“立方体”概念延伸到大厅和画廊等室内空间,以及包括倒影池在内的外部区域。此后,博物馆经过扩建,增加了一个餐厅(1994年)和一个当代艺术厅(1997年),但所有续建工程都延续了最初的几何手法。
草图由矶崎新工作室提供
北九州中央图书馆(1973-1974)
照片由FUJITSUKA Mitsumasa提供
北九州中央图书馆的灵感来自Etienne-Louis Boullee为法国国家图书馆(1785年)提出的设计意向。矶崎新用预制混凝土材料实现了对新古典主义拱形天花板的现代诠释。该建筑有两个大型桶状拱顶,先并驾齐驱,后分道扬镳,与排列在外墙上的矩形窗户形成鲜明对比。
草图由矶崎新工作室提供
筑波中心大厦( 1979-1983)
照片由石元泰博提供
筑波中心大厦位于日本战后首批新兴城市之一筑波市,这座市民活动中心意在同时唤起人们对“废墟”和“重建”的记忆。综合体涵盖了音乐厅、信息中心、酒店、餐厅和购物中心——这些就是让城市焕发生机所需的全部设施。项目的焦点是一个下沉广场,或称之为“论坛”。面向广场一侧的外墙采用了多种造型,外观饰面则采用质感反差巨大的材料,如光滑铝材与混凝土、粗糙与抛光的花岗岩、抛光与未抛光的瓷砖等。
草图由矶崎新工作室提供
当代艺术博物馆 (1981-1986)
照片由石元泰博提供
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是这位建筑师在他的祖国日本以外的第一个国际项目。这座下沉式红色砂岩建筑的建设地点充满挑战性,并且特意与周边地区的高层建筑形成鲜明对比。有着桶形拱顶的图书馆和镀铜的金字塔位于地面以上三层,但参观者则必须拾阶而下,造访由四个地下楼层构成的画廊。
渲染图由矶崎新工作室提供
圣乔治宫体育馆 (1983-1990)
照片由Hisao Suzuki提供
圣乔治宫体育馆专为1992年夏季奥运会而设计,但至今仍然是巴塞罗那最大的室内体育设施。这座多功能建筑位于Montjuic山坡上,部分位于地下,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这座能够容纳17,000人的设施的外形轮廓。巨大的圆顶屋顶及其标志性的凸窗在地面上完成,并用了20天时间就升举到建筑物的顶部。屋顶高出竞技场地面45米,覆盖着宽敞的内部空间,并给人以轻盈感。建筑物的外饰面采用了普通砖、瓷砖、金属锌和石灰华等从本地取得的建材。
草图由矶崎新工作室提供
水户艺术馆 (1986-1990)
照片由石元泰博提供
水户艺术馆是为了纪念水户市成立一百周年而建,这座文化综合体由剧院、演出大厅和当代艺术画廊组成。这座地标性的四螺旋塔由56个不同方向的三角形面板组成,其灵感来自Constantin Brancusi的作品“无穷圆柱”(1938年)。
照片由石元泰博提供
多穆斯博物馆 (1993-1995)
照片由Hisao Suzuki提供
这座致力于探索人类自身的互动科学博物馆坐落在Orzan湾的一个废弃采石场。朝向海边的外立面形成一个弯曲的防护墙,以石板饰面,看上去很像风帆或贝壳。另一侧的外墙则由本地取材的花岗岩砌成,形状曲折,类似折叠屏风。
照片由Hisao Suzuki提供
卡塔尔国家会议中心( 2004-2011)
照片由Hisao Suzuki提供
作为中东最大的展览中心之一,卡塔尔国家会议中心的三个主展厅和多个灵动会议空间总共可以同时接待高达10,000名来访者。建筑外墙令人联想到两棵大树,其灵感来自Sidratal-Muntaha,这是一种伊斯兰圣树,象征着第七天堂的尽头。树木造型包围着外立面上的玻璃幕墙,并支撑着屋顶。建筑经过精心设计,并采用了节水和能效方面的最新技术,在可持续性方面的成效堪称典范。
照片由Hisao Suzuki提供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2008-2014)
照片由Chen Hao提供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2014年落成,正值这个亚洲最古老交响乐团的135周年纪念。两个演出大厅的设计是与声学大师丰田泰久合作完成,可分别容纳1200名及400名听众。借助最新技术和敏感材料,两个大厅都为听众营造了亲密的听觉平衡。这座表演艺术建筑位于上海市老法租界的中心地带,四周的喷泉可抵消下方地铁轨道的震动。内部采用竹编敷面的反射板和用北海道柏木制成的舞台地板,建筑物外观的亮点包括陶土砖饰面以及一座中式花园。
照片由Chen Hao提供
关于普利兹克奖
普利兹克建筑奖是一年一度由凯悦基金会颁发,以表彰“在世建筑师,其建筑作品展现了其天赋、远见与奉献等特质的交融,并透过建筑艺术,立下对人道与建筑环境延续且意义重大的贡献”,于1979年由杰·普利兹克和妻子辛蒂设立,由普利兹克家族资助;普利兹克建筑奖被公认是全球最主要的建筑奖项之一,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的美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