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E热闻 | 极震不倒 和 结构自隔震
阅读:3166 2019-07-29

640.webp.jpg


2019年7月19日至21日,第十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在杭州萧山召开。35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建筑结构领域的院士、大师、专家学者、企业和高校师生代表齐聚杭州,共同交流分享现代结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创新技术,展望建筑结构行业发展的前景与方向。




640.webp (1).jpg


上海江欢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 江欢成院士作为特邀嘉宾,作了题为《极震不倒 和 结构自隔震》的报告,反响强烈,被称为“醍醐灌耳,极有新意”。


640.webp (2).jpg


江院士从我国抗震规范的名字说起,中国是“抗震规范”,日本是“耐震规范”,欧美是“地震工程规范”,一字之差,反映理念的不同,表现在内容上,在抗、减、隔的措施中,消能减震和隔震的篇幅,只有4%。在“抗”的思想指导下,对设计的约束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笨重,地震作用反而加大。面对极罕遇地震参数的提出,江院士认为抗震规范应以保证生命安全为核心(现行规范1.0.1条,把“减轻建筑的地震破坏”放在首位),做到极震不倒,并认为结构做得既好又巧,是有可能做到自隔震的。


江院士以应县木塔千年不倒为例,认为该塔结构凝聚了中华智慧,主要特点包括:材料的轻强韧,体型矮胖,弹塑性节点摩擦耗能,门窗的支撑,底部铰支,底层筒体,土台减震等。学习应县木塔,现代结构的自隔震可以采取一定办法实现,例如:在大震前,放松结构底部的约束,使之变柔,减小地震作用,在变形达到失稳之前,提供阻挡。


640.webp (3).jpg

▲ 应县木塔


JAE已经在杭州汉尔姆实验大楼中实际应用,该大楼正在施工中。


640.webp (4).jpg

▲ 杭州汉尔姆实验大楼效果图


640.webp (5).jpg

▲ 杭州汉尔姆实验大楼施工中


640.webp (6).jpg

▲ 杭州汉尔姆实验大楼极震不倒细节照片


最后,江欢成院士大胆地提出5点建议: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改名为 建筑地震工程设计规范

2、规范宗旨以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为核心

3、把极罕遇地震不倒写进规范

4、把更大注意力放在消能、隔震、结构自隔震上来

5、把结构自隔震研究作为建筑传统产业创新发展的突破口,为人类作出贡献


640.webp (7).jpg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建筑设计从来不是一件特立独行的事,而是与结构等相关专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说,一个好的建筑必然是一个结构合理的建筑。从JAE总工程师杜刚20多年的设计经验中可以看出,结构设计不仅需要紧紧抓住建筑特点,做出合理的结构设计表达,更需要在现有的结构体系中寻求突破与发展。在看似困难且枯燥的结构设计过程中,他思考不停,看到挑战所带来的乐趣,让结构赋予每个建筑可以驰骋的创意设计空间和安全平稳的落地能力。
2019-10-09JAE建筑设计 杜刚 建筑结构  阅读:3967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