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折纸空间追溯建筑本源 | 对话日清设计
阅读:4539 2020-11-02

640.webp.jpg

文末含福利


 keywords 

文化馆 \ 建筑材料 \ 细部构造


ARCHINA建筑中国人物专栏,解读城市与建筑文化产业、诉说品牌故事、表达设计态度与观点。我们以专业的媒体身份对话行业先驱,提炼、整合核心内容观点,试图剥离刻板标签,重新树立品牌形象,让人物传递品牌故事,引领行业潮流。



//你可曾想过折纸也可演变为建筑?


日清设计的作品「温州绿轴翡翠文化馆」就是这样的存在。


640.webp (1).jpg
640.webp (2).jpg
640.webp (3).jpg

温州绿轴翡翠文化馆(滑动查看更多)

640.webp (4).jpg

建筑表皮生成过程


本次,ARCHINA建筑中国特别邀请了参与到设计一线的项目团队设计师,以「温州绿轴翡翠文化馆」为引,与我们一起探讨建筑空间,追溯建筑本源。

640.webp (5).jpg

初子圆

日清设计

主创设计师


01

起源


叙事山水,纸折构景。


640.webp (6).jpg


在项目初期,团队发现场地环境并无过多可发挥之处,唯有旁侧的绿轴公园还颇具特点。他们希望让建筑成为雕塑式景观与环境融为一体,“做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标性建筑”。于是,“折纸”就这样初具雏形。


640.webp (7).jpg

©建筑与场地


“建筑与折纸其实是可以类比的”,初子圆说,“建筑通过一定的结构体系形成人们的庇护场所,而通过折纸自然形成的空间也同样具有自己的结构体系,并形成空间。”


640.webp (8).jpg

©水面上的悬浮体量将院内空间引向外部环境


项目利用“折纸”映射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重新演绎了建筑师的哲学观,于起承转合的空间之中,叙述着山水故事。


02

结构


既然选择,便迎挑战。


640.webp (9).jpg


项目不仅应从外部契合“折纸”的概念,更需要营造室内的无柱空间,达到建筑的连贯性与整体性。但传统的框架结构抑或剪力墙结构却并不能达成所愿,“我们要思考如何把所有承重部分隐藏到‘纸’上,创造薄如纸的墙,从墙面折到屋顶再折回墙面,形成墙面和屋顶的连续构造。”


640.webp (10).jpg

©室内开放展区(滑动查看更多)

640.webp (11).jpg

©显示屏后为裹藏着卫生间的筒状剪力墙

640.webp (12).jpg

©“外露”造型柱与墙内三根隐藏柱


最终,建筑内部最大跨度长达21米,精妙的结构设计使得幕墙厚度大幅减少,既节省了结构成本又实现了设计构想。建筑主体空间采用了混凝土结构与幕墙二合一的建造体系,主要支撑结构由西侧实墙(剪力墙)和卫生间区域实墙(筒状剪力墙)组成,次结构则采用钢结构和幕墙龙骨合并受力。团队还巧妙利用了传统狩猎工具“弓”的受力原理来处理建筑结构,从基础到基础,与建筑连续外围空间一脉相承。


03

材料


致敬经典,推陈出新。


640.webp (13).jpg


传统金属是本项目的主要建筑材料。为了使金属与纸张的特性相适,设计师最终敲定了钛锌板加以拉丝纹理及哑光质感。灰蓝色的钛锌板仿若反射天空及周围环境。初工解释道,“这跟我们画油画时为了体现白色而用五颜六色去演绎是一个道理,环境中的颜色会反射到白色上。同样的,我们选择了灰蓝色而不是纯白色,是为了呈现出更加真实的‘纸’。”


640.webp (14).jpg

©拉丝纹理的钛锌板


作为合金,钛锌板可以规避掉原始金属材料的一些问题。“它更轻盈并且化学性质更稳定,后期的持久性也更好。同时,材料的轻薄也能节省我们的构造空间,让建筑更接近我们对于‘纸’的描述。”


04

思忖


细品材料,余韵不尽。


640.webp (15).jpg


提到传统材料,人们脑海中会自然浮现“青砖绿瓦”,但初工对传统材料的定义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材料是顺应时代文明的,是对当时的经济、科技、文化、艺术乃至政治的一种综合体现。正如老百姓所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历史上顺应时代特征而产生与兴起的各类材料,都可以看成是传统材料。”在工业文明高速发展之时,金属便很快进入了大众视线。如今对于金属的运用已然成熟,因此本项目也是一次传统材料的突破创新。


640.webp (16).jpg


“从新中式的住宅、商业街到希腊式的私宅,当我们在设计某‘式’建筑时,往往不是完全采用传统工艺,而是借鉴其经典比例、元素以及材料。”初子圆认为,在这些手法中,材料又可谓是最富力量的。“无论是何种空间形态构成,当你赋予它材料时,它往往也就成为了某‘式’。”


05

启示


溯其根源,展望未来。


640.webp (17).jpg

传统材料如何展现新的生命力?初期的黄土墙加杂草到如今的混凝土加钢筋,材料的更替延续古典技艺及本质,是对传统材料的现代表达;仿制传统木纹,在达到空间质感的同时也更环保耐用,是对传统材料的创造性演绎;利用简易构造的风动幕墙创造建筑表皮流动性,更是以被动式方法对建筑自然效果的追求探索。


640.webp (18).jpg

©布里斯班机场的风动幕墙(图源网络)


如何去生产更清洁的高分子材料也许是我们未来探寻的方向。地震过后的建筑碎屑可否进行循环利用?是否能在材料中加入感应器来创造更多可能性?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初子圆说。


初工做了个生动的比喻:“人体本身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我们通过各个器官实现生命活动;类似的,设备就是建筑的‘器官’,想要长久维系建筑功能,还得靠它们。”在这个系统中,材料就可以起到辅助的作用。实体墙也可通过纤维复合墙体使建筑采光;而呼吸式幕墙则能实现热量交换。展望未来,诸如此类的探索能为建筑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但所有的创新也需要在考虑生产资料的基础上才具有实践性。“很多时候,这些只能称之为实验,并没有普适性。时代需要我们去创新,但同时也需要考虑造价。”初工笑道。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