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云港市委在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启动连云新城建设,运用最先进理念进行规划开发,着力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的城市新中心”,未来连云新城定位为“丝路支点湾区,江苏海上客厅”,承载港航服务、自由贸易、休闲旅游、健康疗养、大数据中心等功能;将成为双向开放经济承载区、滨海幸福产业新高地、未来态高能级城市新中心。结合未来定位,本次规划编制工作在理念、方法及实施路径等方面都做了创新尝试,颇具特色与亮点。
▽ 总体规划总图
▽ 总体规划鸟瞰
《规划》充分利用连云港海陆交汇,“一带一路”战略支点这一历史机遇,结合“世界经济向东,中国经济向西”以及东北亚“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格局,把握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外向经济机遇和“八纵八横”国家高铁线网的速度经济机遇,构建双向开放经济承载区。
同时充分认识连云新城业态人气不足,发展缓慢,生态脆弱及配套不完善等现状,以港城融合发展的空间策略,设施完善齐全的宜居策略,系统高效便捷的交通策略,环境优美宜人的生态策略,构建“七脉、三湾、多组团、绿链连”的蓝绿交织的规划机构,力图把连云新城打造成山海风光之城、海上客厅之城、港口商贸之城、创新智慧之城、滨水人文之城、幸福生活之城和可持续发展之城。
▽ 规划结构图
▽ 规划结构模式图
《规划》从现状到规划,从产业到人口,构建由多项具体指标构成的连云新城规划建设指标体系,整合城市功能、生态环境、交通运输、能源利用、科技创新、社会发展等数据,构建规划的时空数据底板,建立三维模型,生成高精度正射影像,为场地的规划与设计提供辅助。
以“多规融合”为原则,推动城市总体规划与发展总体规划、城市设计的同步编制、同步协调,构建新城“七脉三湾两网一心”的整体空间格局。以城市设计手段推敲空间形态,驱动用地方案落地,彰显新城的特色魅力。
▽ 产业体系示意图
▽ 规划建设指标体系
▽ 模型图
综合政策区域、现状建设基础,区域发展动力等条件,按照片区相对集中建设的原则,分近、中、远期三期建设用地。近期重点继续完善综合服务片区,启动自贸区建设,开展山地健康片区的试点更新。中期重点完善自贸区建设,启动碱厂更新改造,启动北大堤智慧创新片区、生态健康片区等。
远期用地作为弹性控制用地空间,根据前期城市发展情况,适度调整,功能仍然以科技研发、行政文化功能为主。最终实现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生态城市新中心的目标愿景。
▽ 土地利用规划图
▽ 开发建设时序分布图
此次获奖,是对CPC建筑设计团队在城市规划领域专业实力的高度肯定,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地坚持研究导向的设计方式,响应政府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诉求,开拓创新,创造出更多优秀的规划设计咨询作品。
▽ 城市设计鸟瞰
▽ 城市设计远景
评论